北京卫仁中药饮片厂
- 作品数:129 被引量:138H指数:4
- 相关作者:高宾李松郭淑珍赵丹于文敏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市药品检验所北京太洋树康中药饮片厂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化橘红的商品规格与加工规格被引量:2
- 2010年
- 化橘红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或柚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为较常用的中药。临床习惯称化州柚为“毛橘红”,称柚为“青光橘红”,始载于《本草纲目》,均为栽培。
- 高宾郭淑珍
- 关键词:化橘红《本草纲目》芸香科植物化州柚未成熟毛橘红
- 理气止痛的甘松
- 2014年
- 甘松为败酱科植物甘松的干燥根及根茎。气味辛、甘,温,归脾、胃经。功效为理气止痛,开郁醒脾;主治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呕吐;外用治牙痛,脚气肿毒。
- 高宾唐锴
- 关键词:理气止痛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干燥根败酱科醒脾
- 中药材产地加工环节的质量控制被引量:1
- 2014年
- 中药材的产地初加工环节在中药材的采收加工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中药材采收后,若不及时加工处理,很容易霉烂变质,严重影响药材质量和临床疗效。因此,除少数品种鲜用外,
- 高宾
- 关键词:中药材临床疗效药材质量
- 秦艽的真伪鉴别被引量:2
- 2009年
- 秦艽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中品,历代本草记载内容大致相同。李时珍指出:“秦艽出秦中,以根作罗纹交纠者佳,故名秦艽、秦纠。”
秦艽来源为龙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秦艽、麻花秦艽、粗茎秦艽或小秦艽干燥的根。
- 郭淑珍于文敏高宾
- 关键词:麻花秦艽《神农本草经》多年生草本植物历代本草龙胆科
- 树立中药饮片的品牌意识
- 2012年
- 数千年来,传统中医药为祖国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中医药更多地在临床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百姓对中药养生、治未病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视。
- 高宾
- 关键词:中药饮片传统中医药治未病
- 名不符实的自然铜被引量:1
- 2017年
- 中药自然铜常被人们误解。自然铜不是铜而是黄铁矿,其主要成分为二硫化铁。味辛,性平,归肝经。具有散瘀止痛,续筋接骨的功效。主治跌打损伤,筋骨折伤,瘀肿疼痛等症。用量3-9g,多入丸散服,若入煎剂宜先煎,外用适量。自然铜多为立方体,直径0.2-2.5cm,表面亮淡黄色,具金属光泽,表面平滑,有时可见细纹理;条痕绿黑色或棕红色。体重,质坚硬或稍脆,易砸碎,断面黄白色,有金属光泽。无味,但烧之具硫黄气。
- 李松郑旭
- 关键词:续筋接骨二硫化铁先煎条痕名不符实面黄
- 枳壳的炮制加工与伪品鉴别被引量:3
- 2009年
- 枳壳为常用中药,历代本草多有记载,具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的功效,用于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等症。临床药用主要是“麸炒枳壳”。麸炒后可缓和其辛燥之性。
- 于文敏高宾孙利生
- 关键词:麸炒枳壳伪品鉴别常用中药历代本草
- 密蒙花的真伪鉴别被引量:1
- 2013年
- 密蒙花,始载于《雷公炮炙论》,又名小锦花,在宋开宝六年《开宝本草》中,曾称为"蜜蒙花"。后《本草纲目》改称"密蒙花"。苏颂曰:"密蒙花生益州川谷,今蜀中州郡皆有之,木高丈余。叶似冬青叶而厚,背白色有细毛,又似橘叶,花为紫色,二月、三月采花暴干用。"李时珍曰:"其花繁密,密茸如簇锦,故名水锦花。"
- 高宾郭淑珍肖玲
- 关键词:密蒙花《雷公炮炙论》《本草纲目》开宝本草
- 茵陈的传说与炮制被引量:2
- 2014年
- 历史沿革及传说 茵陈原名茵陈蒿,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名医别录》载:“茵陈生太山及丘陵坂岸上。”陶弘景谓:“似蓬蒿而叶紧细。秋后茎枯,经冬不死,至春又生。”苏颂谓:“春初生苗,高三五寸,似蓬蒿而叶紧细,无花实,五月七月采茎叶阴干,今谓之茵陈。”李时珍谓:“今山茵陈二月生苗,其茎如艾。其叶如淡色青蒿而背白,叶歧紧细而扁整。九月开细花黄色,结实大如艾子……”以上所述的特征,与现今应用的茵陈蒿和滨蒿相似,可谓古今用药品种一致。本品味苦、辛,性微寒。归脾、胃、肝、胆经。具清利湿热,利胆退黄之功效。常用于治疗黄疸尿少,湿温暑湿,湿疮瘙痒等症。
- 高宾肖玲
- 关键词:茵陈蒿传说《名医别录》用药品种清利湿热利胆退黄
- 常山的真伪鉴别
- 2013年
- 常山为"少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梁代《名医别录》曰:"常山生益州山谷及汉中。二月、八月采根,阴干"。《唐本草》言:"常山生山谷间。茎圆有节,高者不过三四尺。叶似茗而狭长,两两相当。三月生白花,青萼。五月结实青圆,三子为房。其草暴躁色青白,堪用。若阴干便黑烂郁坏矣"。
- 高宾郭淑珍赵丹
- 关键词:《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常用中药阴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