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理工大学校长办公室

作品数:10 被引量:41H指数:4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矿业大学发展规划处中国矿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篇文化
  • 2篇教育
  • 2篇高等教育
  • 1篇大学发展
  • 1篇大学文化
  • 1篇大学制度
  • 1篇大学制度建设
  • 1篇地矿
  • 1篇新媒体
  • 1篇新媒体时代
  • 1篇学制
  • 1篇语言学
  • 1篇语音
  • 1篇院校
  • 1篇院校发展
  • 1篇知识鸿沟
  • 1篇制度文化
  • 1篇制度文化建设
  • 1篇社会语言
  • 1篇社会语言学

机构

  • 8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2篇赵观石
  • 1篇邹友峰
  • 1篇郑伦仁
  • 1篇余本胜
  • 1篇景国勋
  • 1篇丁三青
  • 1篇马楠

传媒

  • 4篇煤炭高等教育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汉语学报
  • 1篇视听
  • 1篇创新与创业教...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8
  • 2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汉语方言语音变异过程的类型被引量:4
2013年
变异过程是变异机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拉波夫(1994)提出的S模型虽具有典型意义,但不足以概括语音变异丰富的过程类型。本文依据现代汉语方言语音变异材料,发现、归纳出更多变异过程的类型,分出常规型、反复型、复活型、转向型等过程类型,并对各类的性质、特征及相互关系进行了说明。
马楠
关键词:语音社会语言学
新时代中国高校创新发展与人才培育模式探究被引量:2
2019年
中国高校应着眼于创新发展理念与创新人才培育管理特征,立足"科技创新基本战略""拔尖创新人才培育战略"和"主动服务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三元支撑,构建"协同育人平台""协同创新中心"和"实训育人基地"三维责任主体的人才培育平台,探索勾勒理论化的中国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育模式,走出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主动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发展之路。
付生德刘文军付威廉
大爱精神:大学文化之魂被引量:8
2008年
大爱精神是大学文化之魂,大爱精神决定着大学文化的发展方向。文章论述了大学弘扬大爱精神的意义,分析了我国大学在弘扬大爱精神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大学培育大爱精神的途径。
赵观石
关键词:大学文化大爱精神大学发展
煤炭高校第十三届校长论坛综述
2011年
7月31至8月1日,"中国煤炭教育协会高等教育分会2011年会暨第十三届校长论坛"在河南焦作举行。本次会议以"十二五规划与煤炭院校发展的战略思考"为主题,由中国煤炭教育协会高等教育分会主办,河南理工大学承办。
余本胜丁三青
关键词:校长论坛煤炭高校高等教育分会院校发展
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核心问题及关键制约因素探讨被引量:5
2007年
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是高教界近几年来关注的一个热点。从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属性分析入手,认为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是自由与制约的协调与平衡,并从政府、社会、大学等方面对影响当前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立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
邹友峰郑伦仁张开洪
关键词:高等教育现代大学制度
浅析新媒体时代知识鸿沟产生的原因及其消解策略被引量:6
2017年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新媒体时代到来,意味着传播发展进入了新阶段——由信息的工业时代过渡到如今的信息时代。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新媒体时代具有信息海量性、获取信息便捷性等特点。本文侧重说明移动传播时代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鸿沟扩大而非缩小的原因以及消解策略。
马艳
关键词:新媒体知识鸿沟消解策略
我国大学制度文化建设:问题与发展趋势被引量:12
2007年
大学制度文化作为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质量对大学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对大学制度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如认识上的误区、官本位倾向、功利化和缺乏人性化等方面的剖析,对新时期我国大学制度文化建设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述。
赵观石
关键词:制度文化
适应新常态 把握新机遇 展现“服务地矿、特色强校”新作为——河南理工大学办学特色的探索与实践
2015年
在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煤炭类行业特色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主动融入新常态,精准对接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内涵建设为基础,以提高质量为根本,以特色发展为路径,以结构优化为手段,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能力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为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景国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