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 作品数:13,769 被引量:33,521H指数:52
- 相关作者:张清华刁晏斌万建中吴欣歆董晓萍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 历史剧文学性的失重与回归
- 2011年
- 在中国现当代历史剧百年发展历程中,历史剧经历了由创建期的稚嫩,抗战时期的成熟与繁荣,到"十七"年历史剧的高度政治化倾向,以及新时期历史剧的创作主体意识的觉醒,历史剧在时代的变迁中不断发展变化,
- 付惠云
- 关键词:历史剧失重创作主体意识政治化倾向抗战时期
- “民族形式”论争中国民党及右翼文人的态度——民国机制下“民族形式”论争新识之一被引量:3
- 2012年
- 在国统区"民族形式"论争显现出与"大众化"等问题的趋同时,国民党方面对此是有所关注和参与的。随着此次论争的发展深入,右翼文人对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批判,揭露了"民族形式"背后隐含的与国民党官方意识形态相悖的"阶级"立场。
- 李怡罗维斯
- 关键词:国民党民族形式论争
- 《日瓦戈医生》的细节诗学研究
- 2013年
- 细节艺术是对俄国作家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散文"诗化"特征内涵研究的重要入口之一,也是对他的作品中蕴含的诗意美的本质认识上的关键一环。其经典之作《日瓦戈医生》中的生活、色彩及语言细节诉诸于作家笔端,既呈现出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也流淌出抒情诗人的诗化品格,凸现出作家对"艺术"问题的独特思考和颇具个性的创作观。
- 张纪
- 关键词:意象诗意化现实主义创作观
- 城市:中国现代作家的一个独特心结被引量:3
- 2013年
- 城市,是中国现代文学书写的一个复杂的主题,更是中国现代作家的一个独特心结。从现代都市到传统乡土,从本土经验到域外书写,各种文学形态中都蕴含着现代作家的城市心结。这种心结是作家自身现实体验的结果,同时带有作家十分强烈的主观色彩和情感投射,还有作家域外体验的比较视野,因而呈现出一种多元、复杂的状态。了解这个心结可以从多重侧面更深入地触摸中国现代文学的本质和底蕴。
- 刘勇
- 关键词:现代作家城市心结
- 大学生对央视新闻频道认知图式的调查与分析
- 2014年
- 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媒体格局的巨大变革,使得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受到日益严峻的挑战。大学生与主流媒体的接触率日益下降,对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开始有所质疑,对主流媒体的认知图式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种认知图式又会直接影响主流媒体对大学生群体舆论引导的效果。
- 邹欣刘斌朱方
- 关键词:大学生群体认知图式新闻频道舆论引导力央视新媒体技术
- 新媒介环境下传统仪式的实景呈现——以《中华泰山·封禅大典》为例被引量:1
- 2014年
- 泰山封禅作为一种文化仪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对传统泰山封禅仪式的起源和象征意义进行分析,从性质、目的、形式、影响等方面,结合符号意义、身份认同诉求、共同信仰、祭祀仪式等因素,对泰山传统封禅仪式和现代《中华泰山·封禅大典》演出进行比较研究,阐释新媒介环境下利用实景演出呈现传统仪式的积极和消极作用。
- 张冰君
- 关键词:封禅实景演出
- 中国现代主义的民族化被引量:1
- 2001年
- 具有典型的外来文化特征的西方现代主义 ,在中国本土化、民族化的进程十分艰难和缓慢。形成阻滞的原因主要包括社会基础、时代环境、民族传统和读者欣赏习惯。在其民族化进程中 ,变异和改造是根本途径 ,其中包括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合流。
- 陈晖
- 关键词:现代主义文学民族传统文学研究
- 《大公报·战线》与抗战时期的朗诵诗被引量:2
- 2001年
- 《战线》是《大公报》抗战时期一个重要的文学副刊 ,发表过许多抗战文学作品 ,推出了以高兰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朗诵诗人 ,促进了大后方诗歌朗诵运动的开展 ,为诗歌大众化做出了贡献。由于对抗战时期的《大公报》有众多争议 ,对《战线》实事求是的评价还不够。本文通过对原初资料的细致剖析 ,力图明了历史真相 。
- 刘淑玲
- 关键词:《大公报》朗诵诗抗战时期诗歌大众化
- 何谓世界文学?被引量:44
- 2017年
- "世界文学"从来没有一个确切定义或内容精准的界说;换言之,没有一种说法获得普遍认同,人称世界文学"难题"。在全球化的今天,它又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成为新近关于"全球文学"国际论争的焦点之一,讨论还在延续。论说"世界文学"概念,总要追溯至歌德,他无疑对这个概念的确立和流传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不管是造词还是概念,不能如许多学者习以为常的那样,只从歌德说起;并且,认为歌德是一个具有全球视野的世界主义者,也不符合事实。一方面,他的世界文学思考被当做理论,从而被过分拔高。另一方面,人们开始诘问,这个"歌德概念"究竟指什么?人们能用它做什么?当今与"世界文学"概念颉颃的"全球文学"或"世界的文学",虽然也关乎"经典性",却是不同的追求和文学实践,很难再用惯常的范畴来归纳。新的想象和认识,还处在概念化过程中。
- 方维规
- 关键词:概念化世界主义文学实践
- 民间,一种透视乡土文学的新视角
- 2005年
- 研究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代表性视角有两个:批判国民性的启蒙文化视角和地域文化视角。但二者各有其偏颇。在此意义上,民间,引发出一个新的理论视角。民间理念在中国新文学发展中产生过巨大的推动作用,乡土文学从主体意识到文本形态都渗透着民间理念的光辉。
- 姜峰
- 关键词:乡土文学文本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