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物理学系
- 作品数:161 被引量:432H指数:12
- 相关作者:余保龙孟进芳符瑞生高卫东李桂峰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 液态太阳能集热介质的研究
- 1995年
- 本文设计试验了一种液态光热转换介质,它是由多种普通染料混合而成的稀释水溶液.其对太阳辐射的热敏感性能及耐光和热腐性能都很好,并能获得较高的集热效率.
- 王长顺
- 关键词:集热效率太阳能液态
- 异型高效相位共轭镜的性能研究
- 光折变晶体特别是光折变效应极强的钛酸钡晶体的出现,使人们在获得简便而又高效的相位共轭反射镜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人们利用这种具有极低功率响应的光折变晶体,运用它的自泵浦相位共轭效应,已获得反射率为30%—50%的相位共轭波输...
- 张治国李卓朱镛张时明王大地叶佩弦
- 纳米二氧化钛材料的相变和声子限制效应
- <正>拉曼光谱用于研究二氧化钛材料的相变和声子限制效应.化学溶液方法制备了Ti O2纳米晶材料.其平均粒度为6.8-27.9 nm.最低频率152cm-1Eg模随粒度减小出现蓝移和加宽.在声子限制模型下,理论上对不同粒度...
- 张明生张伟风尹真
- 文献传递
- 晶粒尺寸对Bi_2Ti_4O_(11)在静水高压下的Raman光谱及软模相变的影响被引量:1
- 1994年
- 本文测量了晶粒尺寸为30nm的Bi_2Ti_4O_(11)在静水高压下的Raman光谱,发现在压力为3.35GPa时发生软模相变,其低频部分的Raman谱随压力的变化表明该体系存在着明显的量子尺寸效应。
- 邹广田孟进芳崔启良李熙唐建新赵慕愚
- 关键词:晶粒尺寸软模相变纳米晶散射谱
- D-π-A分子H-聚集体的电子光谱被引量:9
- 2001年
- 合成了具有强电子给体和强电子受体的D π A分子 5 (4 N ,N 二甲氨基苯乙烯基 ) (1H ,3H) 2 ,4,6 嘧啶三酮 (AB1)和 5 (4 N ,N 双十八烷基氨基苯乙烯基 ) (1H ,3H) 2 ,4,6 嘧啶三酮 (AB18) ,并对其电子光谱进行了研究 .AB18在环己烷中聚集体的吸收光谱及AB1和AB18的表面光电压谱在 45 0nm附近出现H 聚集体的谱带 ,比其在氯仿溶液中单体的ICT带蓝移了 30nm左右 .AB1和AB18固体及其高浓度的氯仿溶液分别在 6 2 0nm和 6 10nm附近出现来源于H 聚集体的激基缔合物的荧光 ,6 2 0nm带比单体红移 3 0 0 0cm-1左右 .还探讨具有强电子给体和受体的D π A分子间π π相互作用 .
- 陈思光姜月顺卢然杨文胜杨继华李铁津杜祖亮
- 关键词:荧光光谱电子光谱Π-Π相互作用
- 用天线共振子模型研究银镜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被引量:1
- 1999年
- 我们研究了具有不同表面粗糙度银镜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表面粗糙度的增加,银粒子的共振吸收峰发生红移。根据天线共振子模型,进行了吸收光谱的理论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相当吻合。
- 裴宁莫育俊刘长春王连英
- 关键词:拉曼散射吸收光谱银镜
- 用红外显微镜研究MoS_2纳米微粒LB膜摩擦过程中的结构变化被引量:1
- 1997年
- 研究了铝基体上沉积的由二烷基二硫代磷酸修饰的MoS_2纳米微粒(MoS_2-DDP)LB膜的摩擦学性能,并且利用红外显微镜分析了膜在摩擦过程中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在给定的试验条件下,LB膜可显著降低铝的摩擦系数;加入MoS_2纳米微粒虽使其摩擦系数稍有增加,但耐磨性能却可提高近20倍;MoS_2-DDPLB膜在摩擦过程中极易向对偶转移,同时在摩擦力作用下膜发生了摩擦化学反应或变化。
- 张平余薛群基张治军张军杜祖亮
- 关键词:LB膜二硫化钼红外显微镜
- 有限长周期δ势原子链能级的确定被引量:1
- 1997年
- 用递推的方法解了具有有限长周期δ势阱和δ势垒的原子链的薛定谔方程,得到了确定这些原子链能级的递推公式,可以用计算机计算确定能级,这为微材料能级结构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方法.
- 黄明举
- 关键词:Δ势窄带原子链能级
- 含偶氮基聚合物中实时全息光栅和光致双折射效应的实验研究
- 1997年
- 研究了一种新的含偶氮基的三元共聚物,在633nm处测得光感生双折射δn值达10-3量级,写入的全息光栅的实时单光束衍射效率在10%以上.其物理机制为在偏振光作用下,由于在聚合物中引入了柔性链段,偶氮功能易于通过顺反异构而重新取向,从而产生强的光致双折射效应.
- 王长顺夏锦红党玉敬程秀英
- 关键词:偶氮聚合物全息光栅
- 肠杆菌科细菌生化鉴定系统E—18的研究及效果评价
- 1989年
- 肠杆菌科的分类近年中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已从1974年的12个菌属增加到23个菌属。我们设计了一套肠杆菌科微量快速生化鉴定系统 E—18,该系统包括常规试验的三糖铁和半固体培养基、微量快速生化反应板(含底物)、编码记录表、微机处理系统软件、编码检索简表。鉴定范围包括肠杆菌科23个菌属中的21个菌属59个分类单元。18项生化试验包括常规试验5项和微量快速生化反应13项。该板为一次性使用。接种后置37℃6~8小时观察结果。为了尽快准确地得到被鉴定菌种的结果,本系统提供与 SHARP PC—1500微机配套使用的微机处理软件。该软件可分别处理动力(+)和动力(-)的菌种,即有两个000000~777777的排列组合,共524288个编码。编码输入微机后,可按序打印出四个优选菌菌名及其鉴定值。
- 李福田孙洁张志忠王淑真杨宝兰
- 关键词:肠杆菌科微机处理半固体培养基生化鉴定临床细菌学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