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统计局
- 作品数:82 被引量:19H指数:2
- 相关作者:杨国庆梁黎明张勋刘长春刘宪友更多>>
- 相关机构:内蒙古民族大学通辽市家畜繁育指导站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更多>>
-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农业科学更多>>
- 如何破解内蒙古工业发展高能耗问题的探讨
- 2016年
- 近年来,自治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实际研究提出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坚持“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工业经济坚持集约化、产业集群化和企业集团化发展方向,围绕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的发展战略,集中培育“五大基地”和“六大产业”集群,突出重点,强化特色,着力调结构、转方式,
- 杨国庆
- 关键词:工业经济经济发展工业产业结构
- 通辽市粮食生产发展策略之管见被引量:1
- 2012年
- 随着国家扶农政策力度加大,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通辽市粮食产量稳步提升。目前,从畜牧业和粮食生产加工企业的发展需求看,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呈现刚性增长态势。所以,如何能够稳定地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供求平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一、粮食生产加工的发展态势(一)粮食生产农田现状分析1.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的原因。归纳起来,通辽市认定的耕地面积逐年增加的根本原因有三:一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曾一度推行的"四个一"工程,即:100亩地、1眼井、1千棵树、100只羊";五子登科"工程,即:管蹄子、封坨子、开甸子、造林子、赚票子。
- 杨国庆段立新
- 关键词:粮食产量农业耕地农产品产量农业用地
- 以限额投资和规模企业发展态势浅析招商引资成效
- 2012年
- 多年来,通辽市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齐心协力"抓投资、上项目、促发展",使2011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实现跨越发展,规模工业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两项经济指标实现了"十二五"精彩开局。
- 杨国庆
-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引资力度经济指标
- 通辽市统计局培训教育工作成绩显著
- 2002年
- 去年,按照自治区统计局的培训要求,通辽市统计局把统计培训教育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来抓,进一步加强了上岗培训和统计人员换证工作,狠抓了统计初、中级继续教育工作,收到了较好效果。
- 吴树春
- 关键词:统计人员培训教育工作
- 对通辽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预测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近年来,随着通辽市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整体实力不断发展壮大,财政收入和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2012年全市GDP实现1691.9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38.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828元.但是,从横向对比看,通辽市与全国、全区及兄弟盟市相比,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还存在一定差距.
- 杨国庆
- 关键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收入水平财政收入
- 通辽市人口文化素质的调查与思考——对通辽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的分析
- 2013年
- 人口文化素质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是促进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条件.因此,本文通过对通辽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的初步分析,为全市促进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发展模式提供必要的人口文化素质方面的参考依据.一、通辽市人口文化素质的现状及分析近十年来,通辽市一直致力于提高人口文化素质,不断完善人口文化素质教育机制,扩大教育范围,加大力度改善教育环境,人口文化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
- 张勋
- 关键词:人口文化素质全国人口普查素质教育机制物质文明
- 如何培育和发展县域经济
- 2003年
- 一、培育和发展县域经济的步骤 第一步,中心城镇的选择。 培育和发展县域经济,首先要制定以“点”、“线”为架构 的空间经济发展布局。以“点”——重点城镇为县域经济发展 的支撑点和局部发展的动力中心,通过“线”——陆路、空路、 水路对周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辐射和带动作用。“点” 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的强弱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处在行 政区划相重叠、且在“线”的交叉位置上的“点”,其辐射和带 动作用最强,反之,最弱。因此,我们在规划县域经济发展的 空间布局时、在规划小城镇的发展建设时。
- 徐宝君
- 关键词:发展县域经济县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规划区域规划主导产业
- 注重基础教育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通秋市教育事业展望
- 2000年
- 丰艳华
- 关键词:基础教育教育发展中小学教育师资建设
- 小微企业发展问题之管见
- 2014年
- 一、小微企业发展现状和特点
我国小微企业现有670万户,在经济发展中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区域分布不均衡。东部11省市小微企业占全国小微企业总数的60%,中部8省和西部12省区市占比分别只有20%左右。二是发展格局不断变化。
- 杨国庆
- 关键词:经济发展
- “十五”时期通辽市贸易业回顾与提高市场竞争力对策初探
- 2007年
- "十五"时期,是通辽市经济社会发展史上速度最快、质量最好的五年,全市努力促进城乡居民增收,不断完善消费政策,消费需求快速增长,消费市场繁荣活跃.城乡居民购买力不断增强,以汽车、住宅、通讯为主的消费热点已经形成,贸易市场进入持续、健康、繁荣活跃、稳定增长时期.到2005年末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达91.14亿元,比2000年增长102.44%,年均增长15.15%,成为拉动全市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之一.……
- 杜淑玲
- 关键词:超市零售业态经济结构消费结构居民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