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林业史研究室
- 作品数:33 被引量:252H指数:9
- 相关作者:董源贾乃谦张钧成印嘉佑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浙江林学院图书馆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黔东南地区林业文化初探被引量:4
- 2006年
- 黔东南地区是中国有名的人工林区,居住着多个民族的人民,尤其以侗、苗少数民族为多。他们的生存和这里生长的林木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也孕育、产生了悠久、深厚的林业文化。该文从物质、制度到精神层面,对黔东南地区的林业文化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和总结了黔东南地区的林业文化,对保护黔东南地区的文化生态,发展民族生态旅游,振兴民族地区林业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 李莉梁明武
- 关键词:林业文化侗族苗族
- 论风土与旅游的关系被引量:14
- 2005年
- 风土是因大气与大地相互作用而在一定地域产生的特有现象,而这种特有现象的产生过程需要人来参与,因而风土表现为突出的人文特性。自然与人文因素的有机结合即构成了风土,也就是说风土的构成既包括自然因素,亦有人文因素,其中气候条件在自然因素中作用最大,而风俗习惯则成为人文因素中的主要因素。旅游古已有之,但现代旅游却是工业社会发展的产物。现代旅游以为人们休闲、商务和其他各项服务为目的,在对其进行经营的过程中,追求的是它的规模效应。该文在对风土、旅游进行初步考证的基础上,阐述了风土与旅游两者之间的关系,最后从“风土产业”的角度出发,提出“风土旅游”的概念,并进一步探讨了我国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前景。
- 张玉钧王冠冠邹国辉
- 关键词:风土旅游旅游业
- 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的经营目标与生态旅游对策被引量:18
- 2006年
- 本文通过阐述我国国有林场体系自然保护区的来历,具体介绍了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概况及设置过程,分析了其经营目标,并对其旅游的开展进行了评价。最后提出,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在国有林场体系的自然保护区内开展生态旅游是必要的,即以生态旅游为中介,由经营者、当地居民、旅游者及相关行政部门等利益主体来共同参与保护区的管理,最终实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的。
- 张玉钧邹国辉
- 关键词: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生态旅游
- 《书经》——中国古代林业史的重要文献被引量:1
- 2007年
- 本文简述《尚书》特殊的文献价值,并举例阐释《尚书》在中国上古林业史研究中提供的史迹线索,具有现实建设深层意义的历史依据,是为林史文献学目录提要之一则。
- 贾乃谦
- 关键词:书经尚书禹贡
- 环北京地区生态环境与生态灾害历史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北京从金代海陵王营建中都,历金、元、明、清、民国,至今已建都近千年。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不断被破坏,各种生态灾害愈演愈烈。自然灾害的加剧反过来又激化了社会矛盾,影响了历史的进程。本文对历史文献记载的生态灾害进行了回顾,就其原因及应对措施作了分析和探讨。
- 金麾董源
- 关键词:生态环境生态灾害
- 《中国林业传统引论》-关于中国林业历史发展规律的研究
- 张钧成
- 该成果系1984年受林业部政策研究室委托,就中国几千年林业历史,进行规律性的探讨,对中国林业历史提出概括性的历史思考。《中国林业传统传统引论》做为该课题的载体,用三个层次的两分法,将中国林业历史分成:保护与合理利用森林及...
- 关键词:
- 关键词:林业史
- 清代树木栽培技术及相关文献探析
- 2006年
- 中国的树木栽培技术源远流长,曾取得过辉煌的成就。清朝时期在对前人的树木栽培技术进行系统总结和归纳的基础上,结合树木栽培的生产实践,编纂出版了几部学术价值高、影响大、实用性强的文献资料。同时这一时期在植物嫁接成活的生理机制研究、嫁接技术、树木移栽、良种选育与新品种培育、实生苗繁殖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使清代的树木栽培技术更加完善和成熟。
- 石彦君董源
- 关键词:清代
- 明清时期环北京地区的林业政策被引量:4
- 2002年
- 根据历史资料的分析 ,明清时期当时政府为了保护北京都城的生态环境 ,采取了一系列保护生态、鼓励发展林业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 :保护皇陵墓地森林树木 ;奖励河堤植树 ;发展植树造林、禁止滥伐 ;利用运河依靠南方提供木材、粮食等各种生产生活物资 ;设置税关 ,加强林业税收管理。这些政策措施 。
- 樊宝敏董源
- 关键词:植树造林林业政策明代清代
- 中国历史上森林破坏对水旱灾害的影响——试论森林的气候和水文效应被引量:19
- 2003年
- 通过对中国历史资料的分析 ,结合已有研究成果 ,对我国历史上由于森林的大幅度减少所造成的黄河、长江等流域的洪水和西北地区的气候干旱、沙漠化 ,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4 0 0 0年间 ,由于人口的增长和人为不合理的活动 ,我国森林覆盖率约由 6 0 %下降到 10 %左右 ,毁林先是在黄河流域 ,后来扩展到长江流域等几乎全国所有的林区。黄河、长江上中游地区大规模的森林破坏 ,导致了中下游地区发生严重而频繁的洪水灾害 ,而且越到后来就愈加严重。中国东南方地区的森林减少 ,导致了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干旱、降雨减少 ,使得 4 0 0mm等雨量线向东南偏移 ,进而这些地区湖泊干涸、沙漠不断扩张。据此 ,一方面 ,为了减轻中下游地区的洪水 ,我国必须狠抓江河上中游地区的植被建设 ;另一方面 ,为了扼制西北地区沙漠化的扩张 ,必须在东南地区大力培育森林 ,且要遵循“自东南而西北”的战略方向逐步推进。
- 樊宝敏董源张钧成印嘉佑
- 关键词:水旱灾害影响因素气候水文效应
- 清代社会发展对森林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清代前期,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手段,缔造了繁荣富裕的"康乾盛世",但也造成了人口的急速膨胀和农垦的迅速扩张,森林面积大为缩减。同时,战争和建筑业、手工业的发展都严重消耗了森林资源。
- 金麾董源
- 关键词:清朝人口农垦战争手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