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商学院大国经济研究中心

作品数:22 被引量:373H指数:10
相关作者:欧阳山尧欧阳晓更多>>
相关机构: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金砖
  • 7篇经济增长
  • 5篇金砖国家
  • 3篇产业结构
  • 3篇大国经济
  • 2篇适宜性
  • 2篇金砖四国
  • 2篇经济学
  • 2篇经济增长贡献
  • 2篇经济转型
  • 2篇公共
  • 2篇公共产品
  • 2篇分工
  • 2篇分工协作
  • 2篇产业结构变迁
  • 1篇单因素
  • 1篇学术贡献
  • 1篇银行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制度环境

机构

  • 22篇湖南商学院
  • 2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湖南大学
  • 1篇牛津大学

作者

  • 10篇欧阳峣
  • 5篇易先忠
  • 5篇生延超
  • 2篇欧阳山尧
  • 2篇汤凌霄
  • 2篇罗会华
  • 2篇汤长安
  • 1篇邓柏盛
  • 1篇张亚斌
  • 1篇陈琦
  • 1篇皮飞兵
  • 1篇黄泽先
  • 1篇刘长生
  • 1篇欧阳晓
  • 1篇傅晓岚
  • 1篇刘智勇

传媒

  • 3篇经济学动态
  • 2篇经济研究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经济学家
  • 2篇中国工业经济
  • 2篇湖南商学院学...
  • 2篇湘潭大学学报...
  • 1篇数量经济技术...
  • 1篇商业经济与管...
  • 1篇经济评论
  • 1篇中国软科学
  • 1篇湖南社会科学

年份

  • 7篇2014
  • 4篇2013
  • 7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大国经济增长阶段性看比较优势战略的适宜性被引量:11
2012年
经济增长遵循着从"劳动投入驱动"向"资本投入驱动"再向"技术知识驱动"转变的规律,超大规模的国家不可能跨越其中任何阶段。在数量型经济增长阶段,如果大国以总体要素的比较优势介入国际分工,比较优势战略会呈现有限适宜性。而从数量型到质量型转变的阶段,无论是该理论的内部逻辑一致性还是该理论与现实经验的一致性,都显示出欠适宜性,并且大国经济特征强化了这种欠适宜性。在推进大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需要根据大国经济特征对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理论进行必要的修正。
欧阳山尧易先忠生延超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比较优势战略
新兴大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演变
本文在构建多部门经济模型的基础上,利用1992-2009年数据测度产业结构变迁对"金砖四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变动对新兴大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比较大,在不同时期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同,每个国家都表现...
欧阳峣生延超易先忠
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经济转型金砖四国
文献传递
张培刚先生对发展经济学的贡献--为纪念张培刚先生诞辰100周年而作
2014年
张培刚先生是国际学术界公认的经济学大师,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展经济学领域。其主要贡献在于:引领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方向,创立发展经济学的主题理论,探索发展中大国的经济发展道路。他对农业国工业化理论的系统研究,使他成为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对发展中大国经济发展问题的初步探索,使他成为大国经济发展理论的开创者之一。张培刚先生以其学术成就,为发展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给当代中国经济学的繁荣和发展以有益的启迪。
欧阳
关键词:发展经济学学术贡献
“金砖国家”创新体系的技术效率与单因素效率评价被引量:14
2014年
基于国家创新体系效率评价的两阶段模型,运用数据包络分析及其改进方法,对"金砖国家"创新体系的技术效率与单因素效率进行全面测度,并与美国等发达国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金砖国家"研发效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科技向经济的转化效率则正在赶超发达国家;两阶段的单因素效率都普遍偏低,尤其是政府研发投入效率与专利产出效率。
欧阳峣陈琦
关键词:技术效率数据包络分析
中国大国经济学建设的构想被引量:6
2011年
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显示了大国综合优势,科学地解释这种奇迹将孕育中国的大国经济学。本文选择直面现实的"描述主义"经济学道路,提出建设中国大国经济学的构想。首先,从描述大国经济现象、分析大国经济特征和揭示大国经济规律的视角,明确中国大国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认识过程;然后,提出大国经济学的核心原理———规模优势原理,阐述它在大国经济学体系中的地位;最后,基于规模特征阐述中国大国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大国经济发展理论、大国体制转型理论和大国政府管理理论。
欧阳峣
关键词:中国国情
发展中大国人力资本综合优势与经济增长——基于异质性与适应性视角的研究被引量:50
2010年
发展中大国在人力资本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的现实条件下,因其异质性人力资本与多元化的产业结构、物质资本投资、技术水平之间的耦合即适应性而形成一种比较优势。这从理论上较好地解释了发展中大国尽管人力资本水平较低,但仍能较好地促进经济增长这一假说。运用耦合度模型的实证研究支持了这一理论假说。其政策含义十分明显:发展中国家在不断加大人力资本投资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增强其人力资本对多元化的产业结构、物质资本投资与技术水平的适应性,以"扬长避短",从而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欧阳峣刘智勇
关键词:人力资本适应性经济增长
分工协作、经济规模与大国区域合作中公共产品供求均衡
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是新兴大国进行区域合作的基础,它能够有效地降低贸易成本、促进要素的跨区域流动、提高交易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通过构筑理论模型,对新兴大国内部跨区域经济合作中公共产品的供求进行均衡分析,研究发现:大...
生延超欧阳峣刘长生
关键词:分工协作公共产品
文献传递
新兴大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演变被引量:5
2013年
在构建多部门经济模型的基础上,利用1992—2009年数据测度产业结构变迁对"金砖四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变动对新兴大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比较大,在不同时期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同,每个国家都表现出显著的周期性;自2005年以来,各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逐渐下降,经济增长的稳定性越来越强。并且发现,科技进步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关键因素,新兴大国必须着眼于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瞄准全球价值链的高端参与国际经济分工,推动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培育和发展新兴战略产业,努力实现经济转型。
欧阳晓生延超易先忠
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经济转型金砖四国
大国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1990-2010中国和美国的比较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以中国和美因为例,对两国产业结构的变迁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并通过构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指标,测度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中美两国产业结构的演变具有相似性,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有极强的相似性。相似性表现在产业结构变迁的趋势和周期波动上,也表现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演变对经济增长的正面影响上。针对中关两国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表明,中美两国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具有极强的稳定性,而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并不稳定。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产业结构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邓柏盛
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工业化
中国农业转型:困境和出路被引量:5
2012年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实质是农业转型问题,推动农业转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中国农业已经取得重要成就,但目前仍处在困境中,关键是规模经营难以实现。为实现农业规模经营,需要采取鼓励农民工进城、企业家下乡、办家庭农场的形式和办法,从而逐步减少农业人口,实现农业化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欧阳峣
关键词:中国农业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