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
- 作品数:70 被引量:77H指数:5
- 相关作者:官燕萍王永飞李国庆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广东工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焦化废水生物处理尾水中残余有机污染物的活性炭吸附及其机理
- 采用粉末活性炭静态吸附焦化废水生物处理尾水中的TOC成分,考察pH值、活性炭等因素的影响,从分子结构、动力学和热力学数据等方面来判断其吸附行为,并从理论上解析活性炭对尾水中残余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过程.对选定的活性炭,pH值...
- ZHANG Xiaoxuan张小璇REN Yuan任源WEI Chaohai韦朝海CHEN Jingui陈金贵
- 关键词:有机污染物活性炭
- 5-苄基-4-叔丁基-2-苄亚氨基噻唑的合成与表征
- 马颖绮胡艾希夏林何道航
- 通过优化运行和管理实现炼油厂节能降耗被引量:4
- 2005年
- 在炼油行业微利、能源形势严峻、市场多变的情况下,如何通过优化运行和管理,少投资或不投资实现日常生产过程在现有工艺和设备条件下的节能降耗,已成为炼油工业的紧迫课题。分析了炼油厂运行和管理优化的必要性,提出了运行和管理优化的基本概念及目标,总结了运行和管理优化的原理和措施,符合国内炼油工业的实际,具有可操作性和明显的节能效果。
- 李国庆李亚军华贲邢颖春
- 关键词:炼油厂节能优化运行管理优化节能降耗炼油工业炼油行业
- 氢气除氧实验平台中所应用的新型电解水装置
-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氢气除氧实验平台中所用到的新型电解水装置和测量VH2与VO2体积比的方法。在氢气除氧实验平台中,我们需要制造一定量的氧气,检验催化剂除氧性能。由于氢气和氧气存在爆炸极限,(根据国家标准,氢气和空气混合物的...
- 谢振王春华曾力丁朱冬生
- 关键词:电解水
- 文献传递
- 气体缩放管传热优化及其肋高确定被引量:1
- 2005年
- 对光滑圆管与粗糙管内的湍流流动及传热边界层进行了分析,通过实验比较了三种不同肋高(1.1,1.25,1.6mm)的气体缩放管的热阻力性能以及传热综合因子随雷诺数(Re)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在气体换热的场合下,在直径为44mm的缩放管中,肋高为1.25mm时,粗糙高度与流动过渡区的厚度相当,可获得缩放管的最佳综合传热性能,其传热性能与肋高为1.6mm的缩放管相当,而阻力与肋高为1.1mm的缩放管相比升幅不大;肋高为1.1mm的缩放管未能对边界层造成充分扰动,强化传热性能不佳;肋高为1.6mm的缩放管对湍流主区产生了扰动,阻力升幅过大。
- 黄维军邓先和洪蒙纳李志武
- 关键词:缩放管传热
- 分子蒸馏技术在天然产物分离纯化上的应用进展
- 随着人类回归自然、追求天然潮流的发展,以及我国中药现代化的进展,分子蒸馏在天然产物分离纯化上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论文作者结合自已实际工作成果,综合报道了国内分子蒸馏技术工艺的研究状况及设备研制水平;分子蒸馏作为液-...
- 陈建华黄少烈朱宝璋游鹏程
- 关键词:分子蒸馏分离纯化
- 文献传递
- 一种新型透湿膜的传湿性能测量
- 利用相转换法在纯水凝胶浴中制备了聚偏氟乙烯透湿膜。为了改善其亲水性,铸膜液中加入少量PVB(聚乙烯醇缩丁醛)。测试了聚偏氟乙烯膜的成膜规律、膜透湿性能及接触角。结果表明:该膜具有很好的水蒸汽透过性能,并且在保持铸膜液中固...
- 张立志
- 关键词:聚偏氟乙烯膜
- 文献传递
- 基于膜的全热交换器传热传湿模型
- 本文建立了差流膜全热交换器传热传质模型,包括质量平衡式,流道内动量平衡式、能量平衡式.形成一个典型的耦合问题.通过对这些微分方程的耦合求解,获得了流道内速度场,温度场和浓度场.结果表明,膜表面的温度、浓度呈非等壁温(非等...
- 张立志
- 关键词:温度场浓度场
- 文献传递
- 厌氧条件下Fe0-菌体-H2O体系对硝基苯的降解
- 0 前言还原铁粉被广泛应用于TNT、氯芳香烃、氯甲烷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的生物修复。但一般用于Fe0-H2O体系,在此系统中Fe0的腐蚀过程可能产生三种主要的还原物质Fe0、Fe2+及H2,这些还原物质能将硝基化合物、卤化...
- 董玲玲吴锦华韦朝海李平吴超飞
- 关键词:硝基苯废水对硝基苯厌氧条件
- 文献传递
- 炼油企业生产计划和能量系统集成优化研究(英文)被引量:3
- 2005年
- 炼油企业通常由生产过程和公用工程两个主要部分组成。将生产计划和公用工程集成优化,不仅获得真正的全局最优解,而且克服了传统生产计划人为制定生产过程与公用工程之间中间物流(各压力等级的蒸汽,瓦斯等)价格的缺陷,避免了蒸汽减温减压和放空,以及炼厂气放空的经济损失和环境破坏。首先采用IDEF0方法建立了生产计划与公用工程的功能模型,描述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接着建立了生产计划与公用工程集成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模型描述了装置能耗不仅与加工量相关,而且与装置的生产方案相关,更真实地反映了生产过程与能量系统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型还在全厂范围内进行各压力等级蒸汽和燃料的平衡。最后,将建立的全厂集成优化模型应用于中国北方的某大型炼油厂,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 张冰剑华贲陆明亮
- 关键词:能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