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

作品数:4,860 被引量:11,837H指数:30
相关作者:邹振环姜义华李宏图戴鞍钢张广智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历史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4,276篇期刊文章
  • 37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59篇历史地理
  • 565篇经济管理
  • 494篇文化科学
  • 484篇政治法律
  • 280篇哲学宗教
  • 160篇文学
  • 154篇社会学
  • 85篇语言文字
  • 50篇医药卫生
  • 43篇军事
  • 38篇艺术
  • 16篇自然科学总论
  • 15篇农业科学
  • 14篇天文地球
  • 10篇轻工技术与工...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7篇建筑科学
  • 6篇生物学
  • 6篇水利工程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62篇史学
  • 210篇文化
  • 190篇政治
  • 179篇社会
  • 157篇主义
  • 126篇民国
  • 116篇历史学
  • 108篇战争
  • 101篇晚清
  • 96篇抗战
  • 95篇学术
  • 92篇教育
  • 85篇民族
  • 79篇清末
  • 78篇国民政府
  • 77篇清代
  • 77篇金融
  • 77篇国史
  • 69篇银行
  • 67篇外交

机构

  • 4,653篇复旦大学
  • 41篇华东师范大学
  • 29篇上海社会科学...
  • 20篇南京大学
  • 20篇上海师范大学
  • 15篇哈佛大学
  • 15篇中国社会科学...
  • 14篇广西生态工程...
  • 14篇上海大学
  • 13篇西华师范大学
  • 12篇华中师范大学
  • 12篇上海市文史研...
  • 11篇浙江水利水电...
  • 10篇北京师范大学
  • 9篇北京大学
  • 8篇三峡大学
  • 8篇上海交通大学
  • 8篇陕西师范大学
  • 7篇东华大学
  • 7篇浙江大学

作者

  • 151篇邹振环
  • 104篇戴鞍钢
  • 99篇张广智
  • 86篇吴景平
  • 82篇冯贤亮
  • 70篇姜鹏
  • 70篇李宏图
  • 68篇姜义华
  • 61篇张仲民
  • 58篇傅德华
  • 53篇巴兆祥
  • 49篇沈渭滨
  • 48篇韩昇
  • 45篇陈新
  • 44篇马建标
  • 43篇冯玮
  • 42篇章清
  • 38篇吴晓群
  • 38篇金光耀
  • 36篇刘平

传媒

  • 206篇复旦学报(社...
  • 185篇史林
  • 155篇历史教学问题
  • 124篇史学月刊
  • 102篇学术月刊
  • 95篇历史研究
  • 84篇安徽史学
  • 76篇兰州学刊
  • 75篇社会科学
  • 73篇理论界
  • 71篇近代史研究
  • 64篇世界历史
  • 63篇史学理论研究
  • 59篇家族企业
  • 55篇历史教学(下...
  • 53篇学术研究
  • 52篇近代中国
  • 44篇中国经济史研...
  • 41篇民国档案
  • 38篇探索与争鸣

年份

  • 14篇2025
  • 142篇2024
  • 164篇2023
  • 175篇2022
  • 175篇2021
  • 191篇2020
  • 201篇2019
  • 211篇2018
  • 197篇2017
  • 190篇2016
  • 194篇2015
  • 194篇2014
  • 200篇2013
  • 140篇2012
  • 204篇2011
  • 133篇2010
  • 172篇2009
  • 187篇2008
  • 211篇2007
  • 178篇2006
4,8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世纪以来西方史学写作范式的两次转向--评林·亨特的《全球时代的史学写作》被引量:2
2016年
当代美国著名的女性史学家林·亨特(LynnHunt,1945-),对国内史学界来说并不陌生。李剑鸣、俞金尧、徐浩、李宏图、周兵等学者对林·亨特在当代西方史学的“文化转向”与新文化史中所做的贡献多有论述。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史学的“文化转向”在其取得空前成功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与隐忧。这也促使亨特等文化史家提出“超越文化转向”这一命题。
赵辉兵
关键词:西方史学写作范式新文化史史学界
“党员报人”与新中国成立后私营报业的转型——以《大公报》为例被引量:1
2016年
新中国成立后,沪版《大公报》从私营报纸到中央财贸部机关报的转型并非一蹴而就,其中"党员报人"起到关键作用。《大公报》自觉进行了长达十年的再改造,虽在形式上获得了中央一级党报的地位,但始终无法摆脱党报"不党"的受众印象。以党员报人李纯青、常芝青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个人活动置于1949年之后《大公报》转型的背景之下,"党员"与"报人"的双重角色冲突揭示了"党员报人"群体作为"真实人"的另一个侧面,《大公报》的艰难实践也展示了私营报业在改造时期的丰富面相。
刘亚娟
关键词:党员报人《大公报》
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的趋向被引量:19
1998年
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的趋向章清在现代中国的历史脉络中,自由、民主与法治等自由主义的中心观念作为口号来说,也许并不算罕见,但对于自由主义思想本身的界定,甚至把某些思想人物归于自由主义思想的行列,却一直遭遇很大的困难。或许自由主义只是昙花一现地...
章清
关键词:中国自由主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自由主义思想《独立评论》自由知识分子
矻矻以求,厚积而薄发
1996年
矻矻以求,厚积而薄发陈绛“哲学的贫困,经济学的混乱,历史学的危机”.近些年来有人这样形容文科一些学科所处的困境。历史学果真面临危机吗?从十多年来史料的发掘整理、研究成果的刊印发行、学术讨论的活跃深入,以及研究领域的开拓和方法的创新来看,都不能得出结论...
陈绛
关键词:史学研究历史研究历史学社会史研究刘铭传
汉代的“传”,乘传与传舍被引量:4
1984年
一、“传”近年出版的《中国通史讲稿》(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发行、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上册131页,引用了《汉书·景帝纪》关于景帝四年的一条史料:“复置诸关,用传出入。”作者在“传”之后,加了注音注义:“传(zhuàn撰,公车)。翻阅母本翦伯赞先生主编的《中国史纲要》第一册第106页注语云“传,是一种通过关津的信物,象通行证一样。”那么两条不同的注文,究竟哪条准确呢?我认为后者正确,前者有误。
赵克尧
关键词:中国通史孟尝君御史大夫翦伯赞颜师古注
宋子文与中国银行
1993年
中国银行在旧中国堪称实力最强、影响最大的银行之一,而被称为“四大家族”代表之一的宋子文,在其二十多年的政坛生涯中,与中国银行有着密切的关系。1923年3月,孙中山在广州正式建立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当时广州革命政权尚无自己的金融机构,其所辖的盐务稽核所一直将收入存于广州的中国银行。1923年底。
吴景平
关键词:四大家族革命政权旧中国盐务
生存斗争学说的中国演绎与兴替——近代中国思想世界核心观念通检之一被引量:9
2007年
生存斗争是近代中国思想世界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观念。它的初期演绎,即在中国维新变法与革命发展、学科建设中产生广泛影响。其后,与阶级斗争学说相结合,形成“斗争哲学”,在当代社会发展中,曾处于主宰地位,最终还是不得不为关于人类社会、人自身发展的学说所取代。
姜义华
关键词:阶级斗争
董仲舒对黄老道家学说的吸收被引量:1
2007年
董仲舒吸取黄老“道论”、“精气”精华,充实儒家天道理论体系;采纳黄老“无为”精要,弥补儒家“治术”不足;提炼黄老养生之道,充实儒家修身之术;融会黄老阴阳尊卑学说,论证儒家伦理三纲,成功实现了对先秦儒学的革新与转化,使儒学由先秦学术的一支成为封建社会定于一尊的官学,进而成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
周宁
关键词:儒学黄老道家
希罗多德与西方历史学的起源被引量:2
2009年
当西方历史学在希罗多德笔下诞生的时候,尚不具有完全的自觉意识,社会现实对历史学的要求以及历史学因而承担的社会功能,也就更直接地从希罗多德的著作中反映出来。基于这一前提,本文通过对希罗多德《历史》起源问题的分析,试图考察历史学与生俱来的某些特性。西方学者在该方向上进行的深入研究,本文也将特别予以介绍。
李尚君
关键词:希罗多德历史编纂史诗
租界与上海城郊农村
2011年
欧美列强在上海强行设立的租界,自鸦片战争后的1845年问世,到1943年消亡,历经近百年的光景,是旧中国所有租界中设立时间最早、面积最大、管理机构设置最全、因而也是最为典型的。多年来,中外学者有很多关于租界的专题研究,其中上海学者熊月之、马长林贡献尤多。综观以往的相关研究,较多着眼于剖析租界与近代上海城市发展的互动关联,较少涉及租界与城郊农村的关系。
戴鞍钢
关键词:租界鸦片战争后欧美列强城市发展
共46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