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作品数:543 被引量:1,473H指数:14
相关作者:林诚阮奇万晋林春深戴坤成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工程学院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泉州师范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45篇期刊文章
  • 8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9篇化学工程
  • 100篇理学
  • 71篇一般工业技术
  • 48篇文化科学
  • 37篇自动化与计算...
  • 3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8篇动力工程及工...
  • 25篇机械工程
  • 21篇轻工技术与工...
  • 2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5篇电气工程
  • 15篇建筑科学
  • 11篇金属学及工艺
  • 8篇医药卫生
  • 6篇经济管理
  • 6篇冶金工程
  • 4篇电子电信
  • 3篇生物学
  • 3篇矿业工程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68篇催化
  • 31篇催化剂
  • 22篇支持向量
  • 22篇支持向量机
  • 22篇向量机
  • 21篇加氢
  • 21篇光催化
  • 20篇数值模拟
  • 20篇值模拟
  • 19篇教学
  • 18篇乙烯
  • 18篇最小二乘
  • 18篇最小二乘支持...
  • 17篇纳米
  • 16篇子群
  • 16篇粒子群
  • 16篇高校
  • 13篇性能研究
  • 9篇应力
  • 9篇热泵

机构

  • 532篇福州大学
  • 26篇福建工程学院
  • 17篇泉州师范学院
  • 11篇中国石油大学...
  • 8篇中山大学
  • 8篇学研究院
  • 7篇福建出入境检...
  • 7篇中国石油
  • 6篇三明学院
  • 5篇华东理工大学
  • 5篇苏州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福...
  • 5篇福建雪人股份...
  • 4篇清华大学
  • 4篇天津科技大学
  • 4篇石家庄铁道大...
  • 3篇河北工业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闽江学院

作者

  • 20篇杨晓翔
  • 12篇李晓
  • 10篇赵超
  • 9篇阮奇
  • 9篇戴坤成
  • 8篇黄智贤
  • 8篇罗祖云
  • 8篇李学来
  • 8篇邱挺
  • 8篇郑玉婴
  • 8篇叶长燊
  • 8篇郑辉东
  • 7篇刘曦
  • 7篇张卫英
  • 6篇万晋
  • 6篇倪莉
  • 6篇陈晓晖
  • 6篇李玲
  • 6篇王红星
  • 6篇洪若瑜

传媒

  • 43篇福州大学学报...
  • 18篇化工学报
  • 16篇计算机与应用...
  • 14篇化工进展
  • 13篇化工高等教育
  • 11篇广东化工
  • 8篇制冷
  • 8篇福建分析测试
  • 7篇现代化工
  • 7篇化工新型材料
  • 7篇化工机械
  • 7篇中国粉体技术
  • 6篇油气储运
  • 5篇压力容器
  • 5篇机电工程
  • 5篇石油化工设备
  • 5篇高分子材料科...
  • 5篇过程工程学报
  • 5篇制冷学报
  • 4篇太阳能学报

年份

  • 17篇2024
  • 38篇2023
  • 34篇2022
  • 45篇2021
  • 37篇2020
  • 49篇2019
  • 51篇2018
  • 79篇2017
  • 72篇2016
  • 78篇2015
  • 32篇2014
5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含酸DMF脱酸新工艺研究
2021年
含酸DMF脱酸回收工艺的开发对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二甲胺脱酸法处理含酸DMF废溶液的回收工艺进行了研究,对工艺过程中两个主要工艺参数(蒸馏压力与二甲胺流量)对DMF脱酸回收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较低的蒸馏压力与二甲胺与持续通入有利于DMF的高浓度回收,但同时需要考虑其对工艺成本的增加。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条工业化的含酸DMF脱酸工艺路线。
钟晓琳陈晶晶揭会民
关键词:二甲胺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油气管道振动检测系统
2023年
为了及时对管道振动入侵信号进行分析和识别,采用LabVIEW和Matlab联合编程的方式,开发了管道振动检测系统。首先以长输管道模拟实验装置系统试验数据为基础,模拟试验不同振动工况下的信号,后通过Matlab程序对信号进行去噪、特征提取和模式识别处理,最终获得管道振动检测系统。通过实验对比,经去噪和特征选择后的信号在BP神经网络识别中的速度和精度两方面的性能表现均优于未经去噪和特征选择的信号。采用BP神经网络进行模式识别,较SVM具有更高的识别准确率。该系统能够准确识别管道振动信号,报警正确率达95%,拥有良好的检测可靠性,符合未来管道的智能化发展道路。
闫绍栋刘斌李卫东冉济荣陈伟
关键词:BP神经网络LABVIEW去噪特征提取
大孔氧化铝对FCC汽油加氢脱硫催化剂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为改善催化裂化(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的性能,采用羧甲基纤维素扩孔的方法制备出含大孔结构的氧化铝载体并制备成CoMoS催化剂,采用氮气吸附脱附、压汞法和程序升温脱附(NH3-TPD)方法对扩孔前后的载体的孔结构和表面酸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过扩孔后的氧化铝载体在约150nm出现大孔结构,而氧化铝载体的本体孔结构和表面酸性基本没有发生变化。采用真实FCC汽油对所制备的催化剂进行反应性能评价,与未扩孔的氧化铝载体相比,采用大孔结构的氧化铝载体制备的催化剂脱硫选择性得到大幅提高。在国内某1.2×106 t/a的汽油加氢装置上的工业应用结果表明,在脱硫率为90%的条件下,辛烷值损失0.6个单位。
张永泽胡晓荣张岩王高峰王廷海高海波姚文君向永生李景锋
关键词: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传质
以天然矿物为全部硅铝源低成本绿色合成ZSM-5分子筛的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ZSM-5分子筛被广泛地应用于催化、吸附分离、离子交换和绿色化工等领域,但目前其合成主要是以无机化学品为硅铝源,从源头来看是非绿色化的过程.我们以热活化的硅藻土和亚熔盐活化的累托土为全部硅铝源,通过调变两种矿物的加入比例调变合成体系的硅铝比,在水热合成体系中制备ZSM-5分子筛.系统地考察模板剂用量、碱度、投料硅铝比、晶化时间等合成条件对产物结构和性质的影响,并对在最优条件下合成的ZSM-5分子筛的物化性质进行了详细地表征,结果表明:以天然矿物为全部硅铝源可以合成出具有较高结晶度、晶粒尺寸约为4μm的六面体挛晶形貌的ZSM-5分子筛,该分子筛比商业ZSM-5分子筛具有更高的水热稳定性和更优的加氢异构性能.
向永生胡晓荣岳源源王磊鲍晓军姚文君李景锋张岩
关键词:硅藻土ZSM-5水热稳定性
降膜蒸发器用布液器结构参数对管间流型的影响
在水平管降膜蒸发器中,当流体从上排换热管流到下排换热管的时候,在重力、粘性力、表面张力、惯性力的作用下,液膜会以某种流型分布于管间。管间流型会随着不同影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本文针对水平管降膜蒸发器中常见的液膜分布不均匀的...
张政姚宁李学来
关键词:降膜均匀性流型
文献传递
R744/R1234yf混合制冷剂两级制冷循环性能分析
为了降低R744跨临界两级制冷循环的运行压力,本文理论分析了R744/R1234yf混合制冷剂替代R744的两级制冷循环特性,结果表明:R744/R1234yf混合制冷剂的质量配比范围为90/10~100/0时,可有效降...
傅阮松王锦辉刘曦李学来
关键词:COP
文献传递
纳米银修饰层状超薄石墨相氮化碳:解废产能两不误!
蔡京升黄剑莹王姗迟James Iocozzia孙中体孙靖宇杨应奎赖跃坤林志群
基于RLSSVM-CPSOSA的PEM燃料电池系统建模
2017年
PEMFC电堆是一个包括流动、传热、传质和电化学反应等多种物理化学现象的复杂机体,其建模问题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RLSSVM-CPSOSA模型的燃料电池建模方法。CPSOSA算法将CO算法、模拟退火算法和粒子群算法有机结合,以克服粒子群算法早熟收敛的不足。然后利用CPSOSA算法对鲁棒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RLSSVM)进行参数寻优,从而获得RLSSVM-CPSOSA燃料电池模型。以MATLAB平台搭建PEMFC电堆模型并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RLSSVM-CPSOSA模型的有效性和良好的预测精度。为PEM燃料电池实时控制系统奠定了基础。
赵超陈培江王贵评戴坤成
关键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UiO-66及UiO-66/再生纤维素复合膜的制备与吸附降解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具有吸附和光催化性能的UiO-66,并通过原位生长法在再生纤维素膜上直接合成UiO-66,制备UiO-66/再生纤维素复合膜.本文重点研究了UiO-66及其复合膜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降解性能.研究结果表明:UiO-66晶粒尺寸约为250 nm,在400℃以下和p H=1~1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水热稳定性,在350 nm下具有光催化活性.当处理温度超过500℃时,UiO-66结构受破坏,形成新物相Zr O2,光催化能力急剧下降.在亚甲基蓝的吸附-降解实验研究中,UiO-66粉末的吸附率可达到91%,降解率达到80%以上,而UiO-66/再生纤维素膜经4次再生回用后仍保持在首次降解率的82.9%,再生能力好.
吴文炳
关键词:降解
pH敏感性葡萄糖印迹微凝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2016年
以甲基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采用分散聚合法合成了平均粒径约31.0μm的pH敏感性葡萄糖印迹微凝胶,研究了模板分子/功能单体摩尔比、交联剂用量和引发剂用量对印迹微凝胶葡萄糖吸附性能的影响,考察了印迹微凝胶对葡萄糖与果糖的选择吸附性,并进行了Scatchard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印迹微凝胶葡萄糖吸附性能的影响类似,微凝胶对葡萄糖的吸附量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制备的印迹微凝胶对葡萄糖具有选择吸附性,Scatchard模型分析表明印迹微凝胶存在两种不同的结合位点。
李秀琳李晓何艳芬张卫英英晓光
关键词:微凝胶PH敏感性分散聚合葡萄糖
共5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