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元市中心医院

作品数:2,347 被引量:7,589H指数:29
相关作者:王琼莲何明方何东权万志渝殷君太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川北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748篇期刊文章
  • 267篇专利
  • 98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标准

领域

  • 1,893篇医药卫生
  • 27篇文化科学
  • 16篇自动化与计算...
  • 10篇经济管理
  • 10篇轻工技术与工...
  • 8篇社会学
  • 6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化学工程
  • 3篇建筑科学
  • 2篇机械工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艺术
  • 1篇理学

主题

  • 414篇护理
  • 181篇手术
  • 176篇疗效
  • 117篇术后
  • 94篇细胞
  • 83篇肿瘤
  • 79篇干预
  • 77篇老年
  • 68篇糖尿病
  • 67篇糖尿
  • 64篇超声
  • 58篇切除
  • 57篇新生儿
  • 56篇疗效观察
  • 55篇慢性
  • 54篇蛋白
  • 54篇血液
  • 50篇小儿
  • 49篇血管
  • 49篇血清

机构

  • 2,116篇广元市中心医...
  • 38篇四川大学华西...
  • 34篇川北医学院附...
  • 24篇川北医学院
  • 19篇广元市第三人...
  • 18篇四川大学
  • 14篇广元市第一人...
  • 13篇西南医科大学...
  • 10篇四川省人民医...
  • 9篇宁夏医科大学
  • 8篇南充市中心医...
  • 7篇成都医学院
  • 7篇成都市第五人...
  • 7篇成都医学院第...
  • 7篇广元市第二人...
  • 7篇广元市中医院
  • 7篇四川省医学科...
  • 7篇遂宁市中心医...
  • 7篇西南医科大学
  • 6篇成都中医药大...

作者

  • 41篇李云鹰
  • 39篇王琼莲
  • 34篇何明方
  • 33篇石平
  • 31篇马兵
  • 31篇王茜
  • 31篇王媛
  • 29篇凌坤
  • 29篇刘宏
  • 27篇贾涛
  • 26篇余利民
  • 25篇贾全凡
  • 25篇肖健
  • 24篇徐哲
  • 23篇贾德卫
  • 22篇王伦昌
  • 20篇袁龙
  • 20篇罗通勇
  • 19篇张小英
  • 19篇马芙蓉

传媒

  • 83篇四川医学
  • 79篇中文科技期刊...
  • 71篇西部医学
  • 57篇中国医学创新
  • 45篇中国科技期刊...
  • 44篇中文科技期刊...
  • 37篇中国医药指南
  • 31篇川北医学院学...
  • 29篇实用临床医药...
  • 23篇中文科技期刊...
  • 19篇实用医院临床...
  • 19篇中国临床实用...
  • 19篇临床合理用药
  • 17篇华西医学
  • 17篇贵阳中医学院...
  • 17篇中国社区医师...
  • 17篇求医问药(下...
  • 17篇每周文摘·养...
  • 15篇检验医学与临...
  • 15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9篇2025
  • 181篇2024
  • 218篇2023
  • 226篇2022
  • 189篇2021
  • 129篇2020
  • 109篇2019
  • 82篇2018
  • 71篇2017
  • 87篇2016
  • 88篇2015
  • 77篇2014
  • 128篇2013
  • 125篇2012
  • 109篇2011
  • 124篇2010
  • 98篇2009
  • 55篇2008
  • 1篇2007
2,3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评价早期干预对降低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
2024年
分析骨折患者术后进行早期干预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4月-2024年4月,本院内治疗的68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常规干预)与实验组(早期干预),对比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深静脉血栓及并发症发生率、各项临床指标、D-D水平、下肢症状表现,较对照组相比显著更优(P<0.05)。结论 骨折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为深静脉血栓,进行早期干预,可通过系统化、专业化的干预措施,有效改善下肢血流速度,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术后康复提供重要支持,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马芙蓉崔雪萍罗丽明
关键词:早期干预骨折深静脉血栓
护理干预对咽异感症治疗效果的影响
2012年
目的探讨咽异感症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1年7月—2012年7月该院收治的咽异感症患者2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41例(护理干预)与对照组141例(常规护理),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9.36%(126/141),对照组的为73.76%(104/141),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咽异感症的治疗效果。
李谋
关键词:咽异感症护理干预
一种介入护理用加压止血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介入护理用加压止血装置,一种介入护理用加压止血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端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圆孔。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组件的设置,使用时,工作人员外接电源于伺服电机,通过伺服电机输出...
范燕
具有抽吸功能的输液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抽吸功能的输液器,涉及输液器领域,提供一种有助于穿刺回血的输液器。具有抽吸功能的输液器包括输液管和抽吸器,抽吸器包括连接管和抽吸装置,抽吸装置包括抽吸管、活塞、活塞杆、弹簧和定位结构,抽吸管前端与...
侯雪梅张雪芹
美托洛尔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联合丹红注射液对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4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在基础治疗下加用美托洛尔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仅加用美托洛尔,治疗1个月后,评价两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改善情况,并观察治疗前后的硝酸甘油用量及心绞痛发作频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改变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硝酸甘油用量及心绞痛发作频率均减少(P<0.05),且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稳定性心绞痛有明显的优势。
何元军刘利君
关键词:美托洛尔丹红注射液稳定型心绞痛
舒利迭气雾剂吸入及氟替卡松气雾剂吸入联合孟鲁司特口服治疗哮喘对比观察被引量:35
2017年
目的比较舒利迭气雾剂吸入及氟替卡松气雾剂吸入联合孟鲁司特口服治疗哮喘的效果。方法将6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SFC组、FP/M组各33例。SFC组吸入舒利迭气雾剂,每次1吸,2次/d;FP/M组吸入氟替卡松气雾剂50μg,每次2吸,2次/d,每晚口服孟鲁司特10 mg/次;两组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后无症状白天、夜间占比及无缓解性药物使用白天、夜间占比,支气管激发试验中使FEV1下降20%时所需乙酰甲胆碱的累积浓度(PC20)。检测比较两组FEV1及白天、夜间呼气峰流速(PEF)。检测并比较两组诱导痰中的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气道上皮细胞水平,诱导痰中的半胱氨酰白三烯(C-LT)、组胺和IL-8水平。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无症状白天、夜间占比及无缓解性药物使用白天、夜间占比均较治疗前提高(P均<0.05);SFC组治疗后无缓解性药物使用夜间占比高于FP/M组(P均<0.05);SFC组治疗后无症状白天、夜间占比及无缓解性药物使用白天占比与FP/M组相比,P均>0.05。两组治疗后PC20均高于治疗前(P均<0.05),但两组治疗后PC20相比,P>0.05。两组治疗后FEV1及白天、夜间PEF均较治疗前提高,P均<0.05。SFC组治疗后白天、夜间PEF均高于FP/M组治疗后,P均<0.05;但两组治疗后FEV1相比,P>0.05。SFC组、FP/M组分别有17、19例完成实验并获得诱导痰标本。SFC组、FP/M组治疗前后及两组治疗后诱导痰中的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组胺和IL-8水平相比,P均>0.05。SFC组治疗后中性粒细胞较治疗前低(P<0.05),但与FP/M组治疗后相比,P均>0.05。FP/M组治疗后C-LT水平较治疗前低(P<0.01),与SFC组治疗后比较P<0.05。SFC组9例(27%)、FP/M10例(30%)出现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P>0.05。结论舒利迭气雾剂吸入、氟替卡松气雾剂吸入联合孟鲁司特口服对哮喘患者诱�
徐哲石平曾茄刘亚军熊晓敏杨萍
关键词:哮喘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孟鲁司特
“打呼噜”会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吗?
2023年
鼾症俗称“打呼噜”,是指熟睡后鼾声响度增大超过60分贝,妨碍正常气体交换的现象,是睡眠期间上气道阻力增加的表现。除了打呼噜,在睡觉时出现呼吸音粗、伴有明显的鼾声、张口呼吸、鼻翼翕动等现象都是青少年鼾症的表现。那么鼾症的危害有哪些,又要如何进行预防与治疗呢?下面就为青少年与家长讲解一下。
赵凌燕
关键词:睡眠期间气体交换鼾症张口呼吸青少年生长发育
严重膝关节炎患者跌倒情况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调查年龄>65岁的严重膝关节炎患者跌倒的频率、机制、地点、跌倒时正在做的活动、受伤的情况以及测试身体状况,其次是研究年龄、性别、慢性疾病、社交活动、身体其他部位疼痛以及和生活质量相关的指标(如疼痛、僵硬、机体功能和动态稳定性)对跌倒概率的影响。方法纳入自2011-05—2012-05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75例重度膝关节炎患者,当面询问过去一年的跌倒史,采用SF-36简易健康调查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WOMAC评分评估术后效果,来回试验评估患者的机动性以及静态和动态稳定性。结果本研究中46例(61.3%)在过去的一年中发生过跌倒,跌倒的主要原因是被绊倒。75例的SF-36生理因素评分(34.39±6.97)分,SF-36精神因素评分(37.16±8.84)分;WOMAC总分(825.74±307.33)分,疼痛(223.10±86.43)分,僵硬(57.52±42.46)分,生理功能(538.93±257.18)分;来回试验(13.27±4.31)s。单因素分析发现,跌倒组和未跌倒组的年龄、性别、BMI、合并其他部位疼痛、合并慢性疾病、社交活动、其他部位关节置换、SF-36简易健康量表、WOMAC评分、来回试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膝关节炎患者发生跌倒的风险较大,应尽早接受膝关节置换手术治疗,以改善膝关节功能,降低跌倒受伤的风险。
凌坤邵明何兰萍贾德卫犹怀勇阳普山唐洪
关键词:膝关节炎跌倒风险老年
小剂量腰椎牵引配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骨质增生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小剂量腰椎牵引配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骨质增生350例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0年1月期间在我科住院和门诊病例,经CT或MRI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骨质增生的患者560例,随机分为综合组350例与对照组210例,综合组采取牵引配合超短波治疗,对照组为常规单纯牵引.结果:单纯牵引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9.0%,小剂量腰椎牵引配合超短波综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9.4%,临床效果明显,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结论:小剂量腰椎牵引配合超短波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骨质增生安全有效,临床值得推广.
蒲世茂蒲锋
关键词:超短波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增生
探讨感染性疾病甲肝、戊肝的免疫学检验效果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究感染性疾病甲肝、戊肝的免疫学检验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甲肝标本30例(A组),戊肝标本30例(B组),对两种标本均采取酶联免疫法(ELISA)和化学发光法来进行检验,对比分析两种检验方法的效果。结果化学发光法检验甲肝、戊肝标本的准确率分别为96.7%和93.3%,显著高于酶联免疫法(ELISA)的80.0%和76.7%,两组间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的差异明显(P<0.05)。结论感染性疾病甲肝、戊肝的免疫学检验采取化学发光法的效果更好,能够显著提升检验的准确率,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张美华
关键词:甲肝戊肝免疫学检验
共2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