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化市中医院
- 作品数:449 被引量:764H指数:10
- 相关作者:刘宏井利王炳强王万军刘琛更多>>
- 相关机构:吉林省第一荣复军人医院敦化市医院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厅发展计划项目吉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吉林省科委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小陷胸汤的临床运用
- 1989年
- 小陷胸汤出自《伤寒论》,由黄连、半夏、瓜蒌三味组成,有清热涤痰开结之功效。主治心下痞满等,古称“小结胸”之热实证。笔者在临床中,运用本方加味治疗多种疾病,均获显效。现举治验二则,仅供参考。
- 金松林
- 关键词:小陷胸汤中药急性胆囊炎渗出性胸膜炎中医药疗法
- 中风患者的辨证施护被引量:6
- 2005年
- 修伶燕尹秋菊
- 关键词:中风辨证施护情志
- 痰瘀同治法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
- 目的:观察痰瘀同治法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临床疗效。方法:60例UAP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病人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记录两组病人心绞痛发作次数、疼痛持续时间及心电图ST段改善...
- 封海波刘琛井利
- 关键词:痰瘀同治法心绞痛
- 文献传递
- CyclinD1、Ki67和Bcl-2在胃肠道间质瘤的表达及与其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1
- 2005年
- 目的研究cyclinD1、ki67和Bcl-2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s,GISTs)中的表达及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59例手术切除GISTs标本;并分析cyclinD1、ki67和Bcl-2与GISTs预后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cyclinD1(P=0.0441)、Ki67标记指数≥5%(P<0.0001)、Bcl-2强阳性表达(P=0.0432)均与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Ki67标记指数≥5%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cyclinD1与Bcl-2免疫组化染色呈正相关(r=0.273,P<0.05)。结论cyclinD1、Ki67标记指数和Bcl-2可作为GIST预后的预测指标;Ki67标记指数可作为独立的预测指标。
- 孙梅张兴义邹洪杰孙亚欣李东复
-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KI67CYCLIN胃肠道间质瘤KI67CYCLINCYCLIND1GISTS
- 试论血瘀水肿的特点被引量:1
- 2001年
- 王炳强封海波李杰张丽
- 关键词:活血化瘀
- 青少年视力不良调查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青少年视力不良、视力减退目前十分普遍,这不仅是眼科医学问题,也是很重要的社会问题,为更有效地开展防治,提高青少年的视力水平,有必要对其性质和原因进行探讨分析。先将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对我市区及市郊乡镇部分中小学校7~17岁间1598名中小学生进行抽样调查,记录他们的视力情况。
- 刘振远
- 关键词:健康教育青少年视力屈光
- 中药保留灌肠对慢性盆腔炎疗效及炎性反应因子的影响观察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常规用药的同时配合中药保留灌肠干预的疗效及其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慢性盆腔炎患者计96例,随机分为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n=48)与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实验组(n=48),对比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TNF-α、IL-2、IL-10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方案辅助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炎性因子水平,值得推广。
- 李淑春
-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中药保留灌肠炎性因子
- 补阳还五汤加味配合脉络宁治疗脑梗塞35例分析
- 2001年
- 刘璇赵丽平马向阳刘伟刘宏闫春荣
- 关键词:脑梗塞补阳还五汤脉络宁
- 中草药导致老年人急性肾衰竭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颇多,严重的可引起急性肾衰竭(ARF),引起急性肾衰竭(ARF)的中草药非常广泛,最常见的有雷公藤、木通、蜈蚣、鱼胆、厚朴、防己、苍耳子等,并越来越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但中草药致老年人急性肾衰竭,却易被临床医师忽视,对导致ARF中草药种类、发病年龄和基础疾病及预后的影响报道不多。现将我院二十多年来收治的药物性ARF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报道如下。
- 滕国涛
- 关键词:急性肾衰竭基础疾病鱼胆少尿期维持性透析非少尿型
- 贲门癌近端胃大部切除与全胃切除疗效比较
- 2019年
- 目的本次实验将分析贲门癌近端胃大部切除与全胃切除疗效,进一步为患者的治疗提供高效的治疗手段与方案。方法本次实验中我们选取近4年在本院通过检查确诊为贲门癌且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并且均实施过贲门癌根治术,而符合这一实验条件的人数有124例,根据患者前后的治疗顺序,我们以奇数偶数的形式区分两组,进行不同的治疗方案及策略。对照组采用近端胃部大部切除术,观察组则为全胃切除术,分析临床成效和生存期。结果从生存期结局上看,在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其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此同时,于并发症的调查上,对照组的发生概率是22.6%,而观察组则低于对照组,仅有8.9%,因此,我们从数据可以看出,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的要更佳。结论采用全胃切除术对于贲门癌患者的治疗更为有效,能够减低并发症,提升生存期,可以结合患者病情进行方案选择。
- 田川
- 关键词:贲门癌近端胃大部切除全胃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