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理工大学理学院物理学系

作品数:57 被引量:130H指数:6
相关作者:唐元昊施沈阳徐蕙金吉松陈香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理学
  • 6篇化学工程
  • 6篇电子电信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机械工程
  • 2篇电气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晶格
  • 5篇动力学
  • 5篇M
  • 4篇单晶
  • 4篇第一性原理
  • 4篇第一性原理计...
  • 4篇纳米
  • 4篇溅射
  • 4篇磁控
  • 4篇磁控溅射
  • 3篇第一性原理研...
  • 3篇电学
  • 3篇性能研究
  • 3篇射频磁控
  • 3篇射频磁控溅射
  • 3篇精修
  • 3篇HCOO
  • 3篇掺杂
  • 3篇超晶格
  • 2篇导电

机构

  • 57篇浙江理工大学
  • 8篇北京邮电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四川大学
  • 2篇江西师范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温州大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井冈山大学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 1篇郑州航空工业...
  • 1篇江西科技师范...

作者

  • 17篇唐为华
  • 15篇李培刚
  • 15篇王顺利
  • 9篇施思齐
  • 7篇沈静琴
  • 5篇刘爱萍
  • 5篇姜平
  • 4篇朱晖文
  • 3篇张莉
  • 3篇朱正和
  • 3篇崔灿
  • 3篇朱志艳
  • 3篇唐元昊
  • 3篇徐蕙
  • 3篇施沈阳
  • 3篇张华
  • 2篇赵廷玉
  • 2篇傅景礼
  • 2篇雷鸣
  • 2篇黄晓虹

传媒

  • 14篇物理学报
  • 3篇浙江理工大学...
  • 2篇光学学报
  • 2篇中国科学:物...
  • 1篇新型炭材料
  • 1篇科学通报
  • 1篇Journa...
  • 1篇硅酸盐学报
  • 1篇物理
  • 1篇化学学报
  • 1篇光子学报
  • 1篇大学物理
  • 1篇化学进展
  • 1篇功能材料与器...
  • 1篇高科技纤维与...
  • 1篇单片机与嵌入...
  • 1篇中国科学(G...
  • 1篇常熟理工学院...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7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8篇2012
  • 4篇2011
  • 7篇2010
  • 9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先驱体制备SiC纤维的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0年
碳化硅(SiC)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抗蠕变、抗氧化等优异性能,是增强耐高温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关键材料。介绍了先驱体法制备3代SiC纤维的发展历程:从第1代高氧碳含量SiC纤维发展到第2代低氧高碳含量SiC纤维,再到第3代近化学计量比SiC纤维,SiC纤维的微结构从非晶到微晶显著变化,纤维的耐热性能也显著提高。重点比较了第3代近化学计量比SiC纤维(Hi-Nicalon Type S纤维、Tyranno SA和Sylramic纤维等)的性质,结果表明:SiC纤维的热稳定性由近化学计量比SiC微晶的致密度和微结构决定,Sylramic和Tyranno SA纤维的组成和微结构可通过控制Si-C-O纤维的碳热还原反应来实现,烧结助剂的采用及陶瓷烧结工艺的有效应用可提高纤维的致密度。Hi-Nicalon Type S纤维的组成和微结构取决于聚碳硅烷分解过程中特定的气氛和温度。简介了SiC纤维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其发展趋势。
陈建军彭志勤董文钧王彩华唐为华
关键词:先驱体法碳化硅纤维
金属-有机框架[(C制备与表征H3)2NH2] Mn(HCOO)3大晶体的
本文利用水热法制备了金属-有机框架[(CH3)2NH2]Mn(HCOO)3(DMMnF)晶体.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红外光谱分析(IR)仪表征晶体的结构和化学组成.结果表明:DMMnF属于三方晶系,空间群为R3-...
吉胜男张子洁吴超李培刚沈静琴王顺利
关键词:XRD单晶
“不确定原理”和测量之间关系的讨论
2013年
不确定原理是量子力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关系式,虽然人们认为它是基于量子力学的统计诠释,但包括海森伯在内的物理学家都认为这个原理和测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尽管有物理学家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但在很多教科书中都没有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本文结合最新的实验发现,系统地展示了不确定原理的本质,得出明确的结论:不确定关系和测量没有关系.
祝华陈艳华
纳米金增强掺磷四面体非晶碳膜的电化学活性被引量:3
2010年
采用电沉积法在过滤阴极真空电弧技术合成的掺磷四面体非晶碳(ta-C∶P)薄膜表面沉积纳米金团簇,制备纳米金修饰的掺磷非晶碳(Au/ta-C∶P)薄膜电极。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拉曼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化学伏安法表征ta-C∶P和Au/ta-C∶P的微观结构、表面形貌和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80V的脉冲偏压更利于磷原子进入碳的网络,并明显增加薄膜的电导率和电化学活性。纳米金团簇可增加ta-C∶P电极的有效面积,提高对铁氰化钾氧化还原反应的活性和电极可逆性,增强对多巴胺的催化活性。研究结果揭示ta-C∶P和Au/ta-C∶P薄膜在电分析及生物传感器方面的潜在应用。
刘爱萍朱嘉琦韩杰才
关键词:电化学活性生物传感器
激光金等离子体中Au^(48+)离子的光谱分析和能级寿命被引量:1
2009年
根据扩展的全相对论多组态Dirac-Fock理论,采用"多功能相对论原子结构程序GRASP2(General-PurposeRelativistic Atomic Structure Program2,1992),考虑量子电动力学(QED)效应和Breit修正,结合惯性约束聚变(ICF)实验室等离子体中已经观察到的激光照射Au元素所产生的一些多重电荷态离子的外壳层共振线跃迁光谱,选取重要的电子组态,计算激光金等离子体中类镓Au48+离子的光谱跃迁波长、能级寿命和能级宽度。计算所得波长值与实验值符合较好,能级寿命与能级宽度的大小关系符合海森堡的能量与时间测不准原理。计算结果对金等离子体中的离子平均寿命、电荷态分布和平均电离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朱志艳朱正和张莉蒋刚
关键词:等离子体物理跃迁波长能级寿命能级宽度
双折射滤波片的优化参量被引量:4
2005年
研究了双折射滤波片的滤波和调谐性质.利用矩阵方法和反射、透射系数,给出了波片两个界面的菲涅耳系数.利用相移公式和光线轨迹公式,由入射角和光轴方位角可计算波片精确的相移公式.将上述系数和这一波片的相移公式用于琼斯矩阵,得到透射率的本征矩阵.该矩阵的本征值即为波片的透射系数.由此,给出了波片的主要性质(特别是透射宽度),讨论了波片参量(入射角、方位角和厚度)对波片性质的影响.利用相移公式,讨论了波片的调谐性质,并给出了选择参量的最佳范围.对石英波片,最佳参量为:厚度约在1500~2000μm,方位角大于45°,循环系数r尽可能大.在激光器增益较大时,选择较小的入射角.
张为权
关键词:光计算琼斯矩阵
CuO/TiO2复合薄膜的制备与表征
1.引言TiO薄膜由于其高折射率和机械强度,稳定的化学特性,高介电常数等特性,在光学、光电子学及电子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近些年对TiO薄膜改性的研究日益增多。射频磁控溅射法制备薄膜具有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等优点,是一...
徐蕙王顺利朱小燕姜平刘爱萍唐为华
关键词:射频磁控溅射二氧化钛
Cu/TiOx复合薄膜的结构及亲水性研究
在室温下,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制备了Cu/TiOx纳米晶复合薄膜。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了Cu/TiOx复合薄膜的UV-vis吸收谱和亲水性。结果表明,退火前后...
王顺利朱晖文李培刚徐蕙崔灿唐为华
关键词:射频磁控溅射亲水性
文献传递
刚性基底表面图案化氧化石墨烯对细胞粘附行为调控被引量:2
2017年
生物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如刚度、粗糙度、亲疏水性等)对细胞的粘附、增殖、迁移、分化、凋亡等一系列生命活动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此外,对材料进行图案化设计也是调控细胞生命活动的一种有效手段。采用软光刻的方法,以聚二甲基硅氧烷为印章,通过调节压力,获得图案较为规整的氧化石墨烯(GO)阵列。在优化的压力条件下,成功将GO阵列转移至硅、类金刚石膜、氧化铟锡玻璃三种刚性基底表面。利用基底材料与GO材料性能的差异,实现了对神经细胞(PC12)选择性粘附的有效调控。研究结果表明:与刚性基底相比,硬度较小且亲水的GO表面更能有效促进PC12细胞的选择性粘附和增殖。GO阵列表面越大,其表面粘附的细胞密度越大。
徐盼举邢赟许为中黄敏黄敏
关键词:氧化石墨烯
Mg掺杂对[NH2(CH3)2]Mn1-xMgx(HCOO)3单晶性能的影响
2017年
通过水热法合成一系列不同掺杂浓度晶体[NH_2(CH_3)_2]Mn_(1-x)Mg_x(HCOO)_3(0≤x≤0.5),并对其进行X射线粉末衍射、紫外可见光谱、傅里叶变化红外光谱(FTIR)、热重等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制备晶体的结晶性能好,透明度高,晶体为三方晶系,空间群为R-3c(167);Mg^(2+)的掺入加剧了Mn-O_6八面体的畸变,导致晶体的晶格参数发生明显变化;晶体结构框架在120℃时开始坍塌,在230℃时,甲酸根分解挥发。光学测试结果表明:晶体的禁带宽度为3.73 eV,Mg掺杂对禁带宽度没有影响。磁性测试结果表明:当测试温度范围为5~300K时,随着掺杂量增加,样品的奈耳温度(T_N)变小,当掺杂量为0.5,反铁磁转变消失。
张子洁吴超朱为康吉胜男李培刚王顺利
关键词:单晶生长磁学性能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