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海洋大学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

作品数:30 被引量:218H指数:7
相关机构: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 3篇医药卫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5篇中华绒螯
  • 15篇中华绒螯蟹
  • 15篇绒螯蟹
  • 8篇三疣梭子蟹
  • 8篇梭子蟹
  • 6篇养殖
  • 6篇受体
  • 5篇免疫
  • 4篇蜕皮
  • 4篇蜕皮过程
  • 4篇卵巢发育
  • 4篇克隆
  • 4篇基因
  • 4篇基因克隆
  • 4篇激素
  • 4篇激素受体
  • 4篇发育期
  • 4篇发育期间
  • 4篇池塘
  • 3篇盐度

机构

  • 30篇上海海洋大学
  • 3篇中国水产科学...
  • 3篇上海市水产研...
  • 2篇浙江省海洋水...
  • 1篇安徽财经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全国水产技术...

作者

  • 22篇吴旭干
  • 18篇成永旭
  • 6篇何杰
  • 6篇龙晓文
  • 5篇李嘉尧
  • 5篇刘智俊
  • 4篇王伟
  • 3篇刘青
  • 3篇侯文杰
  • 3篇赵恒亮
  • 3篇刘皓
  • 2篇楼宝
  • 2篇潘桂平
  • 2篇陈浩
  • 2篇徐蕾
  • 2篇王春
  • 2篇马明君
  • 2篇董鹏生
  • 1篇李柏年
  • 1篇吴昊

传媒

  • 6篇第九届世界华...
  • 5篇水产学报
  • 3篇广东农业科学
  • 3篇上海海洋大学...
  • 2篇海洋与湖沼
  • 2篇生物学杂志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大连海洋大学...

年份

  • 1篇2018
  • 11篇2015
  • 14篇2014
  • 4篇2013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疣梭子蟹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基因全长cDNA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estrogen-related receptor,ERR)与雌激素受体(ER)序列相似,属于核受体(Nuclear receptor,NR),在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细胞分化及机体稳态的维持过程中具有重...
徐蕾吴旭干王伟柳梅梅何杰成永旭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雌激素受体相关受体基因克隆
中华绒螯蟹卵巢发育期间两种雌激素受体在卵巢和肝胰腺的免疫识别及变化
雌激素可能通过与其受体的结合参与调控甲壳动物的卵巢发育,因此探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在甲壳动物卵巢发育过程中的分布及变化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本研究采用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方法,首先研究了中...
柳梅梅吴旭干刘智俊陈浩成永旭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雌激素受体免疫定位
中华绒螯蟹、日本绒螯蟹及其杂交种成体主要矿物质元素含量比较被引量:7
2014年
研究了中华绒螯蟹、日本绒螯蟹及其杂交种成体肌肉、性腺和肝胰腺中的主要矿物质元素组成及含量,结果显示:(1)3种群绒螯蟹雄体肌肉中,K、P和Zn的含量无显著差异;中华绒螯蟹的Na、Mg和Cu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但Mn和Fe含量最低;日本绒螯蟹肌肉中的Ca含量最低。就精巢而言,3种群蟹精巢中的Na和Mg含量无显著差异;日本绒螯蟹的Mn和Fe含量最高,杂交种的K、P和Zn含量最低,而中华绒螯蟹的Ca和Cu含量最低。就肝胰腺而言,3种群蟹的Mg、Ca和P含量无显著差异;杂交蟹的Na、K和Mn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蟹,但其Fe含量最低;中华绒螯蟹和日本绒螯蟹则分别具有最高的Cu和Zn含量。(2)3种群绒螯蟹雌体肌肉中,5种常量元素的含量均无显著差异;中华绒螯蟹的Cu、Zn和Mn元素含量最高,而日本绒螯蟹的上述微量元素含量最低。3种群绒螯蟹卵巢中的9种主要矿物质元素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中华绒螯蟹卵巢中的Na、P、Mg和Zn含量高于其他种群,除杂交种的Na和中华绒螯蟹的K含量最低外,日本绒螯蟹卵巢中其他6种元素含量均最低。肝胰腺中,3种群绒螯蟹的矿物质整体含量排序为:日本绒螯蟹>中华绒螯蟹>杂交蟹。整体上,3种群绒螯蟹肌肉中的Na、Mg、Cu和Zn含量低于海水蟹类,但Ca、P和K含量高于大部分海水蟹;3种群绒螯蟹矿物质元素组成模式较为接近,但仍存在一定的种间差异。
赵磊吴旭干龙晓文马明君成永旭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日本绒螯蟹成蟹矿物质
不同提取方法和不同组织对中华绒螯蟹DNA提取效果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为了优化中华绒螯蟹基因组DNA提取方法,采用酚-氯仿法和试剂盒法分别对中华绒螯蟹的鳃、肌肉、血淋巴液和刚毛4种组织进行DNA提取,并从纯度、浓度、片段完整性及微卫星标记PCR扩增效果4个方面评价提取DNA的质量。结果显示:酚-氯仿法提取的DNA片段比试剂盒法提取的更完整,且DNA浓度较高,但纯度稍低;无论何种提取方法,刚毛和血淋巴液中的DNA纯度都高于鳃和肌肉,4种组织中的DNA含量依次为鳃>肌肉>刚毛>血淋巴液,未剪碎刚毛中未能提取到基因组DNA;微卫星标记的电泳结果表明,两种提取方法下4种组织中提取的DNA均可满足微卫星标记的应用要求。综上,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简便的非损伤性中华绒螯蟹的采样及其DNA提取方法,这对于进行中华绒螯蟹遗传育种和分子标记研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刘皓刘青吴旭干何杰董鹏生李彤成永旭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DNA提取
盐度对脊尾白虾存活、生长和蜕壳的影响被引量:10
2014年
研究了盐度突变对脊尾白虾成活的影响,以及水体盐度(0、6‰、12‰、18‰)对单个体养殖条件下脊尾白虾生长、成活和蜕壳的影响.结果表明:(1)盐度由6‰到0的突变组,脊尾白虾的成活率最低,96 h成活率仅为6.67%;而盐度由6‰至12‰、18‰的突变组,96 h的成活率均在93%以上.(2)单个体养殖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水体盐度提高(盐度0~12‰条件下),脊尾白虾最终体长、总体长增长率和成活率均有增加趋势;盐度超过12‰时,总体长增长率显著下降,但成活率变化不大.(3)盐度对脊尾白虾的蜕壳周期有一定影响,盐度12‰组虾的第1次、第5次、第8次和第9次蜕壳周期最长;整体上,盐度12‰组平均蜕壳周期最长(9.57 d),盐度0组平均蜕壳周期相对较短(8.47 d).因此,脊尾白虾对盐度低于6‰的水体适应性较差,盐度12‰有利于提高该虾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
龙晓文吴旭干刘智俊李嘉尧于智勇汤臣栋马强成永旭
关键词:脊尾白虾盐度成活蜕壳
三疣梭子蟹卵巢发育过程中雌二醇在卵巢和肝胰腺的免疫定位
雌二醇(E2)是甲壳动物体内十分重要的性类固醇激素,对其卵巢发育和卵黄发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系统研究了卵巢发育过程中雌二醇在卵巢和肝胰腺中的定位及变化。结果表明:(1)卵巢中E2的免疫阳性...
柳梅梅吴旭干刘智俊陈浩成永旭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雌二醇免疫定位卵巢发育肝胰腺
三疣梭子蟹卵巢发育期间孕激素受体的免疫识别与分布被引量:1
2013年
为探讨三疣梭子蟹卵巢发育过程中孕激素受体(progestin receptor,PR)的调控作用,采用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方法,首次对三疣梭子蟹卵巢、肝胰腺、大颚器、Y器官、视神经节和胸神经团中的PR进行免疫识别和定位,并系统研究了卵巢发育期间PR在这些器官中的分布和变化。结果表明:(1)三疣梭子蟹视神经节中存在PR阳性条带,分子量为100 ku;(2)PR仅在早期(Ⅰ~Ⅲ期)生殖细胞胞质和后期(Ⅲ~Ⅴ期)细胞核呈强阳性,但在各期滤泡细胞中始终呈强阳性;(3)PR阳性主要存在于Ⅰ~Ⅴ期肝胰腺F细胞和Ⅲ期R细胞核中,其余肝胰腺细胞中均无PR阳性;(4)大颚器腺细胞中的PR阳性仅发现于Ⅳ期腺细胞胞质中,各期Y器官腺细胞中均呈PR阴性;(5)就视神经节而言,PR主要存在于Ⅲ~Ⅴ期的神经细胞。就胸神经团而言,Ⅰ~Ⅴ期神经细胞中的PR阳性呈增强趋势,而Ⅰ~Ⅴ期神经髓质中PR始终呈PR强阳性。结果表明,孕酮不仅可以通过与卵巢和肝胰腺中PR结合直接调控三疣梭子蟹的卵黄发生和卵巢发育,还可能通过影响其它内分泌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来间接调控其卵巢发育。
陈浩吴旭干刘智俊成永旭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孕激素受体免疫印迹卵巢发育
河蟹幼蟹培育池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被引量:2
2015年
为科学评价河蟹幼蟹生态培育池塘的渔业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于2013年7—10月对上海市崇明县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培育池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动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幼蟹培育池共出现浮游植物77种,隶属于7门37属,其中优势种16种;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为蓝藻—绿藻型,蓝藻的优势度最高,而绿藻的种类最多;浮游植物生物密度变化范围为5.02×107~14.37×10^(7)cells/L,平均生物密度为8.88×107cells/L,生物量变化范围为14.70~52.85 mg/L,平均生物量为25.33 mg/L;幼蟹培育池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变化范围分别为2.73~3.07、0.99~1.48、0.74~0.90;浮游植物生物密度和生物量均在8月15日达到峰值,各月间仅9月与10月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幼蟹培育池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河蟹幼蟹培育池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比较复杂,水体为α-中污型。
陶程杨永超马旭洲王武李星星
关键词:河蟹浮游植物生物量
三疣梭子蟹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蜕皮过程中的表达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为探究几丁质酶基因在三疣梭子蟹蜕皮过程中的生理作用,本研究通过转录组测序和RACE技术克隆了三疣梭子蟹几丁质酶基因(Pt Chi)c DNA全长(登录号:KF914663),并通过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研究了该基因在三疣梭子蟹不同组织及不同蜕皮阶段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1)Pt Chi基因c DNA全长2 200 bp,包括5'非编码区(5'-UTR)16 bp、3'非编码区(3'-UTR)714 bp和开放阅读框1 470 bp,编码489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分子量和等电点为53.97 ku和4.76。(2)Blast P结果显示,Pt Chi推导氨基酸序列与已知甲壳动物Chi-3的一致性为61%~96%,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Pt Chi与其他甲壳动物Chi-3聚为一支。(3)qRTPCR结果显示Pt Chi基因在C期三疣梭子蟹肝胰腺中表达水平最高,胃、大颚器、心脏和眼柄中Pt Chi-mRNA表达水平依次降低,在其他组织中Pt Chi-mRNA表达量最低,且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4)不同蜕皮阶段,Pt Chi在肝胰腺、肠、胃和大颚器4种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模式有所不同,肝胰腺中Pt Chi-mRNA表达水平在AB期最高,C期最低,暗示Pt Chi可能参与三疣梭子蟹蜕皮后期对病原体的免疫防御;肠中的Pt Chi-mRNA表达水平在E期最高,C期最低,推测Pt Chi参与蜕皮过程中肠道围食膜的分解和免疫功能;胃中Pt Chi表达水平在C期最高,暗示其参与了食物消化。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克隆的Pt Chi可能为甲壳动物Chi-3型,其准确生理学功能及其在蜕皮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王伟王伟潘桂平吴旭干潘桂平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几丁质酶基因克隆
中华绒螯蟹在西藏高原条件下越冬前后生化成分及脂肪酸差异
为研究中华绒螯蟹在高寒极端条件下的越冬情况及营养需求,采用生化分析技术,研究了西藏高原养殖的中华绒螯蟹在越冬前后的生化成分及脂肪酸差异.
陈伟王春杨印蹼龙晓文成永旭
关键词:中华绒螯蟹越冬生化成分脂肪酸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