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全军消化内科研究所

作品数:81 被引量:215H指数:7
相关作者:徐克强何燕平陈学诗宋敏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消化疾病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8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26篇螺杆菌
  • 23篇幽门螺
  • 23篇幽门螺杆菌
  • 12篇细胞
  • 12篇基因
  • 10篇幽门螺杆菌感...
  • 10篇胃炎
  • 10篇螺杆菌感染
  • 10篇杆菌感染
  • 9篇肿瘤
  • 8篇免疫
  • 7篇慢性
  • 7篇溃疡
  • 7篇肝癌
  • 6篇凋亡
  • 6篇粘膜
  • 5篇慢性胃炎
  • 5篇杆菌
  • 5篇HP
  • 5篇HP感染

机构

  • 80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第一军医大学
  • 4篇解放军第22...
  • 3篇广州军区广州...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第二中...
  • 1篇兰州医学院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解放军第81...
  • 1篇太和医院
  • 1篇郑州大学
  • 1篇兰州军区兰州...
  • 1篇惠州市人民医...
  • 1篇解放军452...

作者

  • 20篇周殿元
  • 18篇张亚历
  • 17篇王继德
  • 15篇袁爱力
  • 15篇张万岱
  • 12篇陈烨
  • 8篇赖卓胜
  • 7篇姜泊
  • 6篇刘晓霞
  • 6篇杨林
  • 6篇宋于刚
  • 5篇孙勇
  • 5篇潘德寿
  • 5篇程天明
  • 5篇朱薇
  • 4篇俞祥海
  • 4篇潘令嘉
  • 4篇张振书
  • 4篇邵明德
  • 4篇徐克强

传媒

  • 22篇现代消化病及...
  • 6篇现代消化及介...
  • 5篇胃肠病学
  • 4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中华消化内镜...
  • 3篇胃肠病学和肝...
  • 2篇国外医学(遗...
  • 2篇生理科学进展
  • 2篇第一军医大学...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今日应用医学
  • 2篇2000年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医学综述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医学新知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年份

  • 3篇2004
  • 1篇2003
  • 7篇2002
  • 6篇2001
  • 18篇2000
  • 7篇1999
  • 10篇1998
  • 9篇1997
  • 19篇1996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疾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1996年
从1983年澳大利学者Barry MashalI和Robin Warren在胃内活检标本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iori,HP)以来,人们在这一领域作了大量工作。研究表明,HP感染呈全球性分布,其传播主要为口——口和粪——口途径,人群感染率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HP和一些上消化道疾病发生有紧密联系,已确定为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发生因素之一。近来的研究还揭示,
张万岱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杆菌致T细胞凋亡:Fas/FasL介导的T细胞无反应性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 评价幽门螺杆菌 (Hp)致T细胞死亡的方式和机制 ,探讨这种作用与Hp感染致宿主产生免疫耐受的关系。方法 应用AnnexinV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Hp致T细胞死亡的方式 ;应用细胞毒实验 (JAM技术 )和FasIgG抗体、caspase 8抑制剂阻断实验评价T细胞凋亡与Fas FasL作用的关系 ,并通过流式细胞术直接检测Hp对T细胞FasL表达的上调作用及其与T细胞产生凋亡的时效关系。结果 AnnexinV染色和JAM技术证实Hp致T细胞死亡是以凋亡方式进行的。这种细胞凋亡能被抗Fas抗体和caspase 8抑制剂阻断 ,因而是Fas依赖的 ,TH2细胞较TH1样T细胞对这种作用更敏感。由于Hp能直接上调T细胞的FasL表达且其发生时间与凋亡出现时间吻合 ,证实Hp是通过调节T细胞之间Fas FasL相互作用而致其凋亡的。结论 Hp能通过调节Fas FasL作用而负调节T细胞的生长 ,这可能是Hp感染致宿主发生T细胞耐受的机制之一。
王继德陈烨张亚历张振书张国伟周殿元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T细胞细胞凋亡FASL
幽门螺杆菌CagA及其它疫苗候选抗原对T细胞FasLigand介导凋亡的调节作用
目的:在本研究中我们应用体外T细胞系模型评价了Hp多种疫苗候选抗原包括CagA、尿素酶、粘附素和膜孔素对Fas/FasL介导T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以预测它们用于免疫保护时的可行性.方法:应用JAM技术对HpCagA菌株A...
陈烨王继德周殿元
文献传递
幽门螺杆菌感染时Fas/Fas Ligand介导的T细胞致胃上皮细胞损伤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 评价幽门螺杆菌 (Hp)感染时胃T细胞Fas/FasLigand的表达、功能及其对胃上皮细胞的损伤作用 ,以了解Hp的免疫致病机制。 方法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p阳性及阴性胃黏膜FasLigand的表达情况 ;RT PCR检测胃T细胞FasLigandmRNA的表达 ;生物检测技术 (JAM )评价胃T细胞通过Fas/FasLigand作用杀伤靶细胞的活性 ,并对Fas/FasLigand介导的胃T细胞及培养上清致胃型上皮凋亡进行了检测。结果 Hp感染胃组织中单核细胞FasLigand阳性而Hp阴性者无表达 ;Hp阳性胃黏膜T细胞系表达FasLigandmRNA ,而Hp阴性者则不表达或弱表达。胃T细胞的FasLigand具有生物学活性 ,能杀伤Fas阳性的Jurkat细胞并特异杀伤胃上皮细胞系。结论 通过激活胃浸润T细胞的FasLigand表达而损伤胃型上皮是Hp免疫致病的机制之一 ,其在Hp感染时黏膜免疫选择中的作用尚需进一步探讨。
王继德陈烨赵进军周殿元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凋亡
NO与肝癌形成
1999年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在肝癌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21例肝癌及癌旁组织中的3种一氧化氮合酶(NOS)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进行原位检测和观察,结果紧邻癌细胞的肝硬化组织或慢性肝炎组织iNOS呈强阳性,远离癌组织的肝硬化组织或慢性肝炎组织多呈阴性或弥漫弱阳性;iNOS在周边癌组织及侵入纤维组织中的癌细胞呈阳性,癌组织核心多呈阴性或弥漫弱阳性。VEGF、nNOS的分布与iNOS相似。eNOS主要分布在肝癌细胞小血管壁内皮及其肌层组织。结论 NOS表达与肝组织癌变及肝癌侵润能力有关,与癌组织获得血管形成和转移表型有关。
程天明潘石蕾刘晓霞袁爱力李朝龙
关键词:NOS肝癌癌组织强阳性弱阳性慢性肝炎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诱导肝癌转移的实验研究
1999年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肝癌细胞转移的相互关系。方法 运用Bodyen Chamber膜侵袭培养系统培养VEGF诱导的肝癌细胞株HepG2.培养结束后,羊膜进行苏木精染色.计算穿过羊膜的下室肝癌细胞数以及停留在羊膜内的肝癌细胞数。结果 用VEGF 1ng/ml,5ng/ml、10ng/ml培养5小时,下室浸润的肝癌细胞数分别为为20、64、38×10^4/ml,分别高于对照组5×10^4/ml.P<0.05或0.015ngmlVEGF培养5小时羊膜中浸润的肝癌细胞数为45个与对照组5个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VEGF可以诱导肝癌细胞转移,最佳浓度为5ng/ml0.最适培养时间为2-5小时.VEGF诱导肝癌细胞转移机制与增强肿瘤细胞的迁移能力密切相关。
毛华袁爱力刘晓霞赖卓胜赵敏芳彭齐荣
关键词:肝癌细胞株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癌转移羊膜HEPG2
幽门螺杆菌重组粘附素rHpaA免疫保护作用的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Hp感染小鼠模型研究rHpaA的免疫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免疫机理.方法:1、动物分组:PBS组,CI组,HPaA+CT组,rUre+CT组;2、免疫方案:小鼠禁食12小时以上,接种前30mi...
陈烨王继德叶桂安张亚历周殿元
文献传递
老年人急性胰腺炎34例分析
1996年
老年人(≥60岁)急性胰腺炎临床上并不少见,本文分析我院89年至93年间收治的老年人急性胰腺炎34例,并与同期住院的非老年人急性胰腺炎73例作比较,探讨老年人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
张万岱李俊达
关键词:老年人急性胰腺炎腹痛
乳猪肝细胞的微载体粘附培养技术
笔者运用微载体粘附培养技术进行肝细胞培养时,改良了手工震荡的方法,使肝细胞的粘附率提高,且粘附效果稳定,易于控制和掌握,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朱薇
关键词:微载体肝细胞培养
文献传递
一氧化氮合酶在结肠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形成的关系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通过检测结肠腺癌组织中iNOS、eNOS和CD34的表达,探讨NOS与结肠腺癌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iNOS、eNOS和CD34在结肠癌不同病理分期中的表达,并观察其与肿瘤微血管密度的关系。结果:iNOS阳性率56.7%;eNOS阳性率53.3%;在结肠癌不同病理分期中,两种NOS表达具有差异性(P<0.05),同时微血管密度亦有差异(P
沈健张亚历刘晓霞程天明秦叔逵
关键词:结肠腺癌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肿瘤血管形成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