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力学研究室
- 作品数:8 被引量:40H指数:3
- 相关作者:刘志丰更多>>
-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站、坐位态骨盆应力分布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5
- 2002年
- 目的 明确骨盆的应力分布 ,指导骨盆肿瘤瘤段骨切除后骨盆环的重建及人工半骨盆的设计与固定。方法实验取完整骨盆的新鲜尸体 (意外死亡 ) 4具 ,采用应变计测量方法 ,对不同状态下骨盆的应力进行分析。结果 站立时 ,骶髂关节中部、耻骨支、髋关节前上方承受较大的压应变 ;而坐位时 ,坐骨支、骶髂关节中下部、耻骨支均承受较大的压应变。结论 站立时应力主要是经髋臼的前上方向耻骨、骶髂关节传导 ,人工半骨盆置换设计与置换时 ,其结构应予加强 ,并作到确切固定 。
- 杨安礼蔡珉巍洪水棕樊天佑林兆华黄河清姚勐炜蔡丰
- 关键词:站位生物力学
- 桡腕关节临床中的一个力学问题被引量:3
- 1995年
- 本文采用PVDF技术测定桡腕关节压力,对桡腕关系的KEINBOCK’S疾病的四种模拟临床手术,进行力学实验分析和论证。
- 洪水棕刘志丰徐建光胡韶南
- 关键词:桡腕关节压电薄膜无菌性坏死
- 非手术治疗闭合性跟腱断裂的力学实验分析被引量:3
- 1997年
- 本文提出一种闭合性跟腱断裂的非手术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并实验分析治疗过程中的力学机理。
- 朱亚平洪水棕
- 关键词:闭合性跟腱断裂非手术疗法
- 远红外按摩理疗床背侧治疗对颈伸肌紧张的放松效应
- 2000年
- 沈国权房敏洪水棕
- 大鼠脊髓受压后的平均刚度的变化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观察脊髓刚度在脊髓压迫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消炎痛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注射106 Walker256 瘤细胞液到大鼠T13 椎体前,建立脊髓硬膜外压迫实验模型;对脊髓进行一次载荷下的压力———位移关系实验,利用增量法求出脊髓的平均刚度;分析实验数据,求出脊髓的拟合函数。结果:压迫对照组动物大约16d 左右,治疗组动物大约17 .5d 左右双后肢产生瘫痪;压迫对照组脊髓的平均刚度明显增高( P< 0 .01) ,治疗组脊髓的平均刚度明显降低( P< 0 .01) ;脊髓的拟合函数为△L= a + bInP。结论:脊髓受压后生物力学特性发生了改变,更易遭受压应力的损害;消炎痛能够提高脊髓的柔度,延缓脊髓继发性损害的产生;拟合函数的建立,便于从理论上分析脊髓的力学特性。
- 郑清波施祀洪水棕
- 关键词:脊髓刚度消炎痛指数函数
- 运动生物力学的计算机仿真研究
- <正>运动生物力学是研究与人体运动有关的力学问题。对于体育运动,将研究成果指导运动训练,运动成绩是运动生物力学研究的根本目的。当前我国运动生物力学领域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利用高速摄影取得国内外优秀运动员的运动技术的影片(或录...
- 洪嘉振
- 文献传递
- 七组根管桩修复体的实验力学分析被引量:4
- 1996年
- 本文采用应变电测技术,实验对照分析口腔临床常用的几种桩冠修复术修复前后的轴向加载应力变化,进而评定其修复后的力学效果。实验分析结果可供临床修复时参考。
- 陈传铭洪水棕
- 关键词:桩冠修复应变电测技术
- 椎体后凸成形术骨水泥椎间盘内渗漏对邻近椎间盘的生物力学影响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研究胸腰椎节段椎体后凸成形术骨水泥椎间盘内渗漏对邻近椎间盘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行T12椎体后凸成形术骨水泥强化后,分别建立骨水泥无渗漏(模型A)及往相邻上(模型B,T11~T12椎间盘)、下椎间盘(模型C,T12~L1椎间盘)内渗漏模型,分析中立位、前屈位、后伸位、左弯位、左旋位时邻近椎间盘的应力变化。结果与模型A比较,模型B T11~T12椎间盘压力在左旋位时增加了39.89%,模型C T12~L1椎间盘压力在左旋位时增加了40.52%。结论骨水泥渗漏进椎间盘后能导致椎间盘压力在旋转体位时明显增加,后期会导致椎间盘退变。
- 刘志伟姜闻博严伟洪仇胥斌杨惠林
- 关键词:椎体后凸成形术骨水泥渗漏椎间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