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蒙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作品数:74 被引量:183H指数:6
- 相关作者:孙建强王娥梅郏云生蔡军单芳胜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安徽省农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实验室安徽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淮北地区超高产小麦品种资源筛选及其生理特性分析
- 为筛选适合淮北地区种植的具有超高产潜力的小麦品种,采用田间栽培方法分别对2006-2007和2007-2008两年度26份供试小麦品种的产量性状、分蘖特性、养分吸收及部分生理生化特性进行测定与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 乔玉强曹承富赵竹杜世州张耀兰刘永华张四华
- 文献传递
- 蒙城县农作物平衡施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被引量:2
- 2009年
- 介绍了蒙城县土壤养分状况,分析了其当前施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期为蒙城县农作物平衡施肥提供参考。
- 邵云鹏
- 关键词:农作物平衡施肥
- 2017年蒙城县小麦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栽培技术方案被引量:2
- 2017年
- 阐述了小麦绿色增产模式的产量目标和生育指标,总结了小麦攻关栽培技术,包括科学选种、精细整地、平衡施肥、秸秆还田、科学播种及田间管理、适时收获等方面的技术措施,以供广大农技人员和种植户参考借鉴。
- 操侠
- 关键词:小麦增产栽培技术
- 测土配方施肥对玉米秸秆养分的影响
- 2011年
- 蒙城县2010年玉米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6.7万/hm2。玉米产量及秸秆增加,通过对不同处理的玉米秸秆进行分析化验,玉米秸秆养分也随之变化,玉米秸秆尽量采取还田技术进行利用,使宝贵的生物资源和养分资源更好的利用,减少化肥用量、提高作物品质、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为可持续农业发展服务。
- 代勇
- 关键词:玉米秸秆养分还田
- 淮北地区小麦持续增产、高产的关键技术被引量:1
- 2014年
- 从培肥土壤、优良品种利用、科学施肥、构建高产群体、防倒防冻抗逆栽培、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方面阐述淮北地区小麦持续高产、稳产的关键技术,以指导小麦的栽培。
- 任仲
- 关键词:小麦持续高产
- 2015年蒙城县小麦越冬期苗情监测报告
- 2016年
- 介绍蒙城县小麦苗情监测点及全县苗情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下一步田管措施,以为指导田管提供科学依据。
- 刘晓莉
- 关键词:小麦越冬期苗情
- 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探讨被引量:5
- 2010年
- 阐述了农作物秸秆机械还田的作用,分析了大田生产秸秆还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配套措施,以为农作物秸秆机械还田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 丁刚李歆
- 关键词:秸秆粉碎还田机械化
- 多效唑在小麦上的施用效果
- 2009年
- 主要通过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于小麦返青期进行化控试验,考查其经济性状及产量,得出最佳使用量。
- 孙建强孙中民李雪山陈建华刘蒙生
- 关键词:多效唑经济性状使用量
- 秩次分析法对安徽花生产量性状评价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为筛选适合安徽省种植的花生品种,利用秩次分析法对9个环境点、22个参试品种的产量表现进行数据分析,在方差分析基础上,对各品种的秩次值(H2)、环境区分指数(YM)、秩次均方(S2)等统计数进行计算,从品种的高产性和稳产性2个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参试的22个品种(系)中4个品种(系)具有较好的高产性和稳产性,秩次分析法能够较为客观准确地评价参试品种的产量表现,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倪皖莉姜涛汪清王嵩季发龙李剑锋任仲
- 关键词:花生秩次分析法
- 大量元素水溶肥在大豆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 2017年
- 采取随机区组排列法,进行了大量元素水溶肥在大豆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当地习惯施肥的基础上,于大豆生长的关键时期,叶面喷施康勃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型)水溶肥料,大豆生长稳健,综合抗性增强,根系发达,叶色浓绿,籽粒饱满,粒重增加,结实率、荚粒数、单株粒数明显提高,增产效果明显,经济效益显著。
- 李治林李贺堂李峰李文云
- 关键词:大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