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
- 作品数:24 被引量:65H指数:5
- 相关作者:刘朝阳余彩虹更多>>
-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中国省际贸易隐含PM_(2.5)排放转移及其环境公平性研究
- 2024年
- 本文首先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结合能源驱动的PM_(2.5)排放清单,构建了2017年中国环境拓展的多区域投入产出表。而后,以生产侧与消费侧的双视角测算了2017年我国30个省份贸易中隐含PM_(2.5)排放与增加值的转移特征,并基于排放与增加值的净转移矩阵借助区域环境不公平指数对省际贸易中PM_(2.5)污染排放与经济利益交换的公平性进行测度。结果表明,省际贸易中隐含PM_(2.5)与隐含增加值的转移流向相反,中部与东北等相对欠发达地区是隐含PM_(2.5)的主要流入地,而沿海地区发达省份是隐含增加值的主要流入地。发达省份通过省际贸易既可一定程度上避免PM_(2.5)污染也可获得来自外省(区、市)的经济利益,具有环境与经济的双优势,而部分欠发达省份则是环境与经济双失。区域环境不公平指数的测度结果表明,发达省份与欠发达省份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值,欠发达地区在省际贸易中面临相对明显的环境不公平挑战。最后,建立了省际贸易污染补偿机制与方案以缓解环境不公平性。
- 屈志光屈志光李飞周媛媛李飞孔少杰
- 关键词:省际贸易环境公平
- 高钙矾石改性剂对污泥孔隙结构的影响被引量:2
- 2017年
- 污泥结构的改变有利于污泥资源化利用,采用硅酸盐改性污泥研究颇多,然而水化硅酸盐改变污泥孔隙结构的微观分析较少。用硅酸盐基高钙石改性剂S1(富硫型),S2(贫硫型)、常规硅酸盐水泥、石灰,在不同养护环境下改性脱水污泥,考虑改性剂水化生成物对污泥含水率、污泥孔隙率和孔隙结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改性剂在污泥环境水化产物差别大,水化早期,S1可在污泥中快速大量产生完整针棒状结构钙矾石/铁钙矾石(长3μm左右),S2主要生成六面体型铝酸钙、铁铝酸钙产物(直径3μm左右),水泥早期产物钙矾石生长受到抑制、形态残缺短小(长13μm左右),石灰主要生成片状氢氧钙石(直径10μm左右)。针棒状钙矾石有利于污泥孔隙均匀分散、结构破坏。当投加20%(占污泥总量比例)S1改性污泥,在有氧条件下养护7 d,污泥孔隙率由32.64%增加至49.14%,含水率降到30%以下。研究表明高钙石改性剂可以有效改变污泥孔隙结构,利于污泥孔水分蒸发提高自然干化效率。
- 朱熙李飞宋永伟
- 关键词:污泥钙矾石改性孔隙结构
- 大冶矿区食品重金属污染及其健康风险影响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湖北大冶市的重金属污染在全国具有代表性,其中又以铅、镉、砷污染最为严重。为了深入分析上述重金属经饮食摄入对当地居民健康风险的影响,选取区内污染严重的大冶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周边区域为研究对象,对该区农田土壤、出产食品进行了采样调查以获取土壤与食品污染状况,同时对该区居民进行了膳食结构专项问卷调查以获取当地居民的基本暴露参数和饮食暴露参数,采用美国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该区居民经饮食摄入途径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农田土壤铅(Pb)、镉(Cd)、砷(As)污染严重,均值分别达到55.16、1.38、20.09 mg/kg,分别超过背景值1.27、7.67、1.21倍;研究区出产食品中,肉蛋类食品均未超过国家标准限值,蔬菜类食品铅、镉超过限值,均值分别达到0.358、0.389 mg/kg,镉超限值近5倍。从风险评价结果来看,3种重金属对该区人群的非致癌与致癌风险影响均表现出Cd>As>Pb的规律,与食品污染程度表现出不完全一致性,其与As的参考剂量和致癌斜率因子更为严苛有关;从不同人群的健康风险比较来看,所有人群均面临非致癌与致癌风险,非致癌风险儿童>成人>青少年,风险指数分别为7.73、5.84、5.36,致癌风险成人>青少年>儿童,R值分别为1.39×10^(-3)、3×10^(-4)、1.71×10^(-4),其与非致癌风险不一致主要与不同人群的暴露持续时间有关。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饮食偏好是导致健康风险个体差异的主要原因,从食物类别来看蔬菜的影响最大,3种重金属中Cd的贡献率最大。
- 杨俊杨俊李苇苇
-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健康风险评价
- 生物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研究现状及展望被引量:1
- 2021年
- 长期以来生物因素职业危害事件时有发生,对相关职业人群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由于职业防护不当导致的医务人员感染也给存在生物性危害的从业人员敲响警钟。为进一步开展生物性职业危害问题的研究工作,本文对农、林、牧、渔业等多种行业的生物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总结,从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研究内容3个方面提出深入研究的建议,以期为今后生物性职业危害研究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 刘康丽蒋路平张敬东
- 关键词:职业卫生卫生工程
- 典型重金属污染地区蔬菜中重金属含量及健康风险被引量:10
- 2017年
- 在大冶市典型重金属污染地区,选择罗家桥街办作为污染区、茗山乡作为对照区,通过采集土壤和蔬菜样品,分析5种重金属(Cu、Zn、As、Cd、Pb)的含量,评价重金属对当地居民的健康风险,评价参数根据当地居民调查得到。结果表明,污染区土壤样品的5种重金属的平均值均高于背景值,对照区土壤样品的5种重金属的平均值与背景值差异不显著或低于背景值。污染区蔬菜样品的5种重金属的平均值也基本都高于对照区。因此,污染区土壤已经受到了重金属的污染,对照区土壤几乎未受到重金属的污染。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污染区人群面临着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而对照区健康风险较小。从年龄层看,对非致癌风险抵抗力最弱的是儿童,而对致癌风险抵抗力最弱的是成人。污染区最主要的风险元素是Cd和As。
- 杨俊杨俊宋永伟张敬东宋永伟
-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蔬菜健康风险评价
- Mn-Fe改性碳基磁性吸附剂去除Hg^(0)性能及机制
- 2024年
-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Mn-Fe改性碳基磁性吸附剂(Mn_(x)Fe_(y)/C),并评价了其对气态单质汞(Hg^(0))的脱除性能及抗SO_(2)中毒性能.采用SEM、TEM、BET、XRD、H_(2)-TPR、Raman、XPS等方法对吸附剂理化结构进行了分析,以此探讨了不同Mn_(x)Fe_(y)/C吸附剂性能差异的内在原因.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150℃,Hg^(0)浓度250μg/m^(3)条件下,Mn_(2)Fe_(1)/C的Hg^(0)脱除性能最好,达到99.99%.适当含量Fe的加入会引起Mn-Fe间强相互作用,发生Mn^(3+)+Fe^(3+)Mn^(4+)+Fe^(2+)的氧化还原循环,促进Mn^(4+)的生成,同时降低Mn-O-Mn的化学键强度,增加氧空位(O_(v))、活性氧物种(O_(α))浓度,从而增强Hg^(0)的吸附脱除性能.此外,Mn_(2)Fe_(1)/C具有良好的抗SO_(2)性能,在2000×10^(-6)SO_(2)浓度下其Hg^(0)脱除率依然保持在80%以上.XPS表明Fe能保护大部分Mn活性位点免受SO_(2)中毒,同时抑制了吸附剂表面硫酸盐的形成与沉积.Mn_(2)Fe_(1)/C可以通过磁分离从粉煤灰中分离出来,其经4次吸附再生循环后仍有95.69%的Hg^(0)脱除效率,具备优越的再生能力,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燃煤烟气汞吸附剂.
- 张敬东杨娇羽揭翠李鸿鹄彭喜燕安淼
- 关键词:氧空位过渡金属吸附剂
- 某工业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生态价值损失评估被引量:3
- 2021年
- 结合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理论和Costanza生态价值损失理论,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重金属不同污染等级概率纳入考量,构建基于三角模糊数和随机模拟理论(SS-TFN)的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及其生态价值损失模型。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元素平均含量依次为Zn>Cr>Pb>Cu>As>Cd,均超过相应的土壤背景值,且Zn和Cd的平均含量超过了《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的筛选值;研究区土壤整体呈现轻微至强污染水平,大概率(60.5%)呈现中等污染水平,污染负荷主要集中在Cd,且污染有恶化的趋势,单项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平均值Cd>Pb>As>Cu>Zn>Cr;研究区的优先控制重金属为Cd、Pb和Zn,优先控制区域为武钢、水泥厂、化工厂等工业企业附近区域;研究区重金属污染导致的每年每公顷农田土壤生态价值损失在178.05~6164.95元,平均3040.05元。
- 蔡莹张敬东
- 关键词:潜在生态风险生态价值损失
- 基于ICMM评估法的中国采石业健康风险评估探索被引量:14
- 2017年
- 采石企业的主要职业健康危害因素是粉尘和噪声,ICMM法是国际通用的评估化学因素、粉尘和物理因素等多种健康危害因素的风险评估方法。针对采石场工人职业健康风险缺乏评估方法的现状,对武穴市5家采石场的粉尘和噪声进行采样分析,并基于ICMM法提出相对应采石场工人的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爆破区和破碎区的重点操作岗位接触的噪声强度及粉尘浓度超标率为100%;可能导致的噪声聋和尘肺风险值均超过400,为不可容忍风险水平。因此,建议从改进生产工艺、增加工程防护措施、职业健康管理措施三方面进行风险管理;ICMM评估结果与生产性粉尘作业分级的评估结果基本一致,表明ICMM法适用于我国采石业工人职业健康风险评估。
- 张敬东伍紫贤李飞刘朝阳余彩虹
- 关键词:采石场风险评估风险管理
- 电解酸性脱硫废水及产物回喷氧化烟气中的Hg^(0)
- 2022年
- 为了增加燃煤烟气中氯化物的含量、提高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催化剂对零价汞(Hg^(0))的氧化效率,将模拟脱硫废水电解产物回喷至烟道内。将不同浓度HCl溶液(0~0.5 mol/L)添加到模拟脱硫废水中,随着HCl溶液浓度的增加,氯离子脱除量和脱除率均先增大后减小,在0.3 mol/L达到最大值;Cl_(2)在电解产物中所占比例也是先增大后减小,在0.4 mol/L达到最佳值。将模拟脱硫废水电解产物回喷至烟道内,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装置催化剂对Hg^(0)的氧化效率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当将加入0.3 mol/L HCl溶液模拟脱硫废水电解产物回喷至烟道内时,Hg^(0)氧化效率达到最大值94.9%。
- 刘世念赵宁纪明轩龙一飞李鸿鹄胡将军
- 关键词:电解法脱硫废水SCR催化剂
- 长江经济带PM_(2.5)时空演变及健康经济效益评估被引量:2
- 2023年
- 系统分析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考核为优秀、良好、合格的36个城市在2017—2019年细颗粒物(PM_(2.5))浓度的时空分布情况,借助BenMAP解析控制PM_(2.5)污染带来的健康经济收益,对PM_(2.5)浓度和气象因素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同时利用地理加权回归确定控制PM_(2.5)污染带来的经济收益的多种社会经济驱动力。结果表明:(1)2017—2019年长江经济带PM_(2.5)年均浓度降低了17%;(2)长江经济带因PM_(2.5)浓度降低而减少的全因死亡人数为67943人,获得经济收益1548.18亿元;(3)2017—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空气质量改善获得的经济收益为558.62亿元,占长江经济带经济收益的36.08%,长江中游城市群空气质量改善获得的经济收益为554.71亿元,占长江经济带经济收益的35.83%,成渝城市群空气质量改善获得的经济收益为430.71亿元,占长江经济带经济收益的27.82%;(4)平均气温与PM_(2.5)浓度有显著相关性,人口密度对控制PM_(2.5)的经济收益影响最大。根据以上分析,提出对成都、重庆、南昌、合肥、扬州、黄石、武汉、九江、上海、黄冈等经济效益大的城市优先管控,并提出了分区分类治理区域大气污染和对人口密度高、城镇化率高的地区严格把控等政策建议。
- 李飞李飞屈志光闫晶晶屈志光周媛媛欧昌宏
- 关键词:空间自相关地理加权回归大气污染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