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 作品数:107 被引量:453H指数:12
- 相关作者:马静黄蔚贾晓玲黄莹王雪花更多>>
- 相关机构:淮阴工学院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淮阴工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 芹菜产品“互联网+”销售模式被引量:6
- 2020年
- 芹菜是伞形科一种重要的叶菜类蔬菜作物,在世界各地广泛栽培,不仅可作为蔬菜食用,还具有良好的药用功效。芹菜在我国蔬菜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丰富居民“菜篮子”及保证蔬菜周年供应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芹菜产品销售模式也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通过“互联网+”方式进行芹菜产品的销售进一步促进了芹菜产业的发展。本文主要从芹菜产品“互联网+”发展背景、现状、存在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简要阐述,并提出了一定的建议与思考。
- 杨玥冯顾城李炘烨贾丽丽路晓华庄波陶建平陈龙正刘洁霞沈迪谭国飞苏小俊刘惠吉熊爱生
- 关键词:芹菜
- 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BcMAX2调控腋芽生长的功能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MAX2(MORE AXILLARY GROWTH 2)是独脚金内酯信号转导相关基因,其功能与腋芽生长有关。以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分蘖菜品种‘马耳头’和普通白菜品种‘苏州青’为材料,探究MAX2对腋芽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从两种材料中克隆得到的BcMAX2其开放阅读框序列没有差异,‘马耳头’的BcMAX2启动子序列有2个碱基的缺失。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BcMAX2定位在细胞核。在拟南芥中过表达BcMAX2抑制腋芽生长,BRC1表达量升高。在‘马耳头’中沉默BcMAX2能引起BcBRC1表达量降低并促进腋芽伸长。通过对白菜cDNA文库筛选得到197个与BcMAX2互作的候选蛋白,其中多数候选互作蛋白具有结合活性和催化活性,部分候选蛋白还参与植物的信号转导和逆境响应。通过酵母双杂交和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验证最终得到2个与BcMAX2互作的蛋白。试验表明,白菜BcMAX2可能通过促进BcBRC1的表达来负调控腋芽的生长。
- 徐兰兰赵天孜张玮宗琛黄菲艺王建军侯喜林李英
- 关键词:白菜
- 不结球白菜根尖体细胞染色体制片及其二倍体和四倍体有丝分裂过程观察被引量:17
- 2011年
- 以不结球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 Makino)根尖为材料,对染色体制片过程中根长(小于0.5 cm、0.5~1.0 cm、1.0~2.0 cm及大于2.0 cm)、预处理方法、预处理剂种类(2 mmol·L-18-羟基喹啉、2 mmol·L-18-羟基喹啉与质量浓度0.2 g·L-1秋水仙素等体积混合液、质量浓度0.2 g·L-1秋水仙素、饱和对二氯苯、质量浓度20或40 mg·L-1放线菌酮、质量浓度40 mg·L-1放线菌酮与2 mmol·L-18-羟基喹啉等体积混合液)及预处理时间(1.0~3.5 h)进行了比较和筛选;在此基础上,对二倍体和四倍体不结球白菜根尖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根长度对分裂相的数量有显著影响;根长1.0~2.0 cm,分裂相相对较多,占细胞总数的64.75%。冰冻预处理22~23 h,能获得一定量的分裂相。采用不同的预处理剂及预处理时间,分裂相的数量及染色体形态有明显差异;用质量浓度40 mg·L-1放线菌酮溶液处理3.5 h,分裂相数量最多,但易导致染色体加倍;用质量浓度20 mg·L-1放线菌酮预处理3.5 h,染色体长且着丝点及随体清晰,且分裂相较多,占细胞总数的53.65%。因而,根长度以1.0~2.0 cm为宜,适宜的预处理方法为用质量浓度20 mg·L-1放线菌酮浸泡2.0~3.0 h。二倍体及四倍体不结球白菜根尖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基本相似,在有丝分裂的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染色体的行为基本一致,但在四倍体的有丝分裂过程中会出现多价体、染色体桥、落后染色体、染色体异常分离及内源有丝分裂等异常现象。
- 郑金双张蜀宁孙成振王雅美
- 关键词:不结球白菜染色体制片四倍体有丝分裂
- 番茄2个ERF-B1亚族转录因子基因的克隆及其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响应被引量:12
- 2019年
- 为进一步研究番茄ERF转录因子调控植物抗逆的分子机理,本研究以番茄浙杂-301为试验材料,分别克隆获得2个乙烯反应元件结合蛋白基因SlERF83和SlERF109,并对其进行序列及表达分析。结果表明,番茄SlERF83和SlERF109基因分别含有678 bp和669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25和222个氨基酸,各含有1个保守的AP2结构域,属于亲水性蛋白。进化分析表明,这2个ERF转录因子均属于AP2/ERF家族中ERF亚族的B1组。SlERF83和SlERF109三级结构都含有1个α-螺旋和3个β-折叠。酵母单杂交及β-半乳糖苷酶活性测定结果证明SlERF83转录因子可以与GCC-box结合。番茄2个ERF蛋白启动子含有多种逆境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SlERF83和SlERF109在非生物和生物胁迫下的表达,结果表明,高盐和干旱胁迫下,SlERF83和SlERF109基因的表达均被抑制;水杨酸处理能够诱导SlERF83和SlERF109基因的表达;茉莉酸甲酯处理下SlERF83表达水平提高,SlERF109表达量降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侵染下,SlERF83和SlERF109基因的表达均被抑制。SlERF83和SlERF109转录因子可能参与了番茄对生物及非生物胁迫的响应过程。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深入开展ERF转录因子调控番茄抗逆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 王雅慧李彤黄莹刘洁霞王枫熊爱生
- 关键词:番茄转录因子酵母单杂交
- 不结球白菜醛酮还原酶BcAKR4C9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醛酮还原酶AKR4C亚家族BcAKR4C9基因在不同激素处理及逆境胁迫中的表达模式,从而分析BcAKR4C9基因在不结球白菜作物中的生长代谢和逆境胁迫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以不结球白菜‘苏州青’为材料,克隆了BcAKR4C9基因的全长,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了其氨基酸序列,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BcAKR4C9基因在不同组织,高温、低温、NaCl胁迫、伤害胁迫,以及水杨酸、茉莉酸甲酯和脱落酸等处理下的基因表达变化。[结果]序列分析表明,BcAKR4C9基因包含1个长度为948 bp的开放式阅读框(ORF),编码315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多重比对和进化树分析表明,BcAKR4C9与其他植物AKR4C9基因同源性较高,具有高度保守性。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BcAKR4C9在叶片中的表达量高于根中,高温和低温处理下表达上调,且具有相似的表达模式。在0~20 g·L^(-1) NaCl质量浓度范围内基因相对表达量随NaCl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升高,伤害处理后能够迅速产生应激响应,并能够被水杨酸、茉莉酸甲酯和脱落酸诱导表达。[结论]不结球白菜BcAKR4C9基因能够被不同激素诱导表达,并且参与到多种逆境胁迫响应。
- 张飞雪虞章红刘坤宇文锴王建军侯喜林李英
- 关键词:不结球白菜非生物胁迫
- 切花菊花心褐化病原菌分离鉴定及抑菌药剂筛选
- 2025年
- 切花菊在采后储运过程中面临花心褐化问题,严重影响了切花的观赏价值和商品价值。由于该问题成批次暴发,推测为病原菌感染所致。为探究该问题成因并寻找解决方案,本研究对夏菊‘金扇’花心褐化现象进行了观察分析,采用科赫(Koch)法则分离鉴定病原菌,借助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确定病原菌种类,并通过平板抑菌试验和鲜切花处理试验筛选鉴定高效抑制剂。结果显示:花心褐化导致夏菊生产每年损失约10%;病原菌为高地芽孢杆菌(Bacillus altitudinis),其最适生长条件为pH=7.0和42℃。在评价的15种常用绿色低毒杀菌药剂中,80%乙蒜素为最优杀菌剂,其1 000倍稀释液可显著抑制其他2个品种菊花的花心褐化。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分离鉴定了导致切花菊花心褐化问题的病原菌,并筛选到绿色、低毒且高效的抑菌药剂,为防治切花菊采后花心褐化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 胡雅鑫郭梓婷方萍管志勇陈素梅陈发棣王利凯
- 关键词:切花菊病原菌分离鉴定乙蒜素
- 同源四倍体白菜与同源四倍体萝卜远缘杂交研究
- 同源四倍体间杂交是直接获得异源多倍体的有效方法之一,可以避免常规方法中染色体加倍导致的不稳定变异,但此类研究仅在拟南芥中有报道,其可行性仍待研究。本研究中试图通过同源四倍体白菜与同源四倍体萝卜的属间杂交,直接获得白菜与萝...
- 孙成振李英张蜀宁郑金双侯喜林
- 关键词:白菜萝卜异源多倍体胚挽救同源四倍体
- 文献传递
- 不同浓度氮、磷、钾对水培芹菜生长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被引量:6
- 2022年
- 为研究不同浓度氮、磷、钾对水培芹菜生长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筛选适于水培芹菜生产的最适氮、磷、钾肥浓度,以2个芹菜品种“津南实芹”和“金黄芹菜”为材料,进行不同浓度氮、磷、钾肥条件下的水培种植试验,综合比较分析各处理间芹菜植株外观性状及叶绿素含量存在的差异。结果表明:氮、磷、钾肥为芹菜水培过程中需施加的必要营养元素,且适宜浓度氮、磷、钾及配比对芹菜生长和叶绿素含量均有促进作用,“津南实芹”叶绿素含量相对较高。最适氮、磷、钾肥浓度在芹菜不同品种及不同部位间有所差异,“津南实芹”对氮、磷、钾肥需求量均大于“金黄芹菜”,对缺素条件更为敏感。氮肥对芹菜各部位叶绿素含量的增加效果比较均衡且明显,其最适浓度在2个品种芹菜中有一定差异;磷肥对提高芹菜总叶绿素含量效果最为显著;钾肥主要促进了芹菜叶柄叶绿素含量的增加。在芹菜水培生产中,可将氮、磷、钾肥浓度范围分别设置在5~8、0.3~0.6、5~7 mmol/L,并根据品种需肥特性,对氮、磷、钾肥比例进行适度调整。
- 陈晨贾丽丽陈雪琼陈月珍冯顾城束胜谢秀明陶建平谭国飞王雅慧熊爱生
- 关键词:水培芹菜氮磷钾叶绿素
- 同源四倍体不结球白菜与同源四倍体萝卜远缘杂交研究
- 目的与意义:同源四倍体间杂交是直接获得异源多倍体的有效方法之一,可以避免常规方法中染色体加倍导致的不稳定变异,但此类研究仅在拟南芥中有报道,其可行性仍待研究。本研究试图通过同源四倍体不结球白菜与同源四倍体萝卜的属间杂交,...
- 孙成振李英张蜀宁郑金双侯喜林
- 关键词:异源多倍体不结球白菜萝卜胚挽救同源四倍体
- 芹菜NAC转录因子基因AgNAC1的克隆及其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被引量:11
- 2018年
- 通过RT-PCR方法,从芹菜‘六合黄心芹’和‘文图拉’中分别克隆获得编码NAC转录因子的基因AgNAC1。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编码氨基酸序列组成、蛋白质理化性质、亲缘关系、空间结构等,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基因在不同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六合黄心芹’和‘文图拉’AgNAC1开放阅读框长度均为957bp,编码318个氨基酸,其蛋白质相对分子量分别为36.89和36.77 kD,理论等电点分别为5.94和5.78。AgNAC1蛋白与不同植物中NAC家族成员同源性比对和进化树分析表明,其与胡萝卜Dc NAC属于同一个分支,进化距离最近。蛋白功能域预测显示,AgNAC1有多个α螺旋和β转角二级结构单元。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AgNAC1在芹菜叶中表达量最高,具有组织特异性,同时对高温、低温、干旱和盐胁迫均有响应。‘六合黄心芹’中AgNAC1的表达水平在高温处理24 h达到最高。‘文图拉’中AgNAC1的表达水平在高温、低温及盐处理后2h和8h高于对照,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干旱处理4 h时表达水平最高。
- 段奥其冯凯刘洁霞徐志胜熊爱生
- 关键词:芹菜NAC转录因子非生物胁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