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澳门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

作品数:22 被引量:239H指数:8
相关作者:吴伟健范晓军范晓军张亦庸黎志轩更多>>
相关机构:珠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清华大学中山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清华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建筑科学
  • 7篇医药卫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质谱
  • 3篇荧光
  • 3篇质谱法
  • 3篇色谱
  • 3篇相色谱
  • 2篇饮用
  • 2篇饮用水
  • 2篇隐孢子虫
  • 2篇荧光实时定量
  • 2篇荧光实时定量...
  • 2篇原水
  • 2篇水厂
  • 2篇水质
  • 2篇自来水
  • 2篇孢子虫
  • 2篇微囊藻
  • 2篇贾第鞭毛虫
  • 2篇供水
  • 2篇管网
  • 2篇PCR检测

机构

  • 22篇澳门自来水股...
  • 3篇清华大学
  • 3篇珠海市疾病预...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市疾病预...
  • 1篇清华大学深圳...
  • 1篇生态环境部环...

作者

  • 5篇吴伟健
  • 4篇范晓军
  • 4篇范晓军
  • 4篇张亦庸
  • 4篇黎志轩
  • 3篇陈剑刚
  • 3篇谭爱军
  • 2篇李爽
  • 2篇陈成章
  • 2篇张晓健
  • 2篇刘慧敏
  • 2篇汪浩
  • 2篇梁倩华
  • 1篇马文铁
  • 1篇余淑苑
  • 1篇连宗衍
  • 1篇余贵英
  • 1篇蔡承铿
  • 1篇刘汝青
  • 1篇刘文君

传媒

  • 6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中国给水排水
  • 2篇环境保护科学
  • 2篇给水排水技术...
  • 1篇分析化学
  • 1篇环境工程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给水排水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生态科学
  • 1篇2008年城...
  • 1篇中国水协设备...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1
  • 2篇1998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水体中拟除虫菊酯残留被引量:43
2005年
建立了水中多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检测方法。水样用C18固相萃取碟富集吸附水样中待测组分,以石油醚+乙酸乙酯(95 +5 )洗脱;DB - 5MS毛细管柱分离,全扫描scan定性确认,选择离子监测SIM模式进行定量 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同时分离测定水体中6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6种农残组分的基体加标平均回收率为79 37%~10 3 4 % ,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5 6 6 %~13 2 % ,水样浓缩2 5 0 0倍的最低检测限为0 0 0 16~0 0 0 5 5 μg/L 该方法与《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 0 0 1年版执行的国标法相比,有机溶剂用量少,样品萃取容量大,极大地提高了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陈剑刚朱克先张亦庸范晓军谭爱军
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拟除虫菊酯固相萃取
水中菌落总数检测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被引量:4
2010年
黎志轩赵倩宁
关键词:菌落总数测量不确定度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串联质谱相对拟合法检测水中金属元素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为了应对缺少标准物质的情况,本实验建立相对拟合法以定量测定水中的金属元素含量。方法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中不同金属元素铝、镍、银、锰、铊、铜、镉和铅(Al、Ni、Ag、Mn、Tl、Cu、Cd、Pb)所产生的标准粒子数之间的数学关系,以其中一种金属元素(如Mn)作为标准物质,并利用该金属元素标准曲线法的斜率以及相对拟合法计算出其他金属元素的标准曲线斜率,再建立起检测其他金属元素的相对拟合法定量依据。结果检测金属离子出厂水和水源水样品加标回收率在84.2%-94.9%,其中Mn、Ni、Cu、Ag、Cd的回收率RSD较好,均<10%,而Al、Tl、Pb回收率的RSD较大,分别为16.0%,12.0%和14.0%。结论通过该方法用于能力验证样品的检测,取得满意结果。
黎明阳黎志轩
关键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金属
滤膜法测定水中总大肠菌群的不确定度评定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研究滤膜法检测水中总大肠菌结果的不确定度及评定方法。方法实验依据美国《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方法》中的滤膜法检测水中总大肠菌群,建立数学模型;根据微生物的生长呈几何级数变化的原理,评定了几何级数和非几何级数变化的分量,并合成扩展不确定度。结果按照模型确定了3个几何级数的分量和5个非几何级数的分量,几何级数分量对不确定度结果影响较大,占总贡献的83%~87%;非几何级数分量的贡献在13%~17%。在检测中,应着重控制样品重复性、再现性、接种时间等关键步骤,可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结论本方法合理可靠,不确定度分量覆盖检测的各个环节,便于进行评定;建立的模型可推广应用于水中其他微生物参数的不确定度评定。
黎志轩赵倩宁孔义军张长立湛社霞
关键词:滤膜法总大肠菌群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水中的3种蓝藻毒素
2023年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水中石房蛤毒素(STX)、拟柱胞藻毒素(CYN)、鱼腥藻毒素(AnTX)3种蓝藻毒素的分析方法。通过考察色谱柱、流动相和梯度洗脱程序对分离的影响,获得了最佳的色谱、质谱条件。结果表明:采用HSS T3柱,以甲酸水溶液(0.1%)和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3种目标物可获得有效分离。STX、CYN、AnTX的方法检出限(LOD)为0.018、0.009、0.013μg/L,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方法在0.50μg/L加标水平的回收率为102%~104%,相对标准偏差为1.7%~5.2%。该方法灵敏、准确、简便、快速,适用于水体中3种低浓度蓝藻毒素的同时检测。
黎志轩湛社霞李志土张长立赵倩宁
应用大麦杆控制原水蓝藻生长的初步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蓝藻对饮水安全有潜在威胁,但在水处理过程中很难除去。华南某地原水水塘多年来受到以假鱼腥藻类为主的蓝藻水华影响,尽管曾使用多种方法进行清除,但都只能起到应急的作用,因此需要寻求长期有效控制蓝藻生长的新方法。已有研究表明大麦杆在控制淡水藻类生长方面具有一定功效,且对环境无明显负面影响。为了解大麦杆对华南某地蓝藻,特别是假鱼腥藻类生长的影响,探讨在该地区气候条件下发挥抑藻作用所需时间和效果,为原水蓝藻控制措施的采取提供科学依据,自从2005年3月起至2005年7月,选用2个沉淀池作对比实验,实验池投入g·m-3的大麦杆,对照池不加大麦杆。研究表明大麦杆对原水中假鱼腥藻类的生长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在该地气候条件下,最少需要一至两个月的时间,大麦杆才开始产生控藻作用。
梁倩华章群范晓军张亦庸吴伟健韩博平
关键词:控藻
水源水中不同分子量区间有机物的分布及控制对策被引量:50
2003年
通过超滤膜法研究了澳门水源水中不同分子量区间有机物的分布特性 .结果显示 :1)澳门水源水中总有机碳 (TOC)的主体有机物分子量在 10 0 0以下 ,传统工艺对这类水体的有机物去除效率较低 .2 )澳门水源水中可生物降解溶解性有机碳(BDOC)主要与分子量小于 10 ,0 0 0的有机物相关 .3)三种水源水中不同分子量区间BDOC TOC比率的变化也非常大 ,表明能有效控制TOC的水处理工艺未必能够导致相同的BDOC处理效果 ,所以不一定可以有效保证饮用水的生物稳定性 .4 )澳门水源水中有机物含量很低 ,不必增加其它工艺来控制水中有机物 ;如果在水源水质恶化的突发事件情况下 ,可以采用投加粉末活性炭的方法加以控制 .
李爽张晓健范晓军刘慧敏汪浩
关键词:水源水有机物分子量分布水处理工艺BDOC
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微囊藻
为了监测原水中微囊藻的变化趋势,欲通过本实验建立快速的微囊藻检测方法。使用了针对微囊藻16S RDNA基因的引物进行了QRT-PCR定性定量检测,并以一株铜绿微囊藻培养物的细胞数目和QRT-PCR的CT值制作了标准曲线,...
关键词:微囊藻荧光实时定量PCR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饮用水深度处理与住宅小区分质供水的初步探讨
1998年
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卫生知识的普及,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饮水与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饮水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某些城市或地区的自来水水质却不如人意。面对这一现实情况,人们提出许多新的改善措施。本文提出一种分散式饮用水深度处理方法,并用分质、分管和分表计量或瓶装的方法向居民提供优质的管道和/或瓶装直饮水,并简要地阐述了该种方法的必要性、实施方法、水质要求以及应用实例。
马文铁孙志才王忠祥王同春丰玉壁缪镇熊陈汝琛
关键词:饮用水深度处理住宅小区分质供水
水中大肠菌群微滴数字PCR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9
2019年
以大肠菌群的lacZ基因为靶基因,建立一种快速、稳定、灵敏、特异的微滴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roplet 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dPCR)定量检测方法。对ddPCR反应体系中试剂浓度、退火温度等条件优化筛选的同时,考察了方法的线性范围、精密度和定量限。最终确定反应体系中的最佳引物和探针浓度分别为0.2和0.5μmol/L,最佳退火温度为56℃。大肠菌群lacZ基因组DNA浓度范围为3.95~7.80×10~4拷贝(copies)/20μL ddPCR反应液时,方法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9)。文章所建立的方法可检出每微升单个拷贝数的大肠菌群lacZ基因组DNA,且具有快速测定、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良好等特点,为建立水污染早期应急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马薇孔义军吴伟健刘桂环
关键词:大肠菌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