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大气科学系

作品数:51 被引量:215H指数:8
相关作者:张盼峰更多>>
相关机构: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天文地球
  • 1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建筑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15篇气候
  • 8篇气温
  • 6篇降水
  • 6篇城市
  • 6篇城市化
  • 5篇排放因子
  • 4篇贡献率
  • 4篇ENSO
  • 3篇地面气温
  • 3篇遥相关
  • 3篇石家庄站
  • 3篇排放清单
  • 3篇气候变化
  • 3篇气候模拟
  • 3篇燃煤
  • 3篇燃煤排放
  • 3篇燃烧
  • 3篇热带
  • 3篇颗粒物
  • 2篇订正

机构

  • 5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5篇中国气象局国...
  • 10篇南京信息工程...
  • 9篇中国科学院
  • 9篇中国科学院大...
  • 9篇中国气象局
  • 7篇石家庄市气象...
  • 5篇黑龙江省气候...
  • 4篇南通大学
  • 3篇中国气象科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兰州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河北省气象与...
  • 2篇辽宁省铁岭市...
  • 2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宝鸡文理学院
  • 1篇北京市气象局
  • 1篇大阪大学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作者

  • 12篇任国玉
  • 7篇卞韬
  • 5篇张冉
  • 4篇孔少飞
  • 4篇李香钰
  • 4篇张仲石
  • 4篇严沁
  • 3篇刘玉莲
  • 3篇燕青
  • 3篇任玉玉
  • 3篇孙秀宝
  • 3篇刘海彪
  • 2篇赵树云
  • 2篇李娇
  • 2篇王伟
  • 2篇张华
  • 2篇范欣
  • 2篇赵煊
  • 1篇张飞舟
  • 1篇宋佃星

传媒

  • 11篇第四纪研究
  • 3篇环境科学
  • 3篇地理科学进展
  • 3篇大气科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水文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大气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气象科技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气象学报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气候与环境研...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教育进展

年份

  • 3篇2024
  • 11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7篇2019
  • 9篇2018
  • 7篇2017
  • 5篇2016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陕西省公众环境关心现状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基于2013-2014年在陕西省调查的环境关心数据,通过R语言和SPSS21分别利用K-Means聚类分析和均值分析(包括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子方差分析)研究了公众的环境关心现状及其影响因子。数据分析表明:(1)按环境关心态度,公众可以分为环境中心主义者和持中立态度的协调论者,环境中心主义者约占65%,协调论者约站35%,陕西省大体上以关心环境的人群居多;(2)陕北高原区、关中平原区和陕南山地区的环境关心程度不存在统计上的显著差异(p>0.05);(3)男性与女性之间在环境关心态度上不存在统计上的显著差异(p>0.05);(4)年龄、受教育水平、职业和经济收入分别对环境关心产生统计上的显著影响(p<0.05),其中职业和经济收入可能通过受教育水平对环境关心产生影响。
周旗张盼峰宋佃星
关键词:环境关心聚类分析
城市化对石家庄湿度的影响分析
利用1963-2012年石家庄城市站和4个郊区站相对湿度资料,采用城乡对比方法,对石家庄城市站地面相对湿度序列中的城市化影响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1)近50年,石家庄城市站年平均RH在波动中呈比较显著的减小趋势,减...
卞韬任国玉赵煊李禧亮张盼峰
关键词:RH
末次间冰期ENSO对全球海平面上升响应的模拟研究
2023年
末次间冰期的全球年平均地表气温比现今高0~2℃,这一增温幅度与未来预估的增温幅度相当。因此,末次间冰期气候往往被认为是未来气候的一个类比。本研究利用挪威地球系统模式(NorESM1⁃F)开展末次间冰期模拟,并进一步讨论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5 m和10 m时末次间冰期的ENSO海温变率。模拟结果表明:模拟的末次间冰期热带太平洋年平均海表面温度较工业革命前普遍偏低,这与地质记录重建基本一致。与工业革命前相比,模拟的末次间冰期El Niño事件强度偏弱,极端El Niño事件偏少;而La Niña事件强度偏强,极端La Niña事件偏多;随着全球平均海平面的上升,海表温度异常出现变化,表现为小于0.5℃的海温异常出现的频率减少,而大于0.5℃的海温异常出现频率增加,表明全球平均海平面的上升会使海温的异常更加明显,但全球平均海平面的上升对模拟的末次间冰期ENSO事件的频次及平均强度影响并不显著。
徐天澳巫明娜张仲石
关键词:末次间冰期ENSO
降水相态分离单临界气温模型建立和检验被引量:12
2018年
使用雪日直接界定法,建立了中国大陆长江以北地区(300N以北)降水相态分离单临界气温统计模型,分东部季风区、西北干燥区和青藏高原区3个不同气候区独立样本建模,检验模型外推使用的可能性,并对单临界气温分离的雨夹雪偏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地区独立样本建立模型估算的单临界气温与根据天气现象记录确定的单临界气温相关性均达到0.05显著性水平,3个气候区独立建模能够估算出降水相态单临界气温的范围及区域特性;以东部季风区和青藏高原区为样本独立建模的估算结果好于西北干燥区;3个独立模型估算的单临界气温偏差绝对值不大于1℃的气象站都多于74%,估算的标准差偏差在-0.5~0.5℃之间的气象站数量占比77%,在-1.0~1.0℃之间的气象站数量占比90%;日平均气温低于单临界气温的雨夹雪日数和降水量与实际降雪日和降雪量的比率北部略小、南部较大,东部季风区的南部雨夹雪界定的雪日和雪量比率均超过100%;使用统计模型确定不同区域雨夹雪中界定的雪日和雪量比率分布也具有可行性。
刘玉莲任国玉孙秀宝
关键词:降水相态统计模型
1901~1950年5~9月北半球CRU数据与树轮资料的对比被引量:8
2023年
气候变化的研究依赖于可靠的气候数据。英国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中心推出的一套依据观测资料插值所得的月平均气候数据集(CRU),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质量较高的气候数据集。气候观测数据大多始于1950年,已有的研究也表明CRU数据在1950年后更具参考价值,但该数据集在1950年之前的可靠性不清楚。由于1950年之前缺乏器测数据,本研究使用树轮资料,对比每十年树轮重建温度(降水)与树轮附近CRU格点上的温度(降水)的距平和趋势的同号率,来评价CRU温度(降水)数据在不同地区的数据质量(可靠性),由此发现从1930年代开始,CRU温度数据在欧洲和中西伯利亚可信度较高;从1940年代开始,CRU温度数据在美国东部可信度较高;从1940年代开始,CRU降水数据在美国东部与西西伯利亚可信度较高。研究发现,气象站密度对CRU数据质量有很大影响;在气象站密度小的地区,CRU温度或降水数据与树轮序列的差异更为显著,气候数据质量偏低;而数据可信度较高的年代和地区,气象站密度往往较大。
王锡津方克艳张仲石
春季厄尔尼诺快速衰减对华北夏季降水的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利用再分析的陆地降水、环流和辐射数据,以及表征大气波动的指数,对比了1951—2020年期间El Nino春季快速衰减年和缓慢衰减年的东亚环流和华北夏季降水异常情况,并从大气波动强度的角度探讨了为何El Nino在一些年份的春季会发生快速衰减。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不发生El Nino衰减的年份,El Nino春季快速衰减年华北7、8月的降水量显著偏多,尤其是8月;而El Nino缓慢衰减年夏季,华北降水相较其他年份偏多不明显。El Nino春季快速衰减年6—8月850 hPa上菲律宾到南海存在异常反气旋,其强度强于El Nino缓慢衰减年;El Nino春季快速衰减年8月500 hPa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太副高)显著偏北,而缓慢衰减年西太副高偏北的特征不明显,而是以偏西为主;200 hPa副热带西风急流在El Nino春季快速衰减年8月显著偏北,而在El Nino缓慢衰减年中反而略偏南;El Nino春季快速衰减年6—8月沃克环流显著偏强,相比之下El Nino缓慢衰减年沃克环流偏强的特征要弱很多。上述环流异常特征为El Nino春季快速衰减年华北7—8月降水异常偏多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近地面风场合成分析发现,春季El Nino快速衰减月前后,赤道中西太平洋异常东风爆发非常明显,而El Nino缓慢衰减年的异常东风信号较弱。春季El Nino快速衰减前印度洋对流活动非常强盛,并向海洋性大陆传播,这种对流可能通过不断激发大气波动,继而引发近地面东风爆发,最终导致El Nino出现快速衰减。
孔铃涵朱锦涛赵树云王五科马馨宇
关键词:华北夏季降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海气相互作用
城市化对石家庄站近地面风速变化的影响
利用1972-2012年石家庄城市站和4个乡村站地面风速资料,采用城乡对比方法,对石家庄城市站地面风速序列中的城市化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石家庄城市站年和季节平均地面风速和平均10分钟最大风速的长期下降趋势,主要是由...
卞韬任国玉张立霞
关键词:气象站
文献传递
石家庄城市热岛效应:从冠层、表层到土壤深层被引量:2
2023年
利用石家庄城市气象站和附近2个乡村站2009~2012年的逐日地面气温、0~320 cm土壤温度资料,对比分析了石家庄站从冠层、表层到土壤深层的城市热岛(Urban Heat Island,UHI)效应及其差异,结果表明:1)2009~2012年年平均气温UHI强度为0.9℃,0~320 cm土壤温度UHI强度在-0.5~0.2℃之间,气温UHI强度明显强于土壤温度UHI。表层(0 cm)和浅层(5~40 cm)土壤温度基本表现为“热岛效应”,但深层(80~320 cm)土壤温度表现为“冷岛效应”,40~80 cm是二者的转换层位;深层土壤温度可能受局地气候影响呈现出局地性特点。2)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气温UHI强度分别为1.1℃、0.6℃、0.7℃和1.3℃,夏季最弱,冬季最强。春季和夏季表层和40 cm以上土壤温度表现为热岛,80 cm以下表现为冷岛;秋季不同深度土壤温度均表现为冷岛,320 cm深度冷岛强度最强;冬季表层和80 cm以上土壤温度主要表现为热岛,320 cm深度表现为冷岛;土壤表层热岛强度季节性变化,与气温的基本一致,其物理机制相似。3)各月气温UHI强度在0.5~1.6℃之间,1月最强,7月和10月最弱。表层和40 cm以上土壤温度一般在1~7月和12月表现为热岛,UHI强度多为6月最强,8~11月表现为冷岛;80 cm以下土壤温度多数月份表现为冷岛。4)年和四季平均气温UHI强度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年和四季表层土壤温度UHI强度也有较为明显的日变化特征,但随土壤深度加大,土壤温度UHI强度的日变化逐渐减弱,并最终转化为冷岛效应。
卞韬任国玉刘思廷任国玉贾文茜
关键词:城市热岛效应日变化
地理因子在北疆极端气温趋势变化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21年
论文利用1961—2017年北疆地区37个观测站的逐日气温资料以及高程数据,选取了3类(冷指数、暖指数和极值指数)15项极端气温指数,采用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度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地理因子在北疆极端气温趋势变化中的作用。结果表明:①北疆地区气候变暖显著,极端气温冷指数呈非常显著的下降趋势,暖指数及极值指数呈显著或非常显著的上升趋势;气候变暖主要体现为极端冷事件频次降低、夜间温度以及极端低温升高,具有白天和夜间变化的不对称性以及低温和高温变化的不平衡性等特征。②极端气温指数在北疆中部盆地地区上升(下降)趋势最强,在北疆北部及南部山区地带,上升(下降)趋势相对较小。地形分布对气候趋势的影响程度暖指数大于冷指数,海拔高度对极端气温事件的出现频次有较大影响。③极端气温指数趋势的经向分布是其空间分布的主导模态。北疆地区极端气温指数趋势性变化北部大于南部、西部大于东部,南北趋势性变化差异最大处位于北疆中部地区。极端气温指数趋势性变化的南北差异与海拔高度呈负相关,在山地地区,纬度对于极端气温指数的气候趋势影响较小,而在盆地地区,纬度为影响极端气温指数气候趋势的重要因子。经向上,除炎热夜数增加趋势与海拔高度的相关性较低外,北疆东部极端气温指数的趋势性变化与海拔高度相关性高于北疆西部。④地理因子对极端气温指数的趋势变化具有显著的影响(灰色关联度均大于0.6,为高度关联),影响程度暖指数大于冷指数。地理因子对冷指数的影响在山地、丘陵地区较强,而对暖指数的影响主要为地势较为平缓的丘陵和盆地地区。
赵煊赵煊任国玉卞韬韩子霏
关键词:北疆极端气温指数
大气科学专业教学与科研实践融合的研讨式教学模式研究
2023年
大气科学专业教学与科研融合的平台建设尚在完善,大气科学专业“研学融合”的研讨式教学模式尚不明晰。就目前大气科学学科的实际情况而言,需要以具体的课程作为案例研究,以点带面,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研学融合”的研讨式教学模式,建设大气科学专业教学与科研融合的特色品牌课程。气象统计方法是气象气候学三大分析与预报方法之一,也是开展大气科学研究的主要方式,是探索大气科学专业“研学融合”的研讨式教学模式的最佳课程案例。以“研学融合”为导向,按照“文献研读导入→编程技能培养→科学问题聚焦→应用实践演练→案例分析讨论”的路径开发课程文档和设计教学活动,培养学生高阶思维及应用能力。
顾西辉邓琪敏陈蕾孔冬冬
关键词:大气科学研讨式教学模式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