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
-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 相关机构: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邓小平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理论探析
- 2009年
- 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他认为,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在"八个方面"下功夫,并要求我们努力增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实效性。
- 陈成文高小枚
- 关键词:邓小平和谐社会
- 浅析周恩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
- 2007年
- 周恩来十分重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并身体力行,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周恩来的荣辱观思想主要表现在爱国图强、为人民服务、崇尚科学、热爱劳动、团结群众、实事求是、遵守纪律、艰苦朴素等八个方面。
- 陈成文阮剑兰
- 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
- 社会建设与改善民生——学习江泽民的社会建设理论被引量:3
- 2009年
- 江泽民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以邓小平的社会建设理论为指南,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社会建设理论。他认为,社会建设的根本出发点是有利于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建设的重点是改善民生;社会建设的目标是促进社会更加和谐;社会建设的手段是构建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机制,具体包括社会发展机制、社会稳定机制、社会流动机制、社情民意反映机制、收入调节机制和社会共识机制。
- 陈成文黄诚
- 关键词:社会建设理论改善民生社会和谐
- 论邓小平社会建设理论与社会和谐构建被引量:4
- 2009年
-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不仅高屋建瓴地认识到了社会建设的战略地位,而且对社会建设的目标、重点和手段等问题进行了前瞻性的科学定位,从而形成了一个系统而科学的社会建设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的内容包括:社会建设是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良性运行的重要保证;社会建设要以实现共同富裕和公平正义为目标;社会建设要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重点;社会建设要以构建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社会机制为手段。邓小平的社会建设理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指南。它的时代启迪意义在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确保全体人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要确保社会的公平正义;要确保民生的不断改善;要确保社会矛盾的有效化解。
- 陈成文孙淇庭
- 关键词:社会建设社会和谐
- 论解放战争时期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的强化被引量:1
- 2008年
- 解放战争时期我党深刻论述了马列主义理论学习的重要意义,同时从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实践两个方面论述了马列主义理论学习的原则和方法。为使马列主义理论学习能全面铺开,党在这一时期还对理论学习的主要阵地进行了思想改造。通过这一系列措施,解放战争时期党的理论学习有条不紊地进行,党员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得到稳步提高,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得到进一步强化。这一历史经验,为今天的理论学习和教育提供了借鉴。
- 欧阳恩良
- 关键词:解放战争时期思想政治工作
- 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励方法被引量:1
- 2007年
-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过程中,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创造了系统的、有中国特色的、切实有效的激励方法。这些激励方法,既有精神激励,也有物质激励,以精神激励为主,激励中国人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 龚大明
- 关键词: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