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老年医学研究所
- 作品数:8 被引量:10H指数:2
- 相关作者:王鹏更多>>
- 相关机构:天津市第三医院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天津市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检出率及其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的横断面研究
- 2023年
- 目的调查天津市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TNs)患病情况,分析代谢综合征(MetS)与TNs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天津市武清区第二人民医院体检者进行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收集研究对象一般检查、实验室检查、多普勒超声检查等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etS与TNs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2359例研究对象。TNs总患病率为46.8%(5781例),其中高危结节309例(5.3%),非高危结节5472例(94.7%)。女性患病率(48.6%)明显高于男性(44.9%)(χ^(2)=17.01,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性别(OR=1.511)、年龄(OR=1.472)、MetS(OR=1.272)是TNs独立危险因素(P<0.05)。女性高血糖和高血压患者在高危结节组(高血糖OR=2.59,高血压OR=1.805,P<0.05)显示出比非高危结节组(高血糖OR=1.527,高血压OR=1.309,P<0.05)更高的患病风险。结论体检人群TNs患病率较高,女性、高龄、MetS是TN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高血糖和高血压等代谢性因素进一步增加了女性甲状腺高危结节的患病风险。
- 赵雪松王德强侯隽郭腾蛟马志欣张强
-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代谢综合征体检
- 多媒体结合EBM在七年制神经病学实践教学中的体会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评价采用多媒体结合循证医学(EBM)教学法在七年制医学生神经病学实践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60名七年制学生分成两组,分别采用EBM教学法和传统病例讨论法进行实验教学后,运用"医院研究生用教学质量评估量表"评估教学质量。结果:试验组学生对课堂组织和表达、师生关系和互动、教师知识面及总体评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多媒体结合循证医学教学法能启发学生思考,有助于提高七年制神经病学教学质量。
- 孔晓冬刘辉夏颖华孙宁张蕴张明义丁嵘
- 关键词:多媒体循证医学神经病学实践教学
- 老年慢性病患者诊后管理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
- 2023年
- 随着人均寿命增长,增龄伴随的认知、运动、感官功能下降以及营养、心理等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老年人呈现传染病易感、慢性病多病共存、营养不足、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问题显著等有别于一般人群的健康特点[1]。有研究显示,我国老年人至少患有一种慢性病的比例为86.23%,2种及以上慢性病共病患病率达65.14%[2]。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9年死因监测数据分析,城乡地区65岁以上人群死因构成比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作为死因占比为91.31%[3],这提示我们,慢性病已成为老龄人群健康的首要威胁。目前我国慢性病三级管理体系中,诊前疾病预防、诊中疾病治疗工作开展比较成熟,对于诊后管理相关研究相对薄弱[4-7]。而慢性病又呈现病程长、迁延不愈的疾病特征,因而疾病治疗后的管理和科学指导尤为重要。如何采用科学有效的诊后管理方式,控制和延缓慢性病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降低慢性病的复发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与社会价值。
- 董朝晖马健姜博
- 关键词:老年患者慢性病影响因素
- 高血压病肾损害早期诊断指标探索
- 1992年
- 晚近研究证实,血尿素氮、肌酐及肌酐清除率作为肾损害早期诊断指标极不敏感。血β_2-微球蛋白、尿β_2-微球蛋白、尿白蛋白及免疫球蛋白G的测定使肾损害早期诊断已成可能,为证实其敏感性,对高血压病不同分期病人应用上述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 王鹏任树生李生祺
- 关键词:高血压肾损害
- 高压氧治疗心绞痛临床研究被引量:1
- 1993年
- 对90例心绞痛患者配比分组观察高压氧治疗与常规治疗的效果,证实高压氧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67%,常规治疗组为63.33%,高压氧配合常规治疗总有效率可达83.33%。提示高压氧是提高心绞痛疗效的有效方法。通过临床指标检测证实,高压氧可使血氧张力增高,提高了动脉血氧饱和度,增加了组织氧储和有氧代谢功能,改善和增强了心脏功能,提高了心脏及全身脏器灌注能力,同时对血液流变性亦有明显改善,缓解了高粘、高聚、高凝状态。此外高压氧治疗可提高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加血清抗动脉粥样硬化因子高密度脂蛋白含量,这些变化对心绞痛防治起到了缓解和逆转病理过程的作用。
- 任树生
- 关键词:超氧物歧化酶心绞痛高压氧治疗
- 颈内动脉注射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 2001年
- 王鹏稽金芳兰虹陈忠刘昭袁永张超
- 关键词:颈内动脉降纤酶急性脑梗死
- 老年糖代谢异常患者血浆NT-proBNP与血管内皮功能早期监测意义被引量:2
- 2011年
- 通过检测老年糖代谢异常患者的血浆N末端血清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肱动脉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探讨其早期监测意义。共77例观察对象,其中12例血糖正常的健康老人为对照组,65例老年糖代谢异常组患者根据空腹血糖(FBG)和糖耐量2小时(OGTT2h)血糖水平分为空腹血糖受损组(IFG)14例、糖耐量受损组(IGT)23例和2型糖尿病组(DM)28例。各组均检测血浆NT-proBNP水平和无创超声监测FMD。随着血糖代谢异常程度加重,比较正常组,糖代谢异常组的血浆NT-proBNP水平升高(P<0.01),FMD调节下降(P<0.01);糖代谢异常发展过程中,IFG阶段FMD即出现舒张失调(P<0.05);IGT阶段血浆NT-proBNP水平升高有意义并达到无症状心衰诊断标准(P<0.01),且FMD出现舒张过度调节,提示收缩和舒张功能双向调节不良。空腹血糖升高增加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损害,当FBG合并(或)餐后血糖升高,血浆NT-proBNP水平升高可以成为早期预测慢性无症状心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因此,关注老年糖代谢异常早期阶段进程,并联合血浆NT-proBNP水平和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监测,不仅对靶器官保护具有早期预警意义,而且是临床控制血糖管理的重要而简易的方法之一。
- 王鑫张蕴田建立张铭鹏
- 关键词:老年脑钠肽内皮功能
- 再梗塞的诊断预测和预防(附55例分析)被引量:3
- 1993年
- 本文对我院55例(60次)心肌再梗塞病例进行分析,并对诊断,预测和预防等问题进行讨论。男43例、女12例,平均年龄68岁;再梗部位有下壁、前壁及原梗塞部位等。再梗塞距初梗时间,从一年内至20年以上。住院病死率21%。本文资料显示再梗塞的危险因素是年龄大、男性、吸烟、高血压、梗塞后心绞痛。再梗塞有合并症者89.1%,以心衰和心衰伴心源性休克最多,占49%。本组发病率,病死率均较北京地区再梗塞高,再梗塞诊断与梗塞区膨出和梗塞的扩展相鉴别。而在同一部位梗塞范围扩大,列为不能除外再灌注引起之梗塞扩展。再梗塞临床预测十分困难,具有心梗危险因素的初梗愈合的病人再梗危险性大。冠造左主干病变,多枝病变;心电图次极限量运动试验阳性,可作为预测的重要指标。再梗塞预防包括①对心梗的危险因素的干预。②药物预防:小剂量阿司匹林50mg/日,但阿司匹林,对女性预防效果差。③介入治疗:包括PTCA和搭桥等介入疗法,可明显降低再梗塞率。
- 刘兆昶姜意存孟庆复杨顺来
- 关键词:心肌梗塞再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