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昌工程学院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所

作品数:31 被引量:333H指数:9
相关作者:雷梦杨孙芝玲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云南大学生态学与进化生物学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农业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2篇杉木
  • 12篇人工林
  • 10篇杉木人工林
  • 9篇氮沉降
  • 9篇土壤
  • 6篇养分
  • 5篇凋落
  • 5篇凋落物
  • 5篇马尾松
  • 5篇红壤
  • 4篇物量
  • 3篇生态系统
  • 3篇水分
  • 3篇土壤微生物
  • 3篇微生物
  • 3篇混交
  • 3篇混交林
  • 2篇凋落物分解
  • 2篇养分平衡
  • 2篇植物

机构

  • 31篇南昌工程学院
  • 4篇福建农林大学
  • 4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1篇樊后保
  • 7篇刘文飞
  • 4篇李燕燕
  • 4篇黄荣珍
  • 3篇李凤
  • 3篇廖迎春
  • 2篇袁颖红
  • 2篇沈芳芳
  • 2篇吴建平
  • 2篇徐雷
  • 1篇高春芬
  • 1篇黄玉梓
  • 1篇朱丽琴
  • 1篇胡良
  • 1篇郭晓敏
  • 1篇蒋宗垲
  • 1篇林德喜
  • 1篇刘春华
  • 1篇韩凤朋
  • 1篇易志强

传媒

  • 4篇北京林业大学...
  • 3篇生态学报
  • 2篇南昌工程学院...
  • 2篇南方水土保持...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林业科学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广西植物
  • 1篇植物生理与分...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地球与环境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08
  • 2篇2006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土壤水库营建措施对红壤果园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影响(英文)被引量:2
2012年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土壤水库营建措施下红壤果园的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土壤团聚体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土壤水库营建措施果园土壤容重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小,其中以施用多量有机质肥的果园变化最为明显;对照总孔隙度与采取营建措施果园的无明显差异,但整个土壤剖面上其非毛管孔隙显著低小.(2)在干筛处理下土壤团聚体以>2mm粒径为主,总体呈现出随粒径的加大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趋势;而在湿筛处理下土壤团聚体以<0.25mm粒径为主,呈现出随着粒径的增大而减少的趋势.(3)不同土壤水库营建措施果园的土壤团聚体破坏率,总体上呈现多量有机质肥<少量有机质肥<稻草覆盖<清耕<对照的趋势.
黄荣珍李凤翟翠红孙芝玲雷梦杨付玉龙
关键词:红壤果园土壤团聚体土壤水库
杉木人工林凋落物生态化学计量与土壤有效养分对长期模拟氮沉降的响应被引量:25
2018年
凋落物分解的快慢和养分释放的速度决定了生态系统中土壤有效养分的供应。探讨全球变化条件下森林生态系统凋落物与土壤养分的变化规律,有利于深入认识凋落物-土壤相互作用的养分调控因素,从而揭示生态系统C、N、P循环。通过模拟氮沉降增加试验,分4个水平处理,分别为0、60、120、240 kg N hm^(-2)a^(-1)。模拟氮沉降13年后,分析了杉木人工林凋落物中不同组分(落叶、落枝、落果)生态化学计量与土壤有效养分(有效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关系。结果表明:氮沉降(N1、N2和N3)显著提高了落叶和落枝的N含量,平均增幅分别为35.27%和32.21%;高水平氮沉降(N3)处理显著降低了落叶和落枝的C/N,平均降幅分别为25.95%和22.32%,但N3增加了落枝和落果N/P,平均增幅分别为38.4%和31.7%;氮沉降对凋落物各组分的C、P和C/P均影响不显著。氮沉降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NO_3^--N和NH_4^+-N含量,均表现为N3>N2>N1>N0,其中NO_3^--N含量更容易受氮沉降处理的影响,表现为更大的增幅。N2显著增加0—20 cm土层的碱解氮含量,N1显著降低0—20 cm土层的速效钾,但氮沉降对速效磷含量没有影响。凋落物生态化学计量与土壤有效养分之间的Pearson相关和冗余分析(RDA)表明,凋落物生态化学计量与土壤有效养分之间关系紧密,凋落物P含量(蒙特卡罗检验,P=0.018)和C/P比值(P=0.037)对土壤有效养分影响显著。凋落物中C/N比值、C/P比值与土壤有效养分呈显著负相关,其比值越高越不利于土壤有效养分的累积。
沈芳芳吴建平樊后保郭晓敏郭晓敏沃奇东
关键词:氮沉降土壤有效养分土壤有效氮杉木人工林
杉木人工林针叶养分含量对模拟氮沉降增加的响应被引量:25
2008年
由于人类活动加剧,世界许多地区的大气氮沉降出现明显的增加,对森林植物和土壤产生明显影响.在福建沙县,通过野外模拟试验研究了杉木人工林针叶养分含量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试验设计为4种处理,分别为N0(N,0kghm-2a-1,对照)、N1(N,60kghm-2a-1)、N2(N,120kghm-2a-1)和N3(N,240kghm-2a-1),每处理重复3次.通过3a监测发现,相对于N0处理,N1、N2和N3处理分别使杉木针叶平均N含量增加18.25%、11.68%和13.14%,而C/N比值分别下降15.07%、9.96%和12.01%.尽管养分含量随时间变化表现出一定的波动,但氮沉降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针叶中的P、K、Ca、Mg含量,致使N/P、N/K、N/Ca、N/Mg比值上升,影响了针叶的养分平衡.
刘文飞樊后保张子文杨跃霖王启其徐雷
关键词:氮沉降杉木养分平衡
杉木人工林凋落物分解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被引量:53
2008年
通过野外模拟试验,研究了杉木人工林凋落叶分解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试验设计为4种处理:N0(0 kg/(hm2.a),对照)、N1(60 kg/(hm2.a))、N2(120 kg/(hm2.a))、N3(240 kg/(hm2.a)),每种处理重复3次。经660 d分解后,N0、N1、N2、N3处理凋落物残留率分别为24.58%、21.99%、15.46%和25.17%,分解系数分别为0.776 4、0.807 6、1.018 8和0.760 8,95%的凋落物分解所需时间分别为3.99、3.95、3.06和4.11年,表明N1、N2促进了凋落物的分解,而N3则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模拟氮沉降在一定程度增加了凋落叶中的氮含量,从而降低了碳氮比。除N3处理外,凋落物分解系数与凋落物中的氮含量呈显著的正线性关系,而与碳氮比呈负相关。
樊后保刘文飞杨跃霖张子文曹汉洋徐雷
关键词:杉木人工林氮沉降凋落物分解碳氮比
模拟N沉降对杉木人工林枯落物养分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通过野外模拟实验,研究了8年后N沉降(4种处理分别为N0(0)、N1(60)、N2(120)和N3(240 kg·hm-2·a-1)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枯落物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分解叶中,N沉降增加了N、Zn、Fe、Mn的含量;低N处理促进了Ca和Mg的含量,而中高N抑制了Ca和Mg的含量.未分解层枝中,N沉降增加了N和Mn的含量,降低了K、Ca、Mg、Zn的含量.N1、N2和N3处理提高了枯落物未分解层叶中养分元素的现存量;随N沉降量增加,未分解枝中N、P、Fe和Mn的贮量,K、Ca、Mg和Zn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半分解层,Fe元素贮量随N沉降量的增加而逐渐递增.
李燕燕樊后保刘文飞廖迎春袁颖红吴建平黄静
关键词:N沉降枯落物杉木人工林
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生态系统的氮素循环特征被引量:10
2008年
在25年生的马尾松林下分别套种1年生火力楠、闽粤栲、苦槠、格氏栲、青栲和拉氏栲幼苗,经过16年的培育后形成了郁闭的针阔混交异龄林。通过定位监测和取样分析,研究了马尾松林下栽植阔叶树对生态系统氮循环的影响,并以马尾松纯林作为对照。结果表明:在马尾松纯林和混交林中,林木各组分氮含量表现为叶〉枝〉根〉皮〉干;混交林各土层的氮含量普遍高于纯林,尤其是表层土壤(0~20 cm);混交林生态系统氮的平均总储量为11 431.00 kg/(hm2.a),年平均存留量为51.24 kg/(hm2.a),年平均归还量为56.79 kg/(hm2.a),分别是纯林的1.15、1.93和2.65倍;混交林林木对氮元素的利用系数为0.143~0.238,循环系数为0.451~0.585,周转时间为7.17~15.52年,而纯林中的数值分别为0.133、0.447和16.83年。因此,将现有的纯林改造成混交林可以提高林木对氮的利用率和周转速率。
刘文飞樊后保
关键词:马尾松混交林氮含量氮循环
火烧对福建三明杉木人工林迹地土壤养分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为了研究福建三明地区火烧迹地杉木人工林地的土壤速效养分变化,采用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上、中和下3个坡位的土壤,分别在火烧前、火烧2个月、1年和2年后,分析速效性养分质量分数的变化。结果表明:硝态氮质量分数在火烧2个月和1年后相比火烧前均有上升趋势,且火烧1年内,上坡位较中坡位和下坡位的硝态氮质量分数要低,在火烧2年后硝态氮质量分数略低于火烧前水平,但未达到显著差异;铵态氮质量分数与硝态氮质量分数的变化趋势相反,在火烧的第1年内持续下降,但在火烧第2年后显著升高;不同时间的速效磷质量分数,在不同坡位间无显著差异,火烧的第1年内,其质量分数变化不明显,在火烧2年后显著升高,这可能是土壤矿化速度加快造成的结果;无机氮/速效磷比值在火烧2年后显著降低,速效磷质量分数剧增是影响其比值的主要因素。火烧在短期内,加快了土壤速效性养分循环,但要注意可能造成氮素从森林生态系统中流失。研究以期为火烧对土壤养分的长期影响提供数据基础,为森林生态系统火烧迹地的人工林经营,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雷学明吴建平冯岩童浩涂龙平刘文飞樊后保
关键词:土壤养分杉木人工林坡位
不同林龄尾巨桉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的研究被引量:12
2011年
对闽南山区不同林龄(2、3、4、5、6年生)尾巨桉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进行了研究,其中林木生物量采用标准木法,林下植被和地被物生物量采用样方收获法。结果表明:乔木层生物量随着林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分别为45.14、69.22、92.20、111.82、175.09t/hm2,其中树干占的比例最大(44.5%~60.4%),细根最小(0.2%~0.6%);各林龄尾巨桉生产力依次为22.86、26.07、32.63、32.70、46.69t/(hm2·a),叶的生产力随林龄增长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林下植被生物量依次为5308.83、7201.62、5676.47、4033.42、9183.13kg/hm2,其中灌木生物量在3年生时最大,为2121.89kg/hm2,而草本生物量在6年生时最大,达到1062.19kg/hm2;不同年龄尾巨桉地被物现存量大小表现为6年生>3年生>5年生>2年生>4年生,2~5年生时未分解层现存量小于分解层,6年生时则是分解层现存量小于未分解层。
李燕燕樊后保刘文飞黄荣珍袁颖红苏兵强廖迎春
关键词:尾巨桉生态系统生物量林下植被地被物
马尾松树干CO2释放速率个体差异及其对温度的敏感性
探明退化红壤区重要先锋树种马尾松个体间树干CO2释放速率(FCO2)的差异及其对温度的敏感性,为正确评价马尾松人工林树干呼吸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汇贡献提供基础数据.采用全自动便携式光合仪(LCPRO-SD,ADC Ltd....
涂洁樊后保王勇刚李志鹏
关键词:马尾松径阶
杉木人工林凋落物分解对氮沉降的响应被引量:19
2019年
凋落物分解是陆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关键过程,是全球碳(C)收支的一个重要主要组成部分,正受到全球大气氮(N)沉降的深刻影响。探讨大气氮沉降条件下森林凋落物的分解,有利于揭示森林生态系统C平衡和养分循环对全球变化的响应。选择福建沙县官庄林场1992年栽种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自2004年开始野外模拟氮沉降试验,至今12年。氮沉降处理分4个水平,N0、N1、N2和N3分别为0、60、120、240 kg N hm^-2 a^-1。2015年12月开展分解袋试验,对经过氮沉降处理12年的凋落物(叶、枝、果)进行模拟原位分解,每3个月收回一次分解袋样品,为期2年,同时测定凋落物干物质残留量及其C、N和磷(P)含量。结果表明,经2年分解后,氮沉降条件下凋落物叶、枝和果的干物质残留率平均值分别为27.68%、47.02%和43.18%,说明分解速率大小依次为叶>果>枝。凋落物叶、枝和果的分解系数平均为0.588、0.389和0.455,周转期(分解95%年限)分别为4—5年、6—8年和5—7年。低 中氮处理(N1和N2)均促进凋落物叶、枝和果的分解,以N1的效果更明显,而N3起到抑制作用。N1处理的凋落物叶、枝和果的周转期分别为:4.50年、6.09年和5.85年,N2处理的分别为4.95年、8.16年和6.19年。模拟氮沉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凋落物叶、枝和果分解过程中的N和P含量,但降低了C含量。凋落物叶、枝和果分解过程中C元素呈现释放 富集 释放模式,N和P元素呈现释放与富集交替,除枝的N元素外,其他均表现为释放量大于富集量。
沈芳芳刘文飞吴建平袁颖红樊后保赵楠
关键词:氮沉降杉木人工林凋落物分解养分动态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