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 作品数:2,213 被引量:5,440H指数:27
- 相关作者:朱铁成姜根华高宗芳吴谷朱智刚更多>>
- 相关机构: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语言文字更多>>
- 运用异步分层教学法,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效率被引量:3
- 2011年
- 新课程提倡教学应以学生的差异为前提,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机会,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异步分层教学"是在传统分层教学基础上分化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即把班中具有相似知识水平与学习特点的学生组合为一个教学单位,
- 徐小燕
-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课堂效率信息技术异步知识水平
- 幼儿教师培训需要唤醒教师的自我教育意识被引量:3
- 2012年
- 教师培训是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和途径。然而,教师培训本身并不能决定其效果。真正的继续教育也并不是灌输多少知识或传授多少新的教育教学技能。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缺少对绝对的热情,人就不能生存,或者人就活得不像一个人,一切就变得没有意义。”教师培训在本质上是精神的,是教师坚持自身的独市价值和天然品质.是教师的灵魂的教育和唤醒.
- 周思勇
- 关键词:幼儿教师培训自我教育意识唤醒教师继续教育雅斯贝尔斯教学技能
- 思想政治课学法指导的特色化探究
- 2012年
-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建构,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离不开教师有效的学法指导。按照心理学家加涅的指导教学模式,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学习的内部条件和过程,影响、促进学生掌握必备的知识技能以提高自身的各项能力,使学生成为有效的问题解决者。由于不同学科学生学习机制的不同以及学生个体学习内部条件的差异性,学法指导的有效性在于其特色性,也就是说学法指导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个性特点,体现其个别化的特质。在思想政治课的学法指导中,教师既要熟悉现行教材,
- 姜根华
- 关键词:学法指导思想政治课特色化课程理念自我建构
- 基于多元智力理论的符号转换学习策略被引量:1
- 2010年
- 阐述了多元智力理论,从符号学视角对智力解释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号转换学习策略,并用实例说明了该策略的应用。
- 蔡亚萍
- 关键词:多元智力
- 网络学习空间中问题解决型学习活动模型设计
- 2019年
-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为教与学的变革提供了全新的广阔平台。本文围绕"如何利用网络学习空间重构教学模式,有效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这一核心问题,分析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构成要素,探讨网络学习空间和问题解决型学习的相互作用,总结教师、空间和学生在不同环节中的主要行为,构建了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问题解决型学习活动模型。
- 朱霞霞
- 高校公共课实施远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被引量:7
- 2002年
-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全日制高等学校规模日益壮大,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在许多课程教学中已显得力不从心,而远程教育由于不受时间、空间和距离的限制,加上强调学习的自主性、灵活性,正日益受到全日制学校的高度重视,显示出其强劲的发展势头。作者结合本校实践,对高校公共课实施远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实施远程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解决办法,供大家参考。
- 王满华
- 关键词:高校公共课远程教学虚拟教室
- 翻转课堂下的课堂观察——以“化学平衡常数”教学为例被引量:1
- 2015年
- 作为最近几年创新型的课堂教学方法,翻转课堂对国内外现有的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通过对"化学平衡常数"这节翻转课堂进行观察、反思,为化学教师构建一个更加全面、科学的翻转课堂,并改进学生课堂学习,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 安双马卢伟
- 关键词:课堂观察化学平衡常数
- 基于课程标准的语文“教—学—评”一致性探索——兼论核心素养的落实与评价
- 2025年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凸显素养本位,注重学科育人,把核心素养的落实作为课程目标,在优化课程内容结构的同时研制学业质量标准,规定学习的内容以及达成度。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基于课程标准实现“教—学—评”一致性。以“‘醉’美西湖”大读写单元为例,教师先提炼核心素养内涵,确定核心目标并具体化,将其同步转换为评价标准;再创设情境,设定具有内在联系的学习任务,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最后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并反思改进教学。
- 俞向军
- 关键词:课程标准
- 基于“数学史融入数学课程”的教科书编写
- 朱哲
- 关键词:数学史数学课程教科书
- 外国母语教材编撰的价值理念与形态特色
- 2013年
- 母语(MotherLanguage)即人生无处不在、无时不用的民族共同语①。母语仿佛是一条生生不息的文化脐带,为每个混沌的自然人成长为具有智慧、能力、责任感和使命意识的国家公民而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开发母语教材就是为未来国家公民夯实语言童子功、奠定人文主义精神底蕴的基础性文化工程。各国政府部门普遍视母语教材为立人和成人、兴国和强国之本,并且由此出发而构建既有本国特色、兼具普世价值的母语教材体系及其教学、评价等。
- 潘涌
- 关键词:母语教材教材编撰国家公民文化工程精神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