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点

作品数:51 被引量:268H指数:10
相关作者:刘敏郭旻李荣德田婷周振翔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0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4篇水稻
  • 13篇小麦
  • 10篇基因
  • 7篇籽粒
  • 5篇基因定位
  • 4篇氮肥
  • 4篇氮素
  • 4篇淀粉
  • 4篇施氮
  • 4篇胁迫
  • 4篇克隆
  • 4篇分子标记
  • 3篇氮量
  • 3篇氮素吸收
  • 3篇氮素吸收利用
  • 3篇氮效率
  • 3篇衰老特性
  • 3篇突变体
  • 3篇土壤
  • 3篇籽粒产量

机构

  • 51篇扬州大学
  • 2篇江苏里下河地...
  • 2篇扬州职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盐城工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丘陵地区...
  • 1篇江苏大中农场...
  • 1篇连云港市农业...

作者

  • 13篇朱新开
  • 13篇郭文善
  • 11篇封超年
  • 10篇彭永欣
  • 9篇严长杰
  • 7篇李春燕
  • 7篇郭旻
  • 5篇陈宗祥
  • 5篇左示敏
  • 5篇杨建昌
  • 5篇张亚芳
  • 5篇李荣德
  • 4篇刘敏
  • 4篇潘学彪
  • 3篇张宏根
  • 3篇张亚洁
  • 3篇王志琴
  • 3篇杨海莲
  • 3篇王振省
  • 3篇胡智

传媒

  • 6篇中国水稻科学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2014年全...
  • 3篇江苏农业科学
  • 3篇扬州大学学报...
  • 2篇麦类作物学报
  • 2篇2018中国...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生物技术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作物杂志
  • 1篇作物学报
  • 1篇灌溉排水学报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2012年全...
  • 1篇中国农学会棉...
  • 1篇全国小麦栽培...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10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07
  • 5篇2006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盐分胁迫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变化动态的影响被引量:7
2006年
为了明确盐分对小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影响,分析了3种不同盐分含量的土壤上小麦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土壤盐分浓度的增加,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提高,表现为S3(土壤盐分含量1.6129 g/kg)>S2(土壤盐分含量1.2656 g/kg)>S1(土壤盐分含量0.674 g/kg);小麦籽粒蛋白质积累量随盐分浓度的提高而下降,S2与S1处理间籽粒蛋白质含量和积累量差异均达显著水平,S3与S2和S1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盐分胁迫条件下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呈高-低-高的“V”型变化,与正常生长条件下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动态一致。小麦籽粒蛋白质各组分含量随土壤盐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各处理间的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含量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从各组分占总蛋白的比例来看,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的比例随着土壤含盐量的增加而下降,醇溶蛋白的比例则随土壤含盐量的增加而增加,谷/醇比随着土壤含盐量的增加而下降。
申玉香郭文善周影朱新开封超年彭永欣
关键词:小麦土壤盐分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
不同类型专用小麦精确施氮参数的研究
根据不同类型专用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特性,设计施氮量和运筹比例试验,研究氮肥对不同类型专用小麦吸氮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专用小麦实现籽粒目标产量和蛋白质含量指标,氮肥当季利用率(NUR)和百公斤籽粒吸氮量(NAPG)适...
朱新开郭文善王亚飞封超年彭永欣凌启鸿
关键词:专用小麦
文献传递
土壤类型与施氮水平耦合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10
2021年
以‘南粳9108’、‘扬粳4227’、‘镇稻18号’和‘南粳4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黄黏土、砂壤土两种土壤下不同施氮量处理(0、180、270、360 kg N·hm^(-2),分别以N_(0)、N_(1)、N_(2)、N_(3)表示)对水稻产量与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黄黏土下除‘镇稻18号’的N2处理,其余各品种各施氮处理的产量均显著大于砂壤土,其中黄黏土下‘南粳9108’各施氮处理比砂壤土增产23.1%~87.4%,‘扬粳4227’各施氮处理比砂壤土增产12.2%~39.8%,‘镇稻18号’各施氮处理比砂壤土增产-1%~34.7%,‘南粳46’各施氮处理比砂壤土增产2.2%~20.9%;黄黏土下各品种水稻的穗数、结实率较高,而砂壤土每穗粒数较高;土壤类型以及土壤类型与施氮量的互作效应对不同品种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砂壤土下各品种施氮后的增产效果均显著高于黄黏土;两种土壤下各品种氮素利用效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其中各品种在砂壤土下的氮素农学利用率均高于黄黏土;土壤类型对氮素农学利用率有极显著影响,土壤类型与氮素水平的互作效应对氮素表观利用率有显著影响。
马军徐田叶迎赵考诚林奕呈沙琳贤朱涛庄恒扬
关键词:水稻砂壤土施氮水平氮素利用率
一个水稻黄绿叶突变体ygl10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被引量:15
2014年
以籼稻93-11为背景的水稻突变体中发现一个黄绿叶突变体(yellow-green leaf,ygl10)。形态分析表明,与野生型93-11相比,ygl10突变体株高、穗长降低,结实率下降。叶绿素含量测定表明,ygl10突变体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极显著降低,其中叶绿素b降幅最大,只有野生型的2%。叶绿体超微结构观察表明,突变体中类囊体和基粒片层数量明显减少。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该黄绿叶突变体由一隐性核基因控制。进一步利用分子标记将ygl10定位在水稻第10染色体约380kb的区段内。对该区段内存在的ORF进行序列分析,发现编码叶绿素a氧化酶(chlorophyll a oxygenase)基因(OsCAO1)的第9个外显子存在5个碱基缺失,从而导致提前出现终止密码子,推测CAO1即为ygl10的候选基因。
杨海莲刘敏郭旻李荣德张宏根严长杰
关键词:水稻分子标记基因克隆
籽粒建成期高温胁迫持续时间对糯玉米籽粒产量和淀粉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3
2017年
【目的】阐明籽粒建成期高温胁迫持续时间对糯玉米籽粒产量和淀粉品质的影响,为糯玉米品质调优提供支持。【方法】以苏玉糯5号和渝糯7号为材料,人工辅助授粉后利用智能温室进行高温(35℃)胁迫处理,胁迫时间分别为花后1—5 d、1—10 d和1—15 d(DAP),研究其对糯玉米籽粒产量,籽粒淀粉和蛋白质含量,淀粉理化指标(粒度大小和分布、链长分布、晶体结构、糊化特性、热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籽粒建成期高温胁迫显著减少每穗粒数和降低籽粒粒重,进而导致产量损失。与对照相比,1—5、1—10、1—15 DAP高温胁迫下籽粒产量分别降低39.3%、47.4%和50.9%。高温胁迫使籽粒中蛋白质含量升高,淀粉含量降低。高温胁迫增加了淀粉粒平均粒径,且增幅随高温胁迫持续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不同处理下淀粉最大吸收波长、晶体结构和回复值均呈典型的糯性特征。高温胁迫增加了淀粉中长链比例,且其在1—10 DAP高温胁迫下苏玉糯5号最高,渝糯7号最低。结晶度对高温胁迫持续时间的响应品种间、年度间有显著差异。1—10 DAP高温胁迫对糊化特征值无显著影响,1—5和1—15 DAP高温胁迫下峰值黏度、崩解值、谷值黏度、终值黏度和糊化温度显著增加,且峰值黏度、崩解值、谷值黏度增幅以1—15 DAP高温胁迫下较大。与对照相比,高温胁迫使热焓值降低,胶凝温度、回生热焓值和回生值升高。热焓值在1—5 DAP高温胁迫下最低,胶凝温度在1—5 DAP高温胁迫下最高,回生值在不同高温胁迫持续时间下无显著差异。【结论】籽粒产量在籽粒建成期高温胁迫下显著降低,降幅随胁迫持续时间延长逐渐增大。高温胁迫增加了籽粒蛋白含量、抑制了淀粉积累。高温胁迫通过增加淀粉平均粒径和淀粉中长链比例来影响淀粉糊化和热力学特性,1—15 DAP高温胁迫下淀粉峰值黏度和崩解值最
杨欢沈鑫陆大雷陆卫平
关键词:糯玉米高温胁迫籽粒产量淀粉品质
不同种植方式对盐碱地棉花产量的影响
以中棉所79为材料,设置6种种植方式,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对盐碱地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平作覆膜种植方式相比,喷洒土壤改良剂和喷洒土壤改良剂+高垄覆膜处理子棉产量显著提
韩勇王俊花明明衡丽顾超许映飞陈源张祥陈德华
关键词:棉花盐碱地
文献传递
利用CRISPR/Cas9系统定向改良水稻粒长和穗粒数性状被引量:24
2017年
【目的】基因组定点编辑技术已成为分子育种的重要手段。本研究拟对GS3和Gn1a功能缺失突变对目标性状的改良效应进行分析,以期为培育高产水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CRISPR/Cas9系统,以控制粒型基因GS3和控制每穗粒数基因Gn1a为编辑对象,构建了共敲除载体p C1300-2×35S::Cas9-g^(GS3)-g^(Gn1a)a,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4个优质水稻品种,分析了基因突变的特征和相应农艺性状。【结果】构建的敲除载体成功地实现了对GS3和Gn1a基因的定点编辑。在4个转化受体的T_0代均分别获得了gs3和gs3gn1a的移码突变体。对T_1 代中无选择标记突变体的农艺性状分析表明,突变体gs3和gs3gn1a与野生型相比粒长变长,千粒重增加;突变体gs3gn1a与突变体gs3相比,每穗粒数显著增加。【结论】利用CRISPR/Cas9系统进行水稻基因编辑可以快速改良品种的目标性状,在水稻品种的定向改良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沈兰李健付亚萍王俊杰华宇峰焦晓真严长杰王克剑
关键词:水稻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水稻叶部病害识别研究
【研究背景】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而病害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及时发现病害并确定病害类型对于病害的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水稻病害的识别方法主要有通过面对面咨询专家、查询水稻病害图谱和互联网查询相关病害信...
刘涛仲晓春孙成明郭文善
关键词:水稻病害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均值漂移支持向量机
文献传递
种植方式对盐碱地棉花干物质及氮磷钾积累的影响
【研究背景】中国有超过3.47×10~7hm~2的盐碱地,利用潜力巨大。棉花耐盐性较强是开发盐碱地的先锋作物。辛承松等研究提出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增加了棉株干物质质量,提高了棉花产量;董合忠研究发现重度盐碱地氮、磷比较缺...
韩勇衡丽花明明王俊许映飞顾超陈源张祥陈德华
关键词:棉花盐碱地干物质氮磷钾
文献传递
蛋白质含量不同小麦品种氮素吸收利用差异研究
提高小麦对环境中氮素的吸收利用能力是目前节氮增效栽培的环节。本试验研究不同籽粒蛋白质含量水平小麦品种(系)植株吸氮能力差异特征及其与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小麦品种其植株氮素的吸收、生产和运转能力亦存在...
朱新开易媛董召娣郭文善李春燕封超年彭永欣
关键词:小麦基因型蛋白质含量吸氮量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