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作品数:5,776 被引量:22,923H指数:37
- 相关作者:朱兴虎崔树德汪萍于庆凯黄俊玲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分子靶向药物副反应诊断及处理
- <正>~~
- 罗素霞
- 文献传递
- 硼替佐米不同皮下注射方法发生局部不良反应的比较
-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血液中浆细胞克隆性增生疾病,硼替佐米(万珂,Bortezomib)单独使用或联合用药作为蛋白酶体抑制剂治疗MM是一种合理的治疗方案.硼替佐米为骨髓微环境中MM细胞靶...
- 马琳董晓琳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硼替佐米皮下注射
- 巨核细胞通过血小板第4因子反馈调节造血干细胞的休眠:第55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报道
- 2014年
- 纽约爱因斯坦医学院的一个研究将白喉毒素受体在血小板第4因子(PF4)启动子驱动下选择性表达于巨核细胞,从而建立了一个小鼠株(PF4-cre:iDTR).白喉毒素可耗尽小鼠的巨核细胞.白喉毒素处理使PF4-cre:iDTR小鼠骨髓中的巨核细胞下降.伴随着小鼠骨髓中的巨核细胞下降,造血干细胞(HSC)数量及增殖能力增加.这个小组进一步证明了PF4在维持HSC的休眠.因此,巨核细胞受体,一个HSC的后代细胞,首次被证明通过PF4反馈性调节了HSC的休眠状态.
- 陈亚玫刘德龙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巨核细胞
- 中西医结合治疗化疗所致恶心呕吐36例疗效观察
- 2014年
- 恶心呕吐是静脉化疗最常见的早期毒性反应,发生于化疗后数小时或数天,可导致患者水盐电解质紊乱、脱水、衰弱等,从而引起患者恐惧或拒绝化疗。由于肿瘤化疗致呕吐的机制还不十分明确,目前应用的抗呕吐药不但药效不确切,而且都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笔者自2011年10月—2012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化疗所致呕吐36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部66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人,
- 唐静雯
- 关键词:恶心呕吐化疗副作用中西医结合疗法
- 达沙替尼一线治疗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四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 探讨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达沙替尼一线治疗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达沙替尼一线治疗4例Ph^+ ALL患者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4例患者用达沙替尼一线治疗4~6周后均获完全血液学反应(CHR),其中1例患者已达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CyR);治疗10~12周后均获完全分子生物学反应(CMR).1例化疗3个周期未缓解的难治性Ph^+ALL患者用单药达沙替尼治疗6周后达CHR及部分细胞遗传学反应(PCyR).4例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10.5、24.0、8.5、10.0个月.结论 达沙替尼治疗Ph^+ALL临床疗效显著,可获得深度分子生物学反应,同时耐受性良好,可考虑作为Ph^+ALL的一线治疗.
- 徐皓魏旭东尹青松汪萍米瑞华艾昊范瑞华胡杰英宋永平
- 关键词:达沙替尼费城染色体一线治疗
- 多次输血的恶性肿瘤患者不同配型方法输注血小板时的有效率比较分析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探讨多次输血的恶性肿瘤患者采用不同配型方法进行血小板输注的临床效果。方法有多次输血史、需输注血小板的恶性肿瘤患者17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7例和对照组86例,采用固相凝集法检测2组血小板抗体,统计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对照组随机选择ABO血型同型供者血小板进行输注;观察组均进行血小板交叉配型试验,依据试验结果选择相合的血小板进行输注。分别于血小板输注前、后24h采集前臂静脉血检测血小板计数,计算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orrected count increment,CCI),评价血小板输注效果。结果 173例中血小板抗体阳性68例,其中观察组36例,对照组32例;观察组血小板抗体阳性者CCI[(6.15±2.18)×109/L]高于对照组[(2.34±1.27)×109/L](P<0.05),血小板抗体阴性者CCI[(8.35±2.74)×109/L]与对照组[(7.93±2.51)×109/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小板抗体阳性者血小板输注有效率(27.59%)高于对照组(3.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次输血恶性肿瘤患者输注血小板前检测血小板抗体,依据血小板交叉配型试验结果选择交叉配型相合的血小板进行输注,可提高血小板的输注效果。
- 王书锋董晓峰姚晓斌
- 关键词:肿瘤血小板抗体血小板配型
- 中医药干预食管癌免疫逃逸的作用机制被引量:2
- 2022年
- 中医药在改善机体免疫状态方面优势显著,是治疗和辅助治疗食管癌的有效措施。中医药可通过促进相关免疫抑制因子及代谢酶的表达,调节免疫细胞及免疫因子,传递抗原信号、促进抗原识别,调节协同抑制/刺激分子等机制干预食管癌免疫逃逸。中医药干预食管癌免疫逃逸作用机制复杂,多数研究仍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如研究质量参差不齐,对潜在机制认识不足,实验研究证据性不足;多数基础研究集中于单体和某种活性成分方面,缺乏对复方的研究;未明确发挥作用的具体中药成分;现有作用机制研究缺少全面、系统的评判标准;有待加强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和疗效比较的临床研究等。故今后应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重视组方研究,建立行之有效的实验标准和评估标准,规范临床试验设计与实施方法,提高临床研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依托现代医学研究手段阐明中医药干预食管癌免疫逃逸的具体作用机制并明确其作用成分,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
- 韩懿存陈玉龙高启龙
- 关键词:食管癌免疫逃逸中医药
- 脂肪非典型钙黏蛋白4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 2022年
- 目的 研究脂肪非典型钙黏蛋白4(FAT4)在胰腺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索FAT4在胰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收集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79例行根治性手术切除,且术后病理确诊为胰腺导管腺癌患者的胰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FAT4蛋白在胰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FAT4蛋白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分析。结果 FAT4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低表达率为72.15%(52/79),在癌旁组织中低表达率为21.52%(17/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背痛在FAT4蛋白低表达和高表达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5,P=0.042)。淋巴结转移、神经浸润在FAT4蛋白低表达与高表达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743、4.925,P值分别为0.003、0.026)。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FAT4蛋白表达与胰腺癌的TNM分期、分化程度无关(P值均>0.05)。结论 与癌旁组织相比,FAT4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明显低表达,且与背痛症状、淋巴结转移及神经浸润的发生相关,提示FAT4可能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 张尧张锴马超
- 关键词:胰腺肿瘤病理学
-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影像学表现
- 2024年
- 目的观察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SPS)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ASPS患者CT、MRI及PET/CT资料,观察其影像学表现。结果21例ASPS原发灶均单发,多位于下肢(9/21,42.86%)及盆腔(5/21,23.81%),平均最大径(72.10±42.23)mm;CT平扫均呈等-低不均匀密度肿物(9/9,100%),增强扫描后明显不均匀强化(6/6,100%),3例见增粗血管影(3/6,50.00%)、以瘤体上/下极为著;MR平扫均呈T1WI等-稍高信号、T2WI及弥散加权成像(DWI)混杂高信号、表观弥散系数(ADC)图低信号(18/18,100%),15例可见病灶内囊变坏死区及T2WI流空血管(15/18,83.33%),增强后肿块不均匀强化,囊变坏死区无强化而流空血管处明显强化(9/9,100%);PET/CT示4例(4/4,100%)FDG摄取增高,最大标准摄取值为4.2~7.9。21例中,19例(19/21,90.48%)出现远处转移,以肺(17/21,80.95%)、骨(11/21,52.38%)及淋巴结(6/21,28.57%)转移最常见。结论ASPS好发于下肢及盆腔,易发生远处转移;原发灶影像学多表现为密度不均匀的较大肿物,瘤体上、下极增粗血管为其相对特征性表现。
- 李鹏飞孟帆冯贺新
- 关键词:肉瘤肿瘤转移诊断显像
- 我院托烷司琼的医嘱点评及合理性分析
- 2019年
- 目的 :分析和点评我院使用托烷司琼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点评我院2017年6月—2017年12月应用托烷司琼的2 320份住院患者病例。结果:在抽取的2 320份病历中,不合理病历839份,占总病历的36.2%,其中,药物选择不适宜占30.5%,用法用量不适宜占62.0%,联合用药不适宜占5.2%,其他用药不合理占2.3%。结论 :我院托烷司琼的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需进一步开展医嘱点评及合理性分析,规范其临床应用。
- 张永娜贺宝霞张振鑫张文周王震芳
- 关键词:肿瘤患者合理用药托烷司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