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理工大学行星地质演化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
- 作品数:20 被引量:13H指数:2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广西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 3块南极铁陨石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特征及分类
- 本文对2010年国家南极科考队在南极格罗夫山地区收集的三块铁陨石(GRV090018、GRV090327、GRV090333)进行了矿物和元素组成分析。根据电子探针分析,三块铁陨石中均存在主要矿物铁纹石、镍纹石。GRV0...
- 邵慧敏王桂琴缪秉魁
- 关键词:铁陨石矿物特征微量元素
- 文献传递
- 钙长辉长无球粒陨石GRV 13001中SiO_(2)相的特征及其成因被引量:1
- 2024年
- 钙长辉长无球粒陨石中SiO_(2)相的形成与母体经历的热改造作用密切相关,能在一定程度上指示母体的热变质历史。以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发现的一块钙长辉长无球粒陨石GRV 13001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不同产状的SiO_(2)相,发现其可分为成分较纯的不规则粒状方石英和石英、富Al和K的板条状鳞石英以及高钙辉石边部的蠕虫状SiO_(2)相3种类型。不同产状SiO_(2)相的成因及其指示的陨石母体热变质历史为:(1)母星体浅表层岩浆快速冷却结晶,形成充填型不规则粒状方石英;(2)经历缓慢热变质作用形成4型热变质程度辉石,同时导致充填物中部分方石英转变为石英;(3)缓慢热变质作用期间,相对短暂且高温的重新加热事件引起充填物区域物质部分熔融,从而形成板条状鳞石英,亦导致原生辉石颗粒边缘高钙辉石次生边的形成,生长过程中蠕虫状SiO_(2)相被包裹进次生边。不同产状SiO_(2)相的成因为其陨石母体经历的热改造过程提供了依据。
- 黄丽霖温日强陈宏毅陈宏毅罗金连陈国柱
- 撞击玻璃与酸性火山玻璃的判别——以一块疑似芒农型撞击玻璃为例
- 2024年
- 撞击玻璃与酸性火山玻璃特征相似,常不易区分。通过对一块疑似芒农型撞击玻璃样品开展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确认其属于过铝质钙碱性酸性火山玻璃类的北美黑曜岩系列,主要判别依据:(1)玻璃基质中含有自形斜长石、磁铁矿、黑云母等矿物,无冲击变质特征,矿物颗粒呈层状定向分布,气泡较少;(2)玻璃基质主微量元素成分在毫米尺度上均匀,斜长石具有清晰的岩浆分异结晶成分环带,黑云母属于原生(岩浆型)镁质黑云母,玻璃基质FeO、TiO_(2)、MgO平均含量(分别为0.56%、0.09%、0.07%)低于撞击玻璃,而K_(2)O含量(3.70%)高于撞击玻璃,A/CNK值为2.15~2.69,A/NK值为2.41~3.13,σ43值为0.45~0.79;(3)玻璃基质富集Rb、U、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Cr、Co、Ni等亲铁元素,Eu强烈负异常(δEu值为0.47~0.60)。以上特征类似于北美黑曜岩,而不同于撞击玻璃。玻璃基质SiO_(2)、Al_(2)O_(3)、CaO和Na_(2)O平均含量分别为80.21%、13.13%、0.69%和1.14%,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右倾型(ΣLREE/ΣHREE值为8.17~8.96),与北美群撞击玻璃和黑曜岩均相似。通过样品的矿物类型、冲击变质特征、主微量元素、δEu值、Fe^(3+)/Fe^(2+)值等综合指标分析可有效区分撞击玻璃与酸性火山玻璃。
- 樊聪陈宏毅陈宏毅张晋瑜谢兰芳赵妍菲黄延凤白令安
- 关键词:地球化学火山玻璃黑曜岩
- 拉曼光谱在划分普通球粒陨石化学群及冲击变质程度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3年
- 平衡型普通球粒陨石的化学群和冲击变质程度是判断陨石母体特征的重要指标,常根据其矿物组合、成分和结构特征等来确定。激光拉曼光谱作为一种无损快速分析技术,被广泛用于矿物成分的半定量分析和晶体结构判定。Northwest Africa(NWA)15006为一块普通球粒陨石,橄榄石(平均Fa_(25.4),PMD=2.9)和辉石(平均Fs_(21.4),PMD=4.5)成分相对均一,被划分为L4型。在NWA 15006岩石学和矿物学研究基础上,对橄榄石、辉石、斜长石及磷酸盐矿物进行了拉曼光谱分析,获得橄榄石和辉石的特征拉曼峰位(X_A和X_B)与成分(Fa和Fs)的对应关系:H、L和LL群普通球粒陨石中橄榄石的X_A分别为821.4~822.1 cm^(-1)、820.4~821.0 cm^(-1)和819.4~820.4 cm^(-1);辉石的X_B分别为680.3~681.5 cm^(-1)、679.0~680.0 cm^(-1)和677.8~679.0 cm^(-1)。利用对应特征峰,能够较为准确且快速划分NWA 15006属于L群。斜长石的拉曼特征峰为508.7和476.7 cm^(-1)、陨磷钙钠石为956.9和972.6 cm^(-1)、磷灰石为958.9 cm^(-1),结合矿物谱峰与压力变化相关关系,三者均显示受到较弱冲击,所受冲击压力小于6.8 GPa,与通过岩石学特征判断的冲击程度S2较一致。以上分析说明,通过典型矿物的拉曼光谱划分普通球粒陨石化学群和冲击变质程度是可行的,本工作为陨石分类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 陈燕陈燕夏志鹏林书宇陈洪张兆峰潘瑜
- 关键词:普通球粒陨石拉曼光谱冲击变质
- 3块南极铁陨石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特征及分类
- 本文对2010 年国家南极科考队在南极格罗夫山地区收集的三块铁陨石(GRV090018、GRV090327、GRV090333)进行了矿物和元素组成分析.根据电子探针分析,三块铁陨石中均存在主要矿物铁纹石、镍纹石.GRV...
- 邵慧敏王桂琴缪秉魁
- 关键词:铁陨石矿物特征微量元素
- 南极陨石GRV090228的岩石矿物学及冲击变质特征被引量:4
- 2018年
- GRV090228陨石是一块经历了强烈冲击变质作用的普通球粒陨石。该陨石主体中,球粒结构不清晰,多为残余球粒,基质重结晶颗粒粒径达50μm,橄榄石和辉石的成分均一,根据特征将该陨石的岩石类型划分为5型。陨石主体中橄榄石的Fa值(摩尔分数,下同)为23.1%~25.0%、辉石的Fs值为19.5%~21.2%,其化学群属于低铁的L群。陨石主体中,硅酸盐矿物具破裂、波状消光、击变面状页理,长石熔长石化;冲击熔脉中,铁镍金属与陨硫铁共熔,含橄榄石-林伍德石集合体、镁铁榴石等高压矿物组合,说明GRV090228陨石经历了强烈的冲击变质,强度达到S5。通过对高压矿物组合的研究,推测GRV090228陨石形成冲击熔融脉时,高压矿物结晶压力在18~23 GPa,冲击温度在1 800~2 500℃。
- 朱佳玲缪秉魁缪秉魁谢兰芳夏志鹏
- 关键词:南极陨石普通球粒陨石冲击变质高压矿物
- 火星陨石NWA 13763矿物岩石学特征及其岩浆演化被引量:1
- 2024年
- NWA 13763陨石为一块新发现的辉长质辉玻无球粒火星陨石,辉长结构和次辉绿结构,主要矿物组成为辉石(45.1%,其中普通辉石36.1%,易变辉石9.0%)和斜长石(42.3%,几乎全部熔长石化),次要矿物组成为富硅相(5.1%)、橄榄石(2.7%)、磷酸盐矿物(2.4%)、钛铁矿(2.2%),含极少量钛磁铁矿和斜锆石。陨石中广泛发育“铁橄榄石+富硅相”二相后成合晶和“钙铁辉石+铁橄榄石+富硅相”三相后成合晶。辉石主晶核部贫铁富镁(Fs_(24.7-55.3)),边部富铁贫镁(Fs_(61.5-86.1));熔长石成分均一(An_(44.4-54.6Ab43.7-53.7));铁橄榄石(Fa_(84.5-97.7))全部以细粒状分布于后成合晶中。由钛铁氧化物固溶体计算得到岩浆结晶的氧逸度(FMQ)f_(O_(2))=-0.045,钛铁矿结晶温度约975℃。利用全岩成分和MELTS程序模拟计算表明,NWA 13763陨石的母岩浆液相线温度范围可能为1190~830℃,矿物结晶顺序由早到晚可能为:培长石→拉长石→橄榄石→单斜辉石→中长石→磷酸盐矿物→钛铁矿→富硅残余相。
- 张晋瑜陈宏毅陈宏毅高旭凯谢兰芳宋文磊
- 关键词:火星陨石岩石学矿物学岩浆演化
- 普通球粒陨石中铬铁矿-长石集合体的特征及其成因
- 普通球粒陨石中矿物集合体能为陨石母体的演化过程提供重要的信息,例如热变质和冲击变质。铬铁矿常作为一个重要的副矿物,并以细粒晶体分散在斜长石或者熔长石中。通常,我们将这类集合体称为铬铁矿-斜长石集合体[1]。目前,铬铁矿-...
- 赵可扬缪秉魁刘焕欣张川统
- 南极格罗夫山普通球粒陨石(GRV090196)熔壳的岩矿特征
- <正>熔壳是在陨石进入大气过程中高温(2000~12000K)、高压(2~5 MPa)条件下形成的熔融物质层。它记录了陨石陨落过程中所经历的熔融气化、烧蚀、熔体流动、微粒堆积等物理化学过程(Genge et al.,19...
- 孙云龙缪秉魁张川统欧荣林
- 关键词:球粒陨石岩石学特征矿物组成
- 文献传递
- 月球陨石NWA 11801中火山玻璃的特征与成因被引量:1
- 2022年
- 对月球陨石NWA 11801开展了详细的岩石矿物学研究,发现了24颗玻璃,其中9颗玻璃成分相近。其主量元素Mg、Al、Ca和Fe的成分及微量元素Mn、Cr等的成分都分布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且MgO/Al_(2)O_(3)=1.31~1.54,落在月球火山玻璃范围(>1.25),故这9颗玻璃为火山玻璃。然而,它们在结构上具有一定变化,其内部微晶的数量和形态表现出差异性,这些差异性是由于冷却环境不同造成的。因此,9颗火山玻璃的结构和成分特征表明,它们可能是同一岩浆喷发形成,但喷出后玻璃形成的环境温度条件不同。另外,在其中一颗火山玻璃中发现了橄榄石斑晶,橄榄石呈自形晶且Fo值(76.4 mol%~78.2 mol%)较高,可能表明这些橄榄石来自于月球内部,记录了月球岩浆结晶和演化的过程。
- 陈国柱缪秉魁缪秉魁张川统黄丽霖彭艳华王茜
- 关键词:月球陨石火山玻璃橄榄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