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轻工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山东省微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
- 作品数:82 被引量:377H指数:10
- 相关作者:牟京霞孙传艳孟国庆史涛涛李燕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博士后创新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石榴枣露酒饮料生产工艺的研究
- 2012年
- 本实验采用自行发酵的石榴酒为酒基,对大枣进行浸提,配以白砂糖、柠檬酸等辅料,经过浸提、澄清、调配等过程,开发出新型石榴枣露酒饮料,实验对浸提方法、澄清方法和调配工艺进行了研究,最终得出石榴枣露酒饮料的各工艺参数为:酒度8%、糖度12%、酸度0.4%。
- 栾同青王超萍邱怡筠李敬龙
- 关键词:露酒石榴大枣浸提
- 菠萝枸杞保健饮料的生产工艺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探究了以菠萝、枸杞为原料生产一种保健饮料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菠萝枸杞保健饮料的最佳生产工艺为:料水比1∶5、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50h、接种量0.8%,此工艺条件下,菠萝枸杞保健饮料的感观质量评分达到92且为最大值。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白砂糖7.0%、柠檬酸0.15%、β-环糊精0.12%,在此添加量下,菠萝枸杞保健饮料感观评分达到94,清亮透明,具有特殊的菠萝枸杞的混合香味。
- 韩冰李辉
- 关键词:菠萝枸杞保健饮料生产工艺
- 玫瑰香冰葡萄酒香气成分分析被引量:13
- 2013年
-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云南德钦产区玫瑰香冰葡萄酒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测定,共鉴定出71种挥发性香气成分,主要包括酯类、醇类、萜烯类、有机酸及少量醛类、酮类和烷烃。结果表明,酯类、醇类和萜烯类化合物是玫瑰香冰葡萄酒香气的主要构成组分,三者的相对含量占总挥发性香气成分的91.1%;在玫瑰香冰葡萄酒中,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最高,大多数都具有令人愉悦的花果香气,是形成玫瑰香冰葡萄酒浓郁果香的主要香气成分;萜烯类化合物的种类丰富,相对含量较高,且大多数属于单萜醇类,均具有玫瑰香气,可能是形成玫瑰香冰葡萄酒独特玫瑰花香的主要香气成分,其中含量较高的为β-香茅醇、里那醇和橙花醇。
- 赵新节张家荣秦绍智秦伟帅刘品何
- 关键词:香气成分冰葡萄酒玫瑰香葡萄顶空固相微萃取
- 麦饭石对白兰地中挥发性物质的影响被引量:3
- 2012年
-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质联用技术(GC-MS),对经麦饭石处理和未处理的37%vol白兰地中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共鉴定出102种挥发性物质。结果表明,麦饭石对白兰地中挥发性物质具有影响作用,如主要的杂醇油(异戊醇、4-甲基-2-戊醇、4-甲基-1-戊醇)及酯类(辛酸乙酯、癸酸乙酯)的相对含量有所降低,而萜烯类、醛类物质的相对含量增加,改善了白兰地香气的质量。
- 张世鹏刘品何秦伟帅姜彩红赵新节
- 关键词:白兰地麦饭石挥发性物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
- 蛇龙珠葡萄营养系的差异性分析被引量:6
- 2010年
- 葡萄相同品种不同营养系表现亦不相同,选取新港C(第6行)、抹直口D(第7行)、赵格庄E(第8行)、马格庄F(第9行)等4种蛇龙珠营养系葡萄果实分析糖酸、单酚、挥发性物质等指标,分析葡萄营养系的差异及特色。结果表明,赵格庄E(第8行)、马格庄F(第9行)蛇龙珠葡萄果实含糖量较高,分别达到220.2g/L、225.2g/L。新港C(第6行)、赵格庄E(第8行)单体酚相对含量较高,尤其是表棓儿茶素的含量,相对含量分别达到34.56%、33.84%。4种蛇龙珠营养系葡萄果实挥发性物质成分中棕榈酸、反式二氯环戊醇的含量均相对较高,新港C(第6行)醇类、酯类、酮醛类物质含量均相对较高,其中醇类含量占32.592%。
- 孙传艳牟京霞赵新节刘凤欣
- 关键词:酿酒葡萄蛇龙珠挥发性物质
- 一株产聚羟基脂肪酸酯根瘤菌Rhizobium sp.H2-5的筛选与鉴定被引量:1
- 2013年
- 聚羟基脂肪酸酯(Polyhydroxyalkanoates,PHAs)是微生物产生的胞内能量和碳源储藏性物质,因其可以作为生物塑料具有完全可生物降解性而倍受关注.本研究从自然界中取样,经过富集培养、尼罗蓝荧光显色、苏丹黑染色、提取发酵产物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等,筛选到一株聚羟基脂肪酸酯产生菌.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以及16S rDNA分子鉴定,确定该菌为根瘤菌Rhizobium sp.H2-5.
- 杨姗姗张红蕊伏圣秘刘新利陈静
- 关键词:聚羟基脂肪酸酯根瘤菌菌种筛选菌株鉴定
- 蓝细菌对紫外辐射的响应被引量:2
- 2010年
- 平流层臭氧破坏导致地球表面紫外辐射(主要UV-B)增强逐渐受到人们重视,蓝细菌是一类在臭氧层出现前就已经存在的微生物,在高强度的紫外辐射下,蓝细菌得以生存至今,必然拥有一套完整的自我保护机制。综述了国内外对蓝细菌响应紫外辐射的研究进展,主要对蓝细菌的自我保护及免受紫外辐射伤害的机制进行介绍。
- 逄圣慧于海峰贺韵雅吕红线
- 关键词:蓝细菌紫外辐射
- 抗生素生产菌株的推理选育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1年
- 推理选育是应用广泛的一种高通量筛选技术。本文综述了以底物、前体物质、碳源分解代谢物、产物和无机盐等因素为线索开展的抗生素高产菌株推理选育的研究进展,阐明了对随机诱变突变株进行定向筛选是调节菌体自身代谢调控系统、进而改良菌种特性的有效方法。
- 陆震戴秀君孟国庆赵林刘新利
- 关键词:推理选育菌种改良抗生素
- 半干鸡肉宠物食品的护色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利用异VC钠、柠檬酸、焦亚硫酸钠的单一与复配使用对半干鸡肉宠物食品进行护色研究。单一护色实验结果表明,护色效果焦亚硫酸钠>柠檬酸>异VC钠,复配护色实验表明柠檬酸能够增强异VC钠和焦亚硫酸钠的护色效果,柠檬酸:焦亚硫酸钠(质量比)=2:1时,对维持鸡肉宠物食品颜色金黄色,抑制的颜色加深变黑效果显著。
- 逄圣慧于海峰崔波
- 关键词:宠物食品鸡肉护色剂
- Genome shuffling育种技术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0年
- 本文综述了一种高效育种技术Genome shuffling(基因组重组)技术及其在细菌、真菌及放线菌的菌种选育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与传统育种技术相比,Genome shuffling技术是一种全基因组重排的高效定向育种技术。菌株经过多轮递归原生质体融合,使正向突变的不同基因重组到同一个融合子中,大幅提高菌种的正突变性,打破在菌种改良过程中的诸多局限性,在现代菌种选育中得以广泛应用。
- 孟国庆陆震赵林刘新利
- 关键词:GENOME菌种选育原生质体融合高通量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