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大学格萨尔研究院
- 作品数:127 被引量:195H指数:6
- 相关作者:王兴先王恒来然木尕王国明何罗哲更多>>
- 相关机构: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学院)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文化背景语域下史诗人物的思维模式及命运解析--以《格萨尔》与《罗摩衍那》为例被引量:2
- 2011年
- 史诗人物的思维模式和命运与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息息相关,依照康德的"先验综合判断理论"和"先验图式论",人在进行思维活动前,并不是"白板"一块,而是预先就有某种范畴、概念等图式,并且利用这种图式进行思维活动。文化背景不但是史诗人物思想观念的源泉,而且使史诗作者们也受这种"图式"的影响,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史诗人物的命运。
- 王恒来倪新兵
- 关键词:文化背景命运
- 论析《诗经·大雅》中的《生民》诸篇——它们何以未形成史诗被引量:4
- 2003年
- 人们在研究史诗之时,往往把《诗经·大雅》中的《生民》诸篇列入史诗研究的范围。但是它们为什么没有形成真正的史诗呢?主要原因有三:西周"分土分侯"的宗法制度阻碍了长篇史诗的酝酿和产生;古代西周之地多是部落、部族相互侵扰争霸争雄之地,尚未形成一个共识和统一的文化意识;古代周族人没有一个系统、完整的神话,因此,不可能创造出英雄史诗和长篇创世史诗。
- 王兴先
- 关键词:《诗经·大雅》《生民》史诗宗法制度民族文化
- 文化人类学视角下的格萨尔石刻艺术被引量:3
- 2015年
- 格萨尔石刻作为藏族石刻艺术的一种,既受到藏传佛教文化的影响,同时又具备忠实史诗描述的特点。在格萨尔文化中,特别是对塑造和传播史诗英雄人物形象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从文化人类学视角对独特的格萨尔石刻艺术进行解读,探究格萨尔石刻艺术的起源、石刻艺术在《格萨尔王传》传播过程中的作用及其艺术特点和文化功能。
- 仁钦东珠兰却加
- 关键词:文化人类学艺术特点文化功能
- 《格萨尔》在世界多民族史诗研究中的地位和价值被引量:2
- 2007年
- 藏族史诗《格萨尔》在世界多民族史诗中篇幅最长、影响极广、哲理最深、文化内涵最丰富、生态理念最突出……加之她又是唯一一部活形态史诗,认识价值最高,从而对她的研究已形成一门新兴学科——国际《格萨尔》学。
- 王兴先
- 关键词:《格萨尔》
- 论果洛藏族民间信仰的生态伦理被引量:2
- 2010年
- 每一个古代民族对世界万物的认识,对社会的认识构成了该民族的原始文明。果洛藏族人对山川水源、地下矿藏、水中鱼类乃至旷野中的野生动物持有万物有灵思想。在他们的意识里,自然界的山、水、草木都笼罩着一种神圣的面纱,因而对周围环境和动植物存在广泛的禁忌行为,这一些神圣观念源自青藏高原生态基础上原生的自然崇拜,是以原始宗教观念形态表现出来的集体表象。
- 才让卓玛
- 关键词:民间信仰生态伦理
- 论《格萨尔》对藏族民间信仰观念之体现被引量:2
- 2007年
- 《格萨尔》作为一部曲折表现藏族人民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英雄史诗,承载了藏族民间的信仰文化,藏族人的真、利、善、美、圣观念在其中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因而使其思想性和艺术性获得了高度的统一。也正是这种统一性,使得历史与现实的“真”和文学的“真”,通过以表现史诗主人公格萨尔金戈铁马一生所获得的现实的“利”与幻想的“利”的故事为载体,以善、美、圣为意义的支持而得以实现。文章从探讨存在于《格萨尔》中藏民族的真、利、善、美、圣观念及其相互支持、相互诠释、相互渗透、相互依赖的关系入手,企图从整体上考察藏族文化何以形成被社会各阶层普遍认同的凝聚力,何以有延续千年而不衰的活力。
- 扎西东珠
- 关键词:《格萨尔》民间信仰
- 蒙元时期蒙古族服饰中所体现的外来文化被引量:3
- 2016年
- 文章从蒙元时期蒙古族服饰的面料、制做工艺、纹样、佩饰、形制等方面进行分析,试图说明蒙元时期蒙古族服饰深受外来文化影响,有了浓厚的西域风格、辽金风格、高丽风格。
- 董晓荣
- 关键词:外来文化
-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对史诗《格萨尔》叙事程式的分析被引量:6
- 2006年
- 马都尕吉次巴(图)
- 关键词:《格萨尔》史诗文学评论
- 《格萨尔》与《玛纳斯》比较研究初探
- 2012年
- 藏族的《格萨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流传广泛,是我国英雄史诗的代表性作品。本文从主题思想、叙事结构、人物形象和传承方式等几个方面对这两部史诗作出比较,以便对其共性和差异性有进一步的了解。
- 扎西吉
- 关键词:格萨尔
- 著名土族《格萨尔》说唱艺人王永福
- 2005年
- 王国明
- 关键词:《格萨尔》说唱艺人土族农民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