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道路灾变防治及交通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作品数:94 被引量:625H指数:14
- 相关作者:倪啸陈晨晨赵建彭作陈志更多>>
-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道路工程研究所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 用于众泰2008汽车的螺纹剪切式碰撞吸能装置的设计计算
- 2011年
- 笔者结合前期研究成果,初步确定了吸能装置的结构型式与尺寸参数,应用VPG软件建立了吸收装置的计算分析模型,运用LS-DYNA软件获得了计算结果。通过分析和改进后,吸能装置具有了良好的碰撞力学特性,在碰撞过程中,能够确保汽车的减加速度平均值小于40 g,加速度峰值约为42 g,波动值小于10 g,实际吸能长度小于设计吸能长度,吸能装置的关键部件均满足强度设计要求。结果表明:笔者确定的吸能装置的结构型式与尺寸参数,能够满足众泰2008汽车(质量为1000 kg)以56 km/h的速度撞击刚性墙的设计要求。
- 彭作雷正保王志起
- 关键词:碰撞螺纹
- 考虑温湿度作用的粒料基层沥青路面结构非线性力学行为被引量:1
- 2024年
- 为了研究温湿度作用下道路结构非线性力学行为,基于长期性能观测构建粒料基层沥青路面的温湿度组合,建立综合考虑应力和湿度影响的粒料非线性回弹模量模型,考察2个沥青层厚度和2个荷载水平,利用有限元开展沥青路面粒料层和土基非线性结构力学行为分析,基于Miner’s损伤法则,计算基于沥青层底拉应变和土基顶部压应变的疲劳寿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考虑湿度调整的Uzan三参数模型能够较好地表征在役沥青路面粒料层和土基的非线性力学行为;非线性路面结构分析与现有线弹性路面结构计算相比,沥青层底拉应变和土基顶部压应变大小及其对温湿度变化的敏感程度均存在显著差异,结构寿命也相差较大,温湿度对道路结构力学行为的影响不容忽视;增加荷载和减小沥青面层厚度均会增加沥青路面结构响应、降低使用寿命,但是二者的影响机理不同;粒料应力硬化特性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应力水平下的沥青层底受拉。
- 黄优黄优肖滨刘朝晖刘朝晖
- 关键词:沥青路面
- 路况标准下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对策研究被引量:5
- 2019年
- 针对目前预防性养护太多凭主观经验进行决策的问题,本文从路面性能评价指标的选取、宏观及微观路况标准、养护对策分析三个方面展开研究,提出了区分预防性养护与其他养护类型的适用条件和病害类型。结果表明:当路段PSSI≥85、95≥PCI≥80、3
- 周炳周丹唐艳
- 关键词:预防性养护评价指标养护对策
- 带齿格栅加筋挡墙工作机理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带齿格栅加筋挡墙工作机理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工作性态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带齿格栅概化模型和极限拉拔力计算公式。研究表明:由于齿筋的存在,格栅水平位移较小,齿筋内侧尤为显著。有齿筋时,位移场梯度明显较大。位移场核心位于齿筋外侧25 cm左右,水平位移峰值约为3 cm。当齿筋离模型箱侧边界距离约3 m时,拉拔力达到峰值。当齿筋间距增大时,其作用长度将逐步开展,拉拔力随之增大。齿筋高度与拉拔力呈正相关,而厚度的改变影响极小。带齿格栅工作机理可大致由挤密阶段、绕流阶段和稳定阶段来加以描述。由概化模型求得的极限拉拔应力理论值与数值模拟结果相近,表明该模型具有一定合理性。
- 方薇陈向阳杨果林
- 关键词:道路工程加筋挡墙数值模拟拉拔力
- 规则表面节理剪切力学行为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运用颗粒流软件中平行粘结方式建立岩石节理直剪模型,用smooth-joint接触方式生成两种规则节理表面。在不同法向荷载下进行直剪试验,研究了法向荷载与峰值剪切强度的关系和剪切破坏特征,以及法向位移、接触力和微裂隙数量随剪切位移的变化情况。发现规则节理的峰值剪切强度随锯齿倾角和台阶数量增加而增加,且与法向应力有较好的线性关系;节理表面颗粒接触力随外荷载和剪切过程而变化,易在锯齿尖端和台阶转折处密集分布;锯齿节理的锯齿尖端被剪断,但台阶节理沿台阶根部被剪断,法向位移因沿锯齿爬坡或被剪断的台阶顺时针旋转而增加;微裂隙数量在剪切过程中经历增长缓慢、快速增加阶段,最后趋于不再增加。
- 范祥曹日红
- 关键词:接触力数值模拟剪切破坏
- 模拟干湿循环及含低围压条件的膨胀土三轴试验被引量:14
- 2019年
- 针对膨胀土边坡坍滑多呈浅层性,取广西百色膨胀土为对象,设计并开展经干湿循环作用含低围压条件的重塑土饱和三轴固结排水试验,着重分析橡皮膜约束对围压的影响并做出校正,对比分析校正前、后的实测抗剪强度参数,探究不同干湿循环次数及试验围压下的强度及应力-应变关系。结果表明:经干湿循环作用,各级围压下试件的应力-应变均呈应变硬化特征;围压越大,初始模量越大,主应力差也越大;干湿循环作用下,橡皮膜约束等效围压σ_(3e)均随试验围压σ_3增大而减小;0次干湿循环下,σ_3由5 kPa增至200 kPa时,σ_(3e)从9.1 kPa减少至6.7 kPa,σ_(3e)/σ_3由181.8%减少至3.4%,橡皮膜约束对低围压的测试结果影响显著,须进行校正;干湿循环由0次增至6次,校正前低、高和全围压段的黏聚力分别衰减34.7%、27.7%和28.3%,校正后衰减达77.1%、31.9%和35.6%,但摩擦角变化小;橡皮膜约束影响后,经6次干湿循环作用,低围压段的黏聚力仅为0.8 kPa,趋于0,摩擦角为18.5°;膨胀土边坡稳定性分析时,宜采用低、高围压两段拟合校正围压应力圆的强度参数,以获得与实际坍滑破坏较吻合的计算结果。
- 肖杰杨和平林京松陈冠一常锦倪啸
- 关键词:膨胀土三轴试验抗剪强度干湿循环低围压
- 纤维沥青胶浆及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被引量:23
- 2011年
- 以SMA-10为例,通过动态剪切流变试验、简支梁弯曲蠕变试验、水稳定性试验、车辙试验以及动、静态蠕变试验、恒高度重复剪切试验和4点弯曲疲劳试验,研究了木质素纤维、矿物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对沥青胶浆及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的加入可以明显改善沥青胶浆和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但同时降低它们的低温抗裂性能;矿物纤维沥青混合料的冻稳定性和高温性能最好,聚丙烯腈纤维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最好;车辙试验、动态蠕变试验和恒高度重复剪切试验结果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能较好地反映不同纤维对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影响,而动态蠕变试验得出的黏弹性常数可用来预估沥青面层的车辙。
- 刘克非
- 关键词:纤维沥青胶浆路用性能SMA
- 螺纹剪切式碰撞吸能系统的零件模型开发
- 2011年
- 以UG软件为开发平台,利用Visual C++调用UG/OPEN API函数的方法,通过对用户菜单、接口界面以及API应用程序设计的集成,完成了螺纹剪切式碰撞吸能系统(CST)的零件模型模块的开发。应用实例表明,零件族模板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能随着用户输入参数的变化而正确地变化,实现了在UG中直接生成CST零件模型的功能。
- 李静雷正保朱海文
-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UG二次开发
- 基于SBAS-InSAR技术的膨胀土边坡变形失稳特征
- 2024年
- 针对传统现场监测手段造价高、易损坏且难以复现边坡整体区域形变历史的不足,引入SBAS-InSAR技术获取试验边坡大面积整体时序形变结果,探究膨胀土边坡在降雨入渗条件下的变形失稳规律。选取昭通西环高速公路膨胀土路堑边坡为试验区域;对覆盖该区的31景Sentinel-1A SAR影像开展前期差分干涉处理、高相干点选取、相位解缠、时序形变建模和总形变生成;获取了研究区域为期28个月的整体面状形变结果,还原了该膨胀土路堑高边坡从开挖到支护再到滑塌的变形全过程,揭示了其历史失稳变形特征。结果表明:边坡区域最大累计沉降为198 mm,坡顶、坡中和坡脚特征点的时序沉降曲线可分为4个阶段;利用水准测量结果进行了精度验证,得出内符合精度为±2.9 mm,外部精度为±1.5 mm;结合降雨量数据分析得出边坡变形破坏具有浅层性、阶段性、蠕变性、滞后性、季节性等特征,且在单日降雨量不超过15 mm的情况下,特征点沉降呈现沉降速率变缓或小幅度抬升。本研究将SBAS-InSAR技术用于膨胀土公路边坡滑坡形变灾后重建,拓宽了InSAR技术应用领域,也为膨胀土边坡失稳早期识别提供了一种新型遥感监测手段。
- 赵勇张锐邢学敏邢学敏郑冠峰
- 关键词:智能交通膨胀土边坡监测
- 北京西六环膨胀岩(土)深路堑柔性支护处治技术被引量:8
- 2010年
- 膨胀岩(土)路堑滑坡是公路建设中最为严重且难以处治的工程病害。北京市西六环K9+600~K10+800段为膨胀土深路堑段,是在北京高速公路建设中首次遇到膨胀性岩土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笔者从西六环膨胀土路堑的工程地质及土性特征入手,分析边坡破坏的原因及特点,提出了土工格栅加筋柔性支护处治方案,并介绍了其设计方案及施工方法。该方案具有"保湿防渗"和"刚柔相济"的特点,能有效经济地解决西六环深路堑膨胀土边坡问题。
- 肖杰杨和平倪啸
- 关键词:柔性支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