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兰州军区总医院

作品数:942 被引量:3,153H指数:21
相关作者:张功林蓝旭耿智隆高秋明赵瑞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兰州大学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机械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34篇期刊文章
  • 160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45篇医药卫生
  • 8篇生物学
  • 5篇机械工程
  • 5篇农业科学
  • 4篇建筑科学
  • 4篇文化科学
  • 4篇理学
  • 3篇哲学宗教
  • 2篇化学工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军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24篇细胞
  • 74篇肿瘤
  • 58篇手术
  • 57篇疗效
  • 45篇护理
  • 40篇外科
  • 38篇关节
  • 37篇骨折
  • 34篇动脉
  • 34篇老年
  • 33篇皮瓣
  • 33篇缺损
  • 31篇蛋白
  • 28篇干细胞
  • 26篇软组织
  • 26篇基因
  • 25篇血管
  • 23篇恶性
  • 22篇疗法
  • 17篇股骨

机构

  • 896篇兰州军区总医...
  • 59篇兰州军区兰州...
  • 22篇兰州大学
  • 18篇第四军医大学...
  • 17篇甘肃中医药大...
  • 14篇兰州大学第二...
  • 10篇解放军第一医...
  • 8篇第二军医大学
  • 8篇甘肃省人民医...
  • 8篇第四军医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
  • 8篇第三军医大学...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5篇兰州大学第一...
  • 5篇宁夏医科大学
  • 5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军事医学科学...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青海大学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84篇甄平
  • 49篇葛宝丰
  • 44篇张功林
  • 44篇陈克明
  • 41篇李旭升
  • 38篇刘军
  • 35篇刘兴炎
  • 27篇白海
  • 25篇贾正平
  • 25篇陈慧
  • 22篇周胜虎
  • 20篇田琦
  • 20篇谢景文
  • 18篇李莎
  • 17篇田种泽
  • 17篇张绍增
  • 17篇达万明
  • 16篇岳养军
  • 15篇刘毅
  • 14篇陈小华

传媒

  • 20篇兰州医学院学...
  • 18篇实用骨科杂志
  • 14篇中国骨伤
  • 10篇临床军医杂志
  • 9篇临床泌尿外科...
  • 8篇中华显微外科...
  • 8篇中国美容医学
  • 8篇中国肿瘤临床
  • 8篇人民军医
  • 8篇现代泌尿外科...
  • 8篇中国组织工程...
  • 8篇第八届中国核...
  • 7篇临床误诊误治
  • 7篇中国综合临床
  • 7篇骨与关节损伤...
  • 7篇中国医药
  • 6篇临床骨科杂志
  • 6篇中国矫形外科...
  • 6篇影像技术
  • 6篇中国医学影像...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9篇2019
  • 32篇2018
  • 49篇2017
  • 71篇2016
  • 46篇2015
  • 57篇2014
  • 53篇2013
  • 42篇2012
  • 59篇2011
  • 30篇2010
  • 25篇2009
  • 17篇2008
  • 12篇2007
  • 14篇2006
  • 17篇2005
  • 7篇2004
  • 10篇2003
9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肢动脉损伤的晚期修复
2000年
甄平刘兴炎李旭升高秋明
关键词:四肢动脉损伤修复术动脉重建
浅谈抗生素的临床选择与合理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由于抗生素治疗感染性疾病疗效好,因此发展迅速.但另一方面,有些抗生素毒性较大,副作用较多,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到来许多不良后果.必须防止滥用抗生素,以杜绝、减少药源性疾病,临床应用必须做到有的方矢,合理用药.
梁辉
关键词:抗生素合理用药
105例死亡病例院内感染回顾性调查
1993年
本文通过105例临床死亡病例的院内感染回顾性调查,发生医院感染31例,感染率为29.5%,共感染46例次,占43.8%。下呼吸道感染居首位,占47.8%。因感染直接造成病人死亡者8.6%,间接死亡或加重病情者34.8%。主要病原菌依次为革兰氏阴性杆菌、真菌、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同年龄,基础病,使用免疫抑制剂有密切关系。
姬兰秀宋吟兰
关键词:医院内感染定值
阴茎背深静脉结扎治疗血管性阳萎远期效果
1999年
本文报告23例因血管性阳萎行阴茎背深静脉结扎术。23例术前均经doppler鉴别检查和阴茎海绵体造影确诊为阴茎背深静脉漏性阳萎。术后对17例随访2~3年,其中16例2年内阻茎勃起功能正常。
贾继浩高国辉张绍增赵建华景德善
中药药浴治疗小儿外感发热120例临床分析
杨蕾华
氟康唑抗真菌感染的分析被引量:3
2003年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恶性肿瘤、血液病等患者生存期得到了延长,但伴随着免疫抑制剂、抗生素、激素等药物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抗真菌药物也有很大发展.氟康唑是一种近年来用于临床的三唑抗真菌药,能有效地抑制真菌麦角固醇的合成,使细胞色素P450的激活和合成酶的功能丧失,是临床抗真菌治疗中经常使用的药物[1].本文就我院2000年1月~2002年4月使用氟康唑胶囊的96例患者跟踪分析如下:
张强贾正平王荣
同种异体神经移植形态学观察被引量:1
1995年
为了降低或消除异体神经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选用SD大白鼠20只,体重250g~300g。将双侧坐骨神经切除10mm造成缺损,一侧用经-30℃冷冻和25℃~30℃室温下解冻反复处理5次的同种异体神经10mm移植;另一侧将切除的10mm坐骨神经原位再植,作为自体对照侧。分别于4周和8周,各取10只动物的双侧坐骨神经和腓肠肌标本,进行光镜和电镜观察:发现异体侧4周时,移植神经段吞噬现象非常活跃;远侧神经段,再生有髓神经数量明显少于自体侧。但到8周时,异体侧,通过移植段到达远侧段神经的有髓纤维明显增加,与自体侧比较差别不明显。异体侧与自体侧有髓神经直径和髓鞘厚度比较只有轻微差别。由此推断,-30℃冷冻和室温下解冻反复处理,可使同种异体神经的抗原性明显降低,同时又能使移植神经的膜管结构保持完整,发挥其较好的机械引导作用和基底膜成分的神经生长诱导作用。
王勇刘兴炎葛宝丰陈东安杨小鸿何杨
关键词:神经移植异体移植形态学坐骨神经
一氧化氮在胃癌转移中的意义
1998年
目的观测胃癌患者(包括伴有转移者和无转移者)外周血中一氧化氮(NO)浓度对胃癌转移的影响.方法24例临床胃癌患者,男21例,女3例,年龄44岁~68岁,平均年龄56岁.其中16例伴有局部淋巴结转移或全身远处转移,另外8例通过临床检查及病理切片未发现有转移.将16例伴有转移者设为转移组,8例无转移设为胃癌组;两组均于术前静脉采血离心后留取血清备检NO.另外抽取40例正常志愿者外周血作正常对照备检.NO的检测:用金属镉还原法检测血清中NO代谢产物硝酸盐的浓度.检测数据用x±s表示,结果统计用方差分析和q检验.结果转移组外周血中NO浓度为50.62umol//L±7.8umol/L,胃癌组的NO浓度为70.76umol/L±9.7umol/L,正常对照组NO浓度为80.78umol/L±14.50umol/L.胃癌组和转移组NO浓度明显降低,胃癌组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转移组与正常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转移组与胃癌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NO可能对胃癌转移有抑制作用.NO浓度降低会给胃癌的治疗带来不利影响.
赵武民马晓慧李作俊杨翠峰
关键词:胃肿瘤一氧化氮肿瘤转移
生白术对高原缺氧大鼠小肠运动和5-HT_4受体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背景:急进高原缺氧引起的胃肠道运动功能紊乱发病率较高,目前其发生机制仍不明确,相关干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高原缺氧对大鼠小肠运动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以及生白术的干预作用。方法: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对照组、3 500 m和5 000 m海拔模型组以及相应海拔曲美布汀、生白术干预组。6组造模大鼠置于相应海拔低压低氧舱中并予相应药物溶液或0.9%Na Cl溶液灌胃3 d。3 d后所有大鼠于墨汁灌胃后30 min处死,测量墨汁小肠推进率,观察小肠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5-HT4受体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海拔3 500 m模型组小肠推进率减缓,5-HT4受体免疫阳性面积减少,海拔5 000 m模型组小肠推进率加快,5-HT4受体免疫阳性面积增加(P均<0.05),两组小肠黏膜表现为中-重度损伤。生白术干预能有效纠正海拔3 500 m和5 000 m引起的小肠推进率和5-HT4受体数量异常(P均<0.05),使之接近对照组水平,并减轻小肠黏膜损伤,效果优于阳性对照药物曲美布汀。结论:急进高原缺氧引起的小肠运动功能紊乱与海拔高度密切相关,临床表现各异。生白术可能通过调节5-HT4受体有效改善此种运动功能紊乱,对小肠黏膜损伤亦有一定修复作用。
陈嘉屿刘德科吴红梅刘熙钰王彪猛马强许英
关键词:白术缺氧胃肠活动小肠
微环境中间充质干细胞对多孔磷酸钙人工骨的诱导性
2016年
背景:生物材料的骨诱导现象已在多种动物实验中被证实。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多孔磷酸钙人工骨的骨诱导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1周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以PKH-67或PKH-26荧光标记。将48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均在两侧臀大肌内置入多孔磷酸钙人工骨,A组在每侧臀大肌靠近股骨侧臀上动脉分支顺行注入1 m L PKH-26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每侧材料周围注入1 m L PKH-67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组在每侧臀上动脉分支注入1 m L PKH-26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组在每侧材料周围注入1 m L PKH-67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D组在每侧材料周围注射同体积生理盐水。置入后3,7,12周取材料及其周围组织,行荧光显微镜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量检测和Masson组织学染色。结果与结论:1荧光显微镜观察:PKH-26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趋化速度快,荧光分布均匀;PKH-67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趋化速度慢,荧光逐步分布均匀;2Masson组织学染色观察:4组出现新生类骨质并逐步增多,A组、B组、C组不同时间点的新生类骨质面积大于D组;3骨形态发生蛋白2基因量检测:A组、B组、C组不同时间点的基因量多于D组(P<0.05),A组、不同时间点的基因量多于B组、C组(P<0.05);4结果表明:多孔磷酸钙人工骨可诱导微环境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材料趋化并增殖分化为成骨细胞,进而形成新生骨;周围毛细血管及体液中的间充质干细胞均是成骨源细胞来源,但毛细血管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在其中起主要作用。
毛雪清厉孟李少峰刘兴炎
关键词:生物材料荧光染色
共9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