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艺术职业学院

作品数:1,095 被引量:1,302H指数:10
相关作者:林秀珠郑元凯万书荣于敏林别嘉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家协会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福建省教育厅A类人文社科/科技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68篇期刊文章
  • 14篇专利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24篇艺术
  • 353篇文化科学
  • 30篇经济管理
  • 26篇轻工技术与工...
  • 25篇建筑科学
  • 20篇自动化与计算...
  • 17篇政治法律
  • 17篇文学
  • 13篇语言文字
  • 12篇哲学宗教
  • 9篇农业科学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7篇历史地理
  • 6篇社会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86篇艺术
  • 148篇教学
  • 133篇高职
  • 107篇院校
  • 103篇教育
  • 98篇音乐
  • 88篇文化
  • 78篇钢琴
  • 69篇高校
  • 66篇舞蹈
  • 61篇高职院校
  • 51篇课程
  • 47篇演奏
  • 44篇传承
  • 32篇声乐
  • 30篇艺术院校
  • 29篇民族
  • 28篇服装
  • 23篇表演
  • 21篇戏曲

机构

  • 991篇福建艺术职业...
  • 40篇福建师范大学
  • 6篇福州大学
  • 6篇中国美术家协...
  • 6篇闽南科技学院
  • 5篇复旦大学
  • 5篇武夷学院
  • 4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四川师范大学
  • 2篇福建省艺术馆
  • 2篇福建华南女子...
  • 2篇阿坝师范学院
  • 1篇福建工程学院
  • 1篇北华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福建教育学院
  • 1篇景德镇陶瓷学...
  • 1篇鲁东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19篇万书荣
  • 16篇于敏
  • 15篇林别嘉
  • 14篇郑元凯
  • 13篇谢董汉
  • 11篇周帆扬
  • 10篇陈映雪
  • 10篇靳相林
  • 10篇李清
  • 9篇林东波
  • 9篇俞岚
  • 9篇林瑛
  • 8篇赖超
  • 8篇黄志锋
  • 8篇马凌
  • 8篇李立锋
  • 8篇宋姚
  • 7篇梁小军
  • 7篇张珏惠
  • 7篇何晨

传媒

  • 229篇艺苑
  • 39篇中国民族博览
  • 38篇戏剧之家
  • 37篇福建艺术
  • 36篇艺术科技
  • 26篇黄河之声
  • 23篇北方音乐
  • 20篇大观(论坛)
  • 12篇艺术评鉴
  • 11篇美术教育研究
  • 10篇文化产业
  • 9篇艺术研究(哈...
  • 8篇福建教育学院...
  • 8篇武夷学院学报
  • 8篇科教导刊
  • 8篇佳木斯职业学...
  • 6篇文教资料
  • 6篇江西电力职业...
  • 6篇艺术教育
  • 6篇化纤与纺织技...

年份

  • 2篇2025
  • 97篇2024
  • 101篇2023
  • 76篇2022
  • 132篇2021
  • 102篇2020
  • 87篇2019
  • 47篇2018
  • 53篇2017
  • 48篇2016
  • 39篇2015
  • 43篇2014
  • 53篇2013
  • 30篇2012
  • 27篇2011
  • 24篇2010
  • 13篇2009
  • 3篇2008
  • 8篇2007
  • 4篇2006
1,09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职院校纪检监察审计工作的创新
2016年
现代社会需要创新,唯有创新才能寻求突破,获得新的发展之机。高职院校纪检监察审计工作也是如此,唯有创新才能更好地满足党与国家对高职院校纪检监察审计工作的要求,进而为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斗争开辟出良好的途径。文章通过具体分析推动高职院校纪检监察审计工作创新策略,有利于全面提升高职院校纪检监察审计工作水平。
王颖
关键词:高职院校纪检监察审计
试论《艺术家的生涯》中咪咪角色的塑造——以咏叹调《人们叫我咪咪》为例
2013年
咪咪是普契尼创作的歌剧《艺术家的生涯》中的女主角。演唱者不能仅停留在声音技巧的表现上,还需要通过准确而动人的内心情感投入,才可以声情并茂地塑造好咪咪这一角色。本文以最著名的咪咪咏叹调《人们叫我咪咪》为例,主要从声音、情感表现方面论述对咪咪角色塑造的感受,以此来剖析咪咪这一角色的创作特点。
邹琼新
关键词:咪咪角色塑造咏叹调
从微时代看当代大学生阅读之流变
2015年
阅读是人类特有的不可或缺的文明行为,通过阅读可使人的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心灵得以抚慰,文明得以传承,社会得以变革和发展。高校作为培养高级人才之地,理应对微时代技术革命引发的阅读流变加以重视和引导,矫正偏颇的阅读观念,倡导微时代下大学生主动式批判性、介入性阅读,以提高该群体整体文化素养。
程苏娓
关键词:大学生阅读
福建陶瓷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研究与路径探析
2024年
近年来,全国各地积极探索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实现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福建陶瓷文化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陶瓷历史遗产和独特的制作工艺。在当代背景下,福建陶瓷文旅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在其快速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这些问题亟需通过深入的调研和分析,以探寻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探讨和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推动福建省陶瓷文化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李清
关键词:文化自信
母语语境下的钢琴音乐研究——对姜万通四部钢琴作品的探讨被引量:1
2023年
中国钢琴音乐创作之路从20世纪初草创开始,历经了探索、发展、突破、繁荣、多元化的发展之路,形成了中国钢琴音乐的独特艺术风格。本文以作曲家姜万通四部钢琴音乐作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作品音乐特点的分析研究,试图从理论层面探究姜万通钢琴音乐作品中个性化的音乐表达与钢琴音乐创作民族化、西方现代作曲技法之间的关系,把握母语语境下姜万通独特的钢琴音乐创作风格,更深层次地理解个性化钢琴音乐语言背后所展现出的中国民族音乐文化自信。
吕陶陶
关键词:钢琴音乐
新课标背景下传统节日文化融入中学美术的教学策略探究--以端午节单元教学为例
2024年
目的:随着《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的发布,教育领域迎来了新的变革。该标准强调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传统文化为载体,旨在实现全面育人、提升素养及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方法:为深入贯彻这一理念,文章以端午节单元教学为例,详细探讨如何将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文化与中学美术教育有机融合。从教学内容上看,深入挖掘端午节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将其巧妙融入美术课程。在教学方法上,采用问题导向、创设真实情境等策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创作。在教学评价方面,注重多元化评价,鼓励学生做好创作记录,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结果:通过一系列实践探索,不仅成功地将传统节日融入日常教学,还通过美术这一载体实现了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教育目标。学生们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全方位的成长,创作能力、审美能力及文化素养都得到了显著提升。结论: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中学美术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能有效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心。教师积极探索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日常教学,使其朝着多样化、创新性方向发展,能够为中学美术教育蓬勃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道路。
马继涛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中学美术端午节教学
兴趣在幼儿舞蹈中的作用
2018年
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它能够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奠定良好基础。如今,有些孩子对舞蹈并未产生好感,往往是在家长的意愿下去练习,所以说怎么样才能使舞蹈变得吸引人,提升舞蹈教学质量,是当前我国许多舞蹈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分析幼儿舞蹈学习的影响因素,然后针对各种问题提出了如何培养幼儿舞蹈兴趣的方法和见解,以供参考。
姚明君
关键词:幼儿舞蹈教学教学方法
钢琴作品《红旗颂》曲式分析及演奏探究被引量:4
2021年
《红旗颂》是一部赞美红旗的歌曲,主要描绘了升旗的场景。这部歌曲被改编成为钢琴作品以后,也有了更加突出的艺术内涵,实现了钢琴艺术与我国民族音乐体系的联动与统一,不仅可以较好实现民族音乐艺术的传承发展,同时也可以较好提升现代钢琴艺术的延伸。本文先阐述了钢琴作品《红旗颂》的创作背景,接着深入分析了这部作品的曲式结构,最后从做好钢琴乐谱的深入分析、强化指腕臂的技术控制、掌握钢琴演奏的技术、灵活运用钢琴演奏技巧等四个方面,探讨了这部作品的演奏技巧。
邵凌
关键词:钢琴作品曲式结构钢琴乐谱演奏技巧
“三维融合”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实现路径探讨——以课程思政特质为视角被引量:1
2022年
当前,高等学校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遇到不少难题,原因之一是对课程思政的特质研究不深入。抓住事物的特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课程思政具有专业性、内生性、多样性、实践性、协同性等特质,文章据此对实践中遇到的难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应对策略。
马凌
关键词:特质教学目标
中文版西方歌剧译配困境——以《茶花女》片段为例
2024年
中文版西方歌剧演出曾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及20世纪80年代出现过两次辉煌,但随着与西方歌剧团队合作的深入,中文演唱西方歌剧开始逐渐被原文演唱的版本所替代。追溯中文版西方歌剧演出历程,发现中文译配西方歌剧时并未根据意大利歌剧文本写作的基本逻辑进行译配。论文对中文译配的《茶花女》片段进行分析,解析中文翻译时产生的文本与音乐不同步调的问题,探究中文版西方歌剧中存在的译配困境。
王宇凡
关键词:西方歌剧
共10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