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化学化工与生命科学学院 作品数:736 被引量:1,802 H指数:15 相关作者: 刘小平 巫辉 闵新民 黄畴 徐瑛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医药卫生 化学工程 一般工业技术 更多>>
硫酸-氢氟酸分步法提纯石墨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2017年 用硫酸与氢氟酸分步对原料石墨进行酸浸提纯,分别研究了硫酸和氢氟酸的反应温度、用量、反应时间对提纯效果的影响。采用外加磁场的反应器,大大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反应效率。制取高纯石墨的最佳条件为:硫酸反应温度为80℃,6 mol/L的硫酸用量90 m L,反应时间为2 h;氢氟酸反应温度为50℃,质量分数20%的氢氟酸用量为80 m L,反应时间为2 h。经过硫酸-氢氟酸提纯之后的石墨,固定碳质量分数从79.03%可提高到98.65%,此工艺能有效缓解我国高纯石墨依靠进口的局面,应用前景广阔。 任晓聪 张光旭关键词:高纯石墨 硫酸 氢氟酸 钠离子电池阵列化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021年 钠离子电池具有钠资源储量丰富、成本低以及安全系数高等优点,在大规模储能、新能源汽车和柔性/可穿戴电子领域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然而,钠离子较大的离子半径会造成电极电化学反应动力学缓慢、材料体积变化大等问题,因此开发有利于钠离子嵌入/脱出、稳定性强和容量高的电极材料至关重要。相比于传统的粉末涂覆电极,无粘结剂的三维阵列电极在形成连续的电子传输通道、促进电解液渗透和缩短离子扩散路径等方面更具优势。本文综述了单质、过渡金属氧化物、硫化物、磷化物和钛酸盐等阵列负极材料在钠离子电池中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各类阵列负极的制备方法、结构/形貌特点和储钠性能,最后对钠离子电池阵列化电极未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展望。 陈瑶 董浩洋 李园园 刘金平关键词:钠离子电池 负极 无粘结剂 阵列电极 重组细菌多药外排泵AcrAB-TolC的转运功能和动态组装 2022年 【背景】多药外排泵多以膜蛋白复合体形式存在,是导致细菌耐药性的重要原因。外排泵的转运功能和组装过程对于细菌耐药性和药物研发具有重要意义。【目的】以多药外排泵耐药结节细胞分化家族(resistance-nodulation-division family,RND)的重要成员AcrAB-TolC复合体为对象,研究其转运活性和体外组装特性。【方法】基于大肠杆菌AcrAB-TolC复合体基因序列,分别构建含有acrA、acrB、tolC基因的重组质粒,表达和纯化复合体各亚基,利用荧光光谱、等温滴定量热法(isothermal titration calorimetry,ITC)等技术分析复合体及亚基的转运功能、亚基与底物的相互作用,以及亚基间的相互作用和动态装配。【结果】实现了AcrAB-TolC复合体各组分的表达和纯化(纯度>98%),证实表达有各组分的活细胞提高了对于溴化乙锭(ethidium bromide,EB)的转运活性,并发现群体感应效应信号分子N-hexanoyl-L-homoserine lactone(C6-HSL)能够抑制AcrB、TolC对于EB的转运活性。ITC结果进一步证实了C6-HSL与AcrB、TolC的相互作用。ITC结果还显示AcrA分别与AcrB、TolC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而AcrB与TolC之间无明显的相互作用。在体外装配实验中观测到AcrAB-TolC亚基的单分子荧光强度随时间增加,证实了复合体亚基在膜上的动态组装过程。【结论】实现了AcrAB-TolC外排泵及亚基的表达和纯化,证实了AcrAB-TolC对底物的转运活性及与底物的相互作用,观察到AcrAB-TolC的动态组装过程。以上结果为研究多药外排泵导致的细菌耐药性及抗菌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蒋嘉峰 肖澜 谢浩 沈雷 陈自忍关键词:细菌耐药性 无氰碱性低锡铜-锡合金电镀工艺 被引量:2 2017年 研究出一种无氰碱性低锡铜-锡合金电镀工艺。该工艺具有镀液成分简单、工艺稳定、节能降耗等优点。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的镀液配方和工艺条件为:CuSO_4·5H_2O 45~55g/L,K_2CO_340~60g/L,Na_2SnO_3·3H_2O 8~12g/L,铜螯合剂190~230mL/L,锡螯合剂30~40mL/L,辅助调节剂6~10mL/L,pH值10~11,电流密度1.4~2.0A/dm^2,温度45~55℃。 车丽媛 吴昊 夏阳关键词:无氰 碱性 镀液成分 磺酸基离子液体催化合成3-巯基丙酸甲酯的研究 2022年 通过两步反应合成了磺酸型功能化离子液体1-(3-磺酸)丙基-3-乙基咪唑硫酸氢盐BAIL,利用^(1)HNM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将该离子液体用于催化巯基丙酸和甲醇酯化反应合成3-巯基丙酸甲酯,探讨了反应温度、巯基丙酸(MPA)与甲醇摩尔比、催化剂BAIL质量分数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BAIL对3-巯基丙酸甲酯合成反应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在n(CH_(3)OH):n(MPA)为2:1、反应时间为1.5 h、反应温度为70℃、催化剂质量分数为10%(相较于巯基丙酸的质量)最佳工艺条件下,巯基丙酸转化率高达93.2%。催化剂稳定性良好,重复使用5次后仍保持较高活性。 杨红军 李军峰 毛志鹏 陈建关键词:离子液体 相近石韦叶绿体基因组学分析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测定相近石韦Pyrrosia assimilis叶绿体基因组,分析其序列特征并探讨相近石韦本草基因组学研究。方法: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相近石韦进行了叶绿体全基因组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结构特征和系统发育关系。结果:相近石韦叶绿体基因组呈环形双链结构,全长154964 bp,鸟嘌呤和胞嘧啶(GC)总量41.2%;共注释到131个基因,包括88个蛋白编码基因,35个转运RNA(tRNA)基因和8个核糖体RNA(rRNA)基因;共检测到43个散在重复序列和56个简单重复序列(SSR);编码亮氨酸的密码子使用频率最高,编码色氨酸的密码子数最少;叶绿体基因组全局比对分析筛选出5个高变异区(psb A,rrn16,pet A-psbJ,ndh C-trnM和psb M-petN);系统发育树显示相近石韦与波氏石韦P.bonii亲缘关系较近。结论:相近石韦叶绿体基因组中非编码区变异高于编码区,大单拷贝区(LSC)和小单拷贝区(SSC)变异大于反向重复区(IR),筛选出的5个高变区可作为石韦属物种鉴定的候选DNA条形码。相近石韦的叶绿体基因组学研究为其他石韦属药用植物在分子鉴定、遗传基因转化、抗性蛋白表达及次生代谢途径解析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杨楚虹 崔英贤 聂丽萍 姚辉 王瑀 刘霞关键词:叶绿体基因组 DNA条形码 系统发育树 基于7-羟基香豆素母体的过氧化氢荧光探针的合成研究 癌症,心血管疾病、神经退化性疾病等与人体衰退有关的疾病都和体内氧化应激过大有关,当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等高活性分子在体内堆积时,就会引起氧化还原系统的失调,从而引发疾病。氧化... 杨蕾 官召兵 喻思思 胡晓松关键词:过氧化氢 荧光探针 硼酸酯 文献传递 胆固醇对Aβ聚集动力学的影响研究 2019年 阿尔兹海默症患者体内淀粉样蛋白(Aβ)的聚集和纤维化过程与脂质生物膜高度相关,其中一些特殊的脂质成分,如胆固醇(Chole),如何影响这一过程仍然有待完全确立。构建包含不同Chole含量的脂质囊泡模拟神经元细胞膜,并采用基于动力学的策略来揭示Chole在Aβ(1~40)纤维化中的特定影响。结果表明:Aβ(1~40)蛋白纤维化过程对囊泡中的Chole含量敏感,在脂质囊泡中引入Chole可以显著加速Aβ(1~40)纤维化过程,Chole主要通过加速蛋白二次构象转变而诱导并促进Aβ(1~40)的初级成核,以此加速淀粉样蛋白的纤维化过程。 夏君 张明曦 孙涛垒关键词:胆固醇 囊泡 硼-腰果酚改性酚醛树脂的制备及性能 2015年 针对普通酚醛树脂(PF)性能的缺陷,制备了耐热性及韧性良好的硼-腰果酚改性酚醛树脂(BY-PF),考察了催化剂用量、硼酸用量、醛酚比和腰果酚用量等因素对改性酚醛树脂性能的影响。红外(FT-IR)分析结果表明,硼酸与酚醛树脂中的酚羟基发生了反应,生成了新的交联键。通过热重(TG)分析,结果表明,经硼改性的酚醛树脂耐热性能明显提高。 夏涛 石晓敏 刘扬 杨文勇 黄进关键词:硼 腰果酚 改性酚醛树脂 韧性 智能型聚丙烯酸酯材料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2017年 由于智能型聚丙烯酸酯材料耐热、耐水等特点,使其应用广泛,研究成果不断出现。系统地综述了智能型聚丙烯酸酯材料在生物医药方面的突出贡献,并主要对生物检定、合成智能生物材料、制备抗菌剂及药物输送四个关键领域进行介绍。提出了智能型聚丙烯酸酯材料的独特应用优势,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吕彬 叶蓝琳 司徒伟贤 朱岩关键词:生物检定 抗菌剂 药物输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