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安市第三中学
- 作品数:94 被引量:37H指数:3
- 相关作者:陈超杨慧娟孙洪霞付金花满丹丹更多>>
- 相关机构:北安市第四中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文学更多>>
- 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音乐欣赏教学
- 2012年
- 正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音乐欣赏教学的关键在于有效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诱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对音乐艺术的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通过音乐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交互作用进行音乐欣赏教学。
- 纪楠满丹丹
- 关键词:音乐欣赏教学音乐教学理解音乐师生共同体音乐艺术
- 高三数学复习“高效性”策略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数学教学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教学的有效、高效一直是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高中数学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经历了高一、高二的基础学习之后,学校在高三一般会进入总复习阶段,分为基础的复习、题组的练习、自由的复习。高三的回顾复习阶段,就是把之前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让知识点更加系统化、整体化。习题教学是高三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习题教学是否高效决定了高三复习的成败。成功的习题教学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与运用,有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 孙兆林
- 关键词:数学复习
- 教书育人方法谈
- 2000年
- 徐英志史冰锐
- 关键词:育人方法学校思想教育工作开放式教育封闭式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序列化
-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被引量:3
- 2018年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语文审美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审美感知力,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审美想象力,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审美鉴赏力,提高学生识别美丑的能力。语文课堂审美教育的原则主要遵循充分挖掘教材情感因素与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两点。语文课堂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途径主要是体味美的语言、抓住美的形象和营造审美情境。
- 方子明
-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教育
- 体育分项教学的尝试被引量:1
- 2012年
- 正多年来,我校领导高度重视体育工作,认真贯彻《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学校制定了《北安三中体育工作发展规划》,并把具有三中特色的"大课堂、小组织"体育教学模式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之中。
- 吴仪
- 关键词:分项教学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大课堂体育节体育教学模式健美操
- 课外美术教学活动的有效指导被引量:2
- 2012年
- 正一、美术教师应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1.具有组织能力。教师要制定好课外美术活动的教学计划(各组的教学目标与任务,活动的时间、地点、形式),同时根据自愿参加的原则,吸收有特长、有兴趣的学生,并根据学生年级或美术水平的差异分成若干小组,如我校就分成了剪纸小组、素描小组、色彩小组(包括水彩、水粉)。
- 王静
- 关键词:美术作品美术教师教学计划装饰画
- 地理知识在高考历史复习中的运用
- 2015年
- 在文科综合高考复习中,政治、历史、地理、语文学科之间的许多知识是相通的,不同学科的思维方式也是可以相互迁移的。在高考历史复习中,笔者比较注重历史与地理等学科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和综合应用,有效提高了文科综合备考复习的效果和学生的试题解答能力。
- 于春柳
- 关键词:历史复习地理知识高考复习文科综合学科知识
- 高中英语活动课探索被引量:1
- 2019年
- 近年来,高中英语教学领域出现了一个新的改革热点——活动课。英语活动课教学改变了传统单一的课堂授课形式,倡导学生自主参与活动,深受学生的欢迎。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认真研究活动课对高中生英语学习的影响,把英语活动课融入实际教学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 王玲玲
- 关键词:英语活动课
- 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高中德育指导策略被引量:4
- 2019年
- 无论是德育工作,还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它们都是高中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将两者有机结合已经是我国高中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将阐述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内涵和两者之间的关联,再论述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高中德育指导的必然性,最后将围绕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高中德育进行指导。
- 杜玉霞杨书丹
-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高中德育
- 基于新课程理论下的高中物理德育渗透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提出:"高中物理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所以,物理教师不能将物理教学只理解成若干物理知识点和习题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激发学生积极的精神状态,养成刻苦钻研的优良品质,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老师不仅要培养出成绩好的学生,更要培养出品德高尚的学生,这就要求老师在物理教学中将德育渗透其中。
- 吴忠朝
-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德育渗透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