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

作品数:791 被引量:1,925H指数:16
相关作者:余敏友章成李仁真叶正国胡杰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边防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历史地理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02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23篇政治法律
  • 117篇经济管理
  • 50篇历史地理
  • 29篇天文地球
  • 15篇社会学
  • 14篇文化科学
  • 12篇军事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哲学宗教
  • 4篇水利工程
  • 2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学
  • 2篇兵器科学与技...
  • 1篇生物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67篇法律
  • 56篇公约
  • 56篇一带一路
  • 51篇海洋法
  • 46篇海洋法公约
  • 44篇国际法
  • 42篇联合国海洋法...
  • 40篇外交
  • 38篇《联合国海洋...
  • 37篇争端
  • 34篇仲裁
  • 33篇共同体
  • 30篇仲裁案
  • 28篇政府
  • 28篇主权
  • 24篇丝绸之路
  • 23篇领土
  • 19篇特朗普
  • 16篇争端解决
  • 16篇两岸

机构

  • 726篇武汉大学
  • 9篇华中师范大学
  • 5篇复旦大学
  • 5篇中国人民武装...
  • 5篇俄罗斯科学院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中山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3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大连海洋大学
  • 2篇国际关系学院
  • 2篇南京大学
  • 2篇南昌大学
  • 2篇海南政法职业...
  • 2篇清华大学
  • 2篇周口师范学院
  • 2篇厦门大学
  • 2篇浙江师范大学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中南财经政法...

作者

  • 50篇胡德坤
  • 44篇章成
  • 33篇孔令杰
  • 27篇关培凤
  • 27篇胡杰
  • 26篇叶正国
  • 22篇李仁真
  • 20篇匡增军
  • 20篇蒋小翼
  • 19篇余敏友
  • 18篇赵宁宁
  • 14篇王晨光
  • 14篇雷筱璐
  • 14篇王竞超
  • 12篇吴蔚
  • 11篇熊灵
  • 8篇夏帆
  • 8篇肖阳
  • 7篇余振
  • 7篇牟沫英

传媒

  • 111篇边界与海洋研...
  • 18篇武大国际法评...
  • 16篇现代国际关系
  • 14篇武汉大学学报...
  • 12篇理论月刊
  • 1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0篇武汉大学学报...
  • 10篇情报杂志
  • 10篇国际问题研究
  • 10篇亚太安全与海...
  • 9篇印度洋经济体...
  • 9篇国际法研究
  • 8篇湖北社会科学
  • 8篇学术探索
  • 7篇历史教学问题
  • 7篇中华海洋法学...
  • 6篇世界经济与政...
  • 6篇中国边疆史地...
  • 6篇华东理工大学...
  • 5篇社会主义研究

年份

  • 27篇2024
  • 45篇2023
  • 56篇2022
  • 55篇2021
  • 58篇2020
  • 103篇2019
  • 105篇2018
  • 94篇2017
  • 67篇2016
  • 39篇2015
  • 26篇2014
  • 21篇2013
  • 20篇2012
  • 8篇2011
  • 2篇2010
7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民政府时期军用地图的使用管理被引量:1
2021年
国民政府时期,军用地图使用管理的核心在于其使用范围,即除军队系统外军用地图是否可供其他政府部门甚至非政府单位使用。究其本质,这一问题实为军用地图的保密问题。国民政府时期军用地图使用管理的发展历程,表现的是国家对军用地图保密需要与社会对精确地图数据使用需求之间的博弈。国民政府成立初期,由于社会各界对精确地图数据的需求不断增加,国民政府对军用地图成果采用分级管理,向公众有条件地发售非涉密军用地图,并取得一定社会经济效益。由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相继发生,军用地图保密性要求成为压倒一切的重中之重,军用地图使用范围收窄,只供军队和极少数政府单位使用。
夏帆
关键词:国民政府军用地图地图管理
2018年“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合作与参与”国际法研讨会综述
2018年
2018年5月24—25日,中国国际法学会、中国南海研究院与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海洋法和海洋政策中心在北京联合举办“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合作与参与”国际法研讨会暨弗吉尼亚大学海洋法和海洋政策中心第42届年会。国际海底管理局秘书长迈克·洛奇、国际海洋法法庭庭长白珍铉、前任庭长弗拉基米尔·戈利钦、现任法官高之国和前任法官赫尔穆特·图尔克、联合国海洋事务和海洋法司高级法律顾问路基·桑托索苏、亚洲—非洲法律协商组织代表李世光等国际组织的嘉宾以及来自中、美、俄等17个国家的近200名专家学者与会。联合国副秘书长兼法律顾问米格尔·塞尔帕·苏亚雷斯通过视频向会议举行表示祝贺,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在会上发表主旨演讲,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和弗吉尼亚大学海洋法律与政策中心副主任迈伦·诺奎斯特在开幕式上致辞。会议分别就亚太地区海洋合作、海洋环境保护、航行自由、海上搜救、航道与航运安全、渔业可持续发展以及国家管辖范围外生物多样性养护等当前海洋法和海洋治理领域热点议题进行深入交流和广泛探讨。
吴蔚
关键词:国际法国际海洋法海洋政策
大国重企:“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
2024年
本文以“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可以显著促进相关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该结论在考虑一系列可能干扰估计结果的因素后仍然成立。动态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存在滞后性,其正面影响始于政策实施后1期,且影响幅度随时间推进有所增加。本文认为,这一结果与2015年“一带一路”倡议才完成前期筹备工作并正式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有一定关联。机制分析发现,从国家内部视角看,“一带一路”倡议增强了政府机构对企业的监督和治理,且对位于政府监督动机和监督能力较强地区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影响更大。从国家外部视角看,“一带一路”倡议增强了东道国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监督和关注,且对面临较大东道国监督压力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影响更大。运用三重差分法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的企业社会责任效应在交通、能源、钢铁等重点行业中更加明显,但该效应在重点省份与其他省份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本文拓宽了企业社会责任议题的研究视角,丰富了“一带一路”倡议经济和社会影响的相关理论,对于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启发性。
徐震寰李晨曦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企业社会责任
探析亚投行的治理结构
2021年
亚投行的治理结构主要包括组织结构、投票权机制和表决权机制,亚投行的组织结构可以分为理事会、董事会、管理层三个层级,成员国的投票权由基本投票权、股份投票权、创始成员投票权构成,决策机构的表决权机制则包括简单多数制、特别多数制和超级多数制。
唐诗君
关键词:投票权表决权
创新国际合作机制 打造“一带一路”升级版被引量:4
2017年
"一带一路"是中国作为新兴大国主动向国际社会提供的、惠及沿线各国乃至世界的公共产品。倡议提出三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超出预期,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成为当今世界最受欢迎的公共产品。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国际格局纷繁复杂的形势下,"一带一路"以开放包容、合作共赢为特征不断推进,对全球经济和世界秩序的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17年3月17日,
李仁真
关键词:联合国安理会世界秩序阿富汗问题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区域合作机制
“一带一路”倡议与“东部经济走廊”战略对接:中泰合作的新亮点
2018年
泰国提出的"东部经济走廊"战略与中国的"一带一路"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高度契合,成为中泰合作的新亮点。"一带一路"倡议与"东部经济走廊"战略的对接获得两国政府高度重视,中泰合作机制不断完善,基建项目稳健推进,产业合作成效初显,第三方市场合作取得共识,中泰关系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泰国当前政局不稳、基建项目限制颇多、对中国投资忧虑日增、第三方合作尚未成型等问题,中泰对接合作还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两国只有深化合作互信、转变合作思路、加强合作认识、培育合作信心、紧抓战略机遇,才能开创中泰合作的新格局。
熊灵杜莹
马拉维湖边界争端及其解决路径探析
2019年
20世纪60年代至今,马拉维与坦桑尼亚两国围绕在马拉维湖/尼亚萨湖中边界的具体位置先后爆发两次争端。争端的最早爆发与两国当时的政治敌对和殖民统治时期产生的地图、文献资料的含混不清有密切关系。而两国对湖中资源的争夺是导致新世纪争端再起的最新和最主要的因素。考虑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非洲不乏将领土边界与海洋争端提交国际法院裁决的先例,以及马拉维对此种解决方式的强烈愿望,目前不能排除马拉维与坦桑尼亚通过司法方式解决争端的可能性;但由于坦桑尼亚强烈反对和已有成案中国际法院判决结果落实情况不尽如人意,两国将争端提交国际法院也面临重重障碍。2012年以来,争端双方都接受了南共体主持下的调解,虽进展并不顺利,但未来一段时间内,通过第三方调解的外交方式仍然是马拉维与坦桑尼亚寻求解决边界争端的首选。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充分考虑和尊重两国的资源诉求,就勘探和开发湖底资源达成一个公平合理的共同开发方案。
关培凤
关键词:边界争端
国际视角下武汉会战期间的中苏合作
2017年
武汉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一次大规模战役,不仅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转折点,也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会战期间,苏联向中国提供了大量军事援助,两国密切合作共同抵御日军的大规模进攻。此次合作是在20世纪30年代英法美等西方大国对德国法西斯主义和日本军国主义采取姑息纵容的绥靖政策的国际背景下,中苏两国出于各自国家安全利益的考虑,从战略上进行妥协和协调的结果。中苏两国的合作具有其独特的特点,是国际合作抗击法西斯侵略者的最早尝试之一,在客观上沉重打击了法西斯主义的嚣张气焰,提振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信心。
匡增军张悦
关键词:武汉会战苏联援华抗日战争反法西斯战争
北极外大陆架划界进程中的大陆架界限委员会:现状检讨与完善路径
作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创立下的处理外大陆架划界问题的专门机构,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在现实层面已历经整整20年的实践探索。由于制度上的独创性设计,《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可以为沿海国扩张其外大陆架权利的行使附加一些必要的限制,尤...
章成
关键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国民政府对构建战后东北亚政治秩序的设想——中国《对日和约草案》评议被引量:1
2016年
国民政府《对日和约草案》是中国政府预备参加对日和会的谈判方案,该方案基本体现了中国社会和政府以维护亚太和平为出发点,联合英、美、苏共同构建东北亚政治秩序的愿望。这一愿望后来被东北亚局势的变化和美国扶持日本的战略所打破。由美国操纵达成的《旧金山对日和约》以无视反法西斯战争历史和东北亚历史关系以及反法西斯战争过程中盟国形成的三个法理文件的态度,从美国的战略利益出发,全面损害了中国领土及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重大利益,也为东北亚政治秩序的稳定与和平发展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彭敦文
关键词:国民政府
共7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