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遥感与GIS研究所国土资源信息技术与应用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
- 作品数:18 被引量:113H指数:5
- 相关作者:王小亭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环境工程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石屏县土地更新调查的影像解译结果分析被引量:3
- 2007年
- 利用2005年SPOT-5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运用RS、GIS、GPS等新的技术手段,分析、提取了石屏县土地利用变化信息。结果显示,石屏县新的土地控制面积为3 041.37km2,与2004年变更调查统相比较,现有辖区面积增加0.53km2。土地利用类型以农业用地为主,面积达25.40 536×104hm2,占总土地面积的83.53%。通过以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进行更新调查,有效掌握石屏县土地利用状况和动态变化,查清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土地供应,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提供了翔实的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 彭文甫何政伟周介铭许辉熙尹江涛杨斌杨洋
- 关键词:RSGIS土地利用
- 利用TIMESAT软件和时间序列卫星影像提取新疆石河子棉花种植区域被引量:4
- 2018年
- 以新疆石河子市2014年的MOD13Q1为数据源,利用遥感技术处理获得NDVI时间序列数据集,运用TIMESAT软件集成的拟合方法[非对称高斯函数(A-G)拟合、双Logistic曲线(D-L)拟合和Savitzky-Golay(S-G)滤波法]对石河子市棉花像元的时间序列数据集进行棉花生长曲线拟合对比,最终选取效果较理想的D-L滤波法对石河子市NDVI时间序列集处理,获取石河子棉花生长曲线,分析棉花生长曲线的特点,提取棉花生长的NDVI阈值,进而提取石河子市的棉花种植区域。结果表明,利用TIMESAT软件和时间序列卫星资料提取棉花种植区域效果好、精度高。MODIS数据分辨率适中,成像面积大,利用时间序列卫星资料获取生长曲线进行棉花信息提取,对大范围的棉花种植监测和农业经济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 魏瑞琪李林峰仙巍邵怀勇汪盾
- 关键词:遥感时间序列NDVI
- 岷江上游典型流域林冠截持降雨遥感模型与反演被引量:3
- 2009年
- 在对岷江上游典型流域研究区实地踏勘和定位观测的基础上,综合利用ETM和ASTER遥感数据、地面实测数据和常规观测数据等资料,结合森林水量平衡原理,建立了岷江上游典型流域林冠截持降雨遥感信息模型。以遥感图像中单个像元作为测算单位,对模型参数叶面最大持水度、覆盖度、叶面积指数(LAI)进行了计算,并对岷江上游毛儿盖地区林冠截留降雨量进行了反演。并利用研究区实测数据、生态环境本底遥感调查数据和水文气象数据对上述模型反演结果进行验证和精度分析。结果表明,模型反演结果精度较高,能较好反应研究区植被冠层截留量的实际状况。
- 李玉霞杨武年童玲简季
- 关键词:定量遥感植被指数
- GPS+GLONASS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2
- 2005年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变形监测的要求愈来愈高,采用传统的观测方法不仅工作时间长,而且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如气候 )影响也较大。GPS、GLONASS的发展,可以达到高精度的观测精度,主要讨论了GPS与GLONASS的差异,对使用GPS+GLONASS进行变形观测作进一步分析,得出了GPS+GLONASS用于变形监测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的结论。
- 王小亭杨武年
- 关键词:GPSGLONASS
- 高光谱分辨率遥感在地质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及前景
- 遥感技术应用于地质中的目的是能够准确分辨、识别出不同地质岩石和矿物,宽波段遥感只能分辨不同地质岩石,难以识别含不同成分的岩石和矿物。高光谱分辨率遥感则可通过诊断性光谱特征来对岩石或矿物成分及结构进行识别。通过对高光谱分辨...
- 刘汉湖杨武年
- 关键词:高光谱遥感光谱匹配地质
- 文献传递
- 大桥施工过程中的沉降观测及沉降灰色模型预测的探索被引量:2
- 2007年
- 在桥梁施工过程中经常需要对桥梁墩台进行沉降观测。本文结合木瓜溪大桥墩台施工期间的多次沉降观测,讨论了桥墩台施工检测过程中控制网布设及其沉降规律,为较大型桥梁的施工提供较为科学的沉降规律。最后,用灰色系统模型对沉降监测点预测进行了探索,得出了一些有用的结论。
- 田维渊万里红胡宝荣
- 关键词:桥墩沉降监测灰色系统
- 长江上游重点流域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对比研究被引量:6
- 2008年
- 在分析了目前广泛使用的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转出速度、转入速度、综合动态度、状态指数模型,并指出只有综合运用这些模型才能全面的描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变化情况。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以上世纪50年代中期1∶5万地形图、1972年MSS图像、1986年和2000年TM图像为信息源,分1955—1972年、1972—1986年和1986—2000年三个时段,运用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定量研究了自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长江上游两个重点流域(岷江上游和嘉陵江中下游)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结果表明,近50年间的三个时段内岷江上游(前者)和嘉陵江中下游地区(后者)土地利用结构均发生了明显变化。岷江上游林地面积持续减少,减幅分别为2.18%、2.43%和0.60%,目前该区毁林现象得到明显遏制。嘉陵江中下游林地面积变化呈现减-减-增的态势,变化幅度分别为-6.90%、-0.15%和3.30%,"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在该流域已初见成效。前者草地面积持续增加,增幅分别为2.16%、2.13%和0.54%;后者草地面积呈现出增-减-减的态势,变化幅度分别为16.89%、-8.27%、-3.70%。前者耕地面积呈现减-增-增的状态,变幅分别为-1.41%、1.67%和0.77%;后者则呈现增-增-减的态势,变幅分别为0.67%、0.88%和-1.21%;两流域建设用地面积均持续增加,前者三个时段增幅分别为1.85%、1.02%和10.34%,后者则为7.27%、5.16%和32.89%,后者三个时段建设用地增幅均远高于岷江上游。最后作者对长江上游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 邵怀勇仙巍杨武年
-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岷江上游长江上游
- 数字区调3S技术综合应用与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开发
- 3S(RS,GIS和GPS)集成技术为区域地质调查提供了有力工具。它不仅可高精度快速、实时地采集各种地质信息,而且能够利用GIS强大的空间数据综合分析功能,将各种地质信息进行叠加、对比和综合与复合,从而为区域地质调查提供...
- 杨武年濮国梁廖崇高徐凌刘汉湖李天华简季
- 关键词: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正射影像地图区域地质调查
- 文献传递
- 基于RS与GIS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地形分异特征研究——以马尔康县为例被引量:4
- 2009年
- 基于RS与GIS技术,分析了马尔康县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高程、坡度带上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以及不同高程、坡度带上土地利用类型的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格局因受高程、坡度的影响而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布特征:耕地主要分布在坡度小于25°的范围;未利用地则主要分布在高程高、离人类活动范围较远的地方;土地利用类型的多样性随着高程、坡度的上升而减小。同时,在研究区内坡度大于25°时仍有少量耕地存在,说明该县应该加强退耕还林还草的力度。
- 刘恩勤杨武年陈宁邵怀勇
- 关键词:土地利用
- 基于RS与GIS的县级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以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为例被引量:28
- 2008年
- 基于遥感影像的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是目前遥感应用研究的热点问题,是对土地利用变化进行监测的有效手段。利用1996年以来双流县TM和中巴卫星遥感影像,应用RS技术与GIS技术,对遥感影像的校正、影像增强和图像融合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通过对双流县遥感影像处理,增强影像可识别性。在结合野外调查和室内判别的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遥感影像解译标志,并以自动分类和目视判读相结合进行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建立了1996年、2006年土地利用数据库,分析、提取了双流县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分析表明,双流县1996~2006年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反映出在我国目前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县级土地利用的变化随着县域经济的高速发展,建设用地需求增长较快,耕地面积迅速减少,导致耕地资源的保护压力持续加大;同时,土地利用过程中出现了土地生态环境质量有所下降,人与自然的关系局部恶化等问题。因此,加大对经济快速发展的县级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监测是非常必要的。
- 彭文甫周介铭杨存建何政伟陈国阶
- 关键词:RSGIS土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