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温克旗草原工作站 作品数:46 被引量:111 H指数:6 相关作者: 蒋景纯 洪杰 张明 蒋立宏 蒋丽红 更多>> 相关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德州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经济管理 生物学 更多>>
影响天然草地初级生产力的主要因素——以呼伦贝尔草原四个草地类型为例 被引量:2 1992年 1982—1988年7年间对呼伦贝尔四个草地类型进行初级生产力的定位监测。结果表明:温度、降水、群落组成与垂直结构是影响天然草地初级生产力的主要因素。水热因子是决定草地初级生产力的主导环境因子。 杨殿林 张明关键词:天然草地 生产力 粮(油)草混播建立人工草地 被引量:1 1998年 粮(油)草混播建立人工草地王友平(内蒙古农科院呼和浩特010000)蒋景纯,杨殿林,蒋丽红(内蒙古鄂温克旗草原工作站巴彦托海021100)长期以来,我区东部改良退化草地每公顷需要600-1200元的投入,且当年无效益(或效益很低)。尽管国家、地方和牧... 王友平 蒋景纯 杨殿林 杨殿林关键词:人工草地 粮食作物 油菜 牧草 混播 适宜呼伦贝尔高寒地区大面积种植的苜蓿品种 经过对来自于国内外几十个苜蓿品种多年(特别是近四年来)的引种试验,结果表明,龙牧801苜蓿、肇东苜蓿、龙牧803苜蓿、俄罗斯苜蓿、草原二号苜蓿、野生黄花苜蓿适宜呼伦贝尔高寒气候,抗寒性强、抗春冻、高产(年可刈割两次),有... 刘英俊 洪杰 张明 尤金成 王德霞 张志海 舒拉 王宇 黎明关键词:苜蓿品种 文献传递 鄂温克旗农牧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2007年 本文根据鄂温克旗农牧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制约因素,提出了集约化规模经营,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引进适合本地需求的农机新技术和新机具,并加大农机化推广力度的发展对策。 陈广夫 蒋立宏 乔志成 顺玉 敖丽娜 银花关键词:农牧业机械化 鄂温克旗饲草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2016年 鄂温克旗立草为业,大力发展草牧业循环经济,饲草产业向着高产、优质、高效、产业化、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本文根据鄂温克旗饲草产业发展现状,总结归纳饲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就助推全旗饲草产业发展提出了几点对策。 白乌日汉关键词:饲草 人工草地 氮添加对贝加尔针茅草原土壤线虫群落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6 2018年 以内蒙古贝加尔针茅草原为研究对象,通过氮素添加(0、15、30、50、100、150、200、300 kg N hm^(-2)a^(-1))模拟氮沉降的控制实验,研究氮沉降对内蒙古贝加尔针茅草原土壤线虫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所有样品中共鉴定出52个属,优势类群为螺旋属(Helicotylenchus)、丽突属(Acrobeles)和真滑刃属(Aphelenchus)。土壤线虫具有明显的表聚现象,相对密度变化不显著。从功能类群上看,随着氮素添加水平的增加,食细菌类群(Bacterivores)线虫和捕食类群/杂食类群(Predators/Omnivores)线虫氮素添加水平均成负相关。从生态指标来看,在N100时,土壤pH值显著降低,硝态氮和铵态氮显著增加,土壤中生活史k对策者的线虫显著减少,r对策者显著增加,世代交替加快,土壤线虫群落结构显著变化。 张爱林 赵建宁 刘红梅 洪杰 张乃芹 杨殿林关键词:贝加尔针茅草原 施氮 土壤线虫 生态指数 贝加尔针茅草原土壤线虫和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其相互作用 以贝加尔针茅草原为研究对象,通过进行长期施氮处理(N0、N15、N30、N50、N100、N150、N200、N300kg N·hm-2·a-1),分析在施氮环境下内蒙古贝加尔针茅草原土壤微生物和土壤线虫群落特征及相互作... 张爱林 赵建宁 洪杰 杨殿林关键词:贝加尔针茅草原 施氮 微生物群落 土壤线虫 鄂温克旗四个主要草地类型牧草干鲜比动态的研究 被引量:1 1991年 本文研究了鄂温克旗境内四个主要草地类型的草群、主要经济类群、优势植物干鲜比月动态变化规律。探求了影响种群干鲜比的内在因素。结果表明,各草场类型的草群,主要经济类群,优势植物干鲜比月动态是随生长季节的进展而逐渐增加的。干鲜比月动态均符合 y=+bx 的一元线性方程。 杨殿林 张明 格日乐 孟军关键词:草地类型 呼伦贝尔草原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被引量:2 1999年 本文通过对呼伦贝尔草原现状的深入分析,找出了问题存在的实质,提出了合理利用、开发呼伦贝尔草原,建立经济-生态草业的初步设想。 杨殿林 安胜利 胡其图关键词:草地资源 呼伦贝尔四个主要草地类型植物量动态的研究 被引量:22 1994年 1982~1992年对呼伦贝尔草地的羊草草甸草原,脚苔草山地旱甸,贝加尔针茅草甸草原和羊草于草原四个草地类型群落植物量动态作了定位监测,结果表明:他上植物量累积动态均符合Logistic曲线,衰减动态符合y=a+b/x模式,产量高峰出现在8月中旬,6~7月是草群地上植物量累积的盛期;水热是制约草地初级生产力的主导环境因子,草群粗蛋白质、粗纤维含量与生长时间密切相关。 杨殿林 张明 格日勒 胡其图关键词:植物量 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