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

作品数:6 被引量:28H指数:3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历史学系南京大学历史学系国际关系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政治法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政治
  • 2篇美国国会
  • 2篇共同体
  • 1篇代课
  • 1篇学习共同体
  • 1篇应对气候变化
  • 1篇政治共同体
  • 1篇释义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网络学习
  • 1篇网络学习共同...
  • 1篇冷战
  • 1篇冷战结束
  • 1篇美国对华政策
  • 1篇美台关系
  • 1篇克林顿
  • 1篇环境安全
  • 1篇教学
  • 1篇教学实践

机构

  • 6篇江苏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作者

  • 6篇阎静
  • 1篇殷学东
  • 1篇陶伟乔
  • 1篇邹志文
  • 1篇刘静静

传媒

  • 2篇学术论坛
  • 1篇世界经济与政...
  • 1篇理论导刊
  • 1篇科学.经济....
  • 1篇长春教育学院...

年份

  • 3篇2009
  • 3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试析林克莱特批判历史社会学视角中的世界主义伤害协议被引量:1
2009年
历史社会学是当今国际关系非主流理论中有影响的流派之一,由国际关系批判理论代表人物林克莱特倡导的批判历史社会学是其中重要分支,其阐述的主题是世界主义伤害协议。林克莱特力图改变当下国际关系历史社会学各主要分支的研究仍主要集中在社会、国家、地缘政治和战争之间的相互作用方面,而对国际关系中的道德和文化力量没有给予应有关注这一状况,尝试通过对不同形式的世界政治组织中的伤害协议这样的社会学主题的分析来拓展这一关注。他的世界主义伤害协议构筑在怀特的国家体系社会学中的世界主义方法之上,主要探究不同的国家体系如何将各种类型的伤害置于规范性的约束之下,并在一个可比较的视角中探究现代性在此方面已取得的重要进步。
阎静
国际关系批判理论和政治共同体的转型——一种林克莱特三重视角的诠释被引量:7
2009年
林克莱特是国际关系批判理论著名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批判理论将包容和排斥问题视为国际关系研究的中心问题,政治共同体转型问题是林克莱特批判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林氏对政治共同体的研究从规范的、社会学的和人类行为学三重分析视角进行综合诠释,并期望通过这种完整的关于共同体的综合研究,推动政治共同体的转型和更高形式的政治共同体的产生。
阎静
克林顿和小布什时期的美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解析被引量:11
2008年
美国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对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美国近两届政府的五届国会十年来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态度,从反对、质疑到关注、积极推动立法,已发生明显转变。但目前国会在气候立法方面尚未取得实质性成果,这与美国奉行国家利益至上原则、美国国内情况和国会自身政治结构的特点密切相关。美国国会和各界都已经深刻意识到了气候变化的真实性和严重性。同时,国会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立法历程充满坎坷,也折射出国家在应对如气候变化这类非传统安全问题时面临着更复杂的情况和特点。
阎静
关键词:美国国会气候变化非传统安全
冷战结束后的美国国会和美国对华政策——以《加强台湾安全法》的出台为例被引量:3
2008年
在众多影响美国对外政策制定的因素中,国会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国会在外交决策中的地位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国内外政治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演变。冷战结束后,美国国会加强了对华决策参与,总体上起着消极作用。《加强台湾安全法》是冷战后国会介入台湾问题的一个大动作。该法出台的过程为我们探究冷战后国会对华政策的影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中国政府已充分意识到美国国会的作用,力图发展两国间的对话机制,规避国会在中美关系中的破坏性作用,增加其建设性。
阎静
关键词:美国国会美国对华政策美台关系
网络学习共同体学习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为例被引量:3
2009年
网络学习共同体是当今较先进的网络学习模式。我们将这一模式引入"当代"课的教学实践,并提出"当代"课是最便于利用网络资源和技术进行教学的公共课程之一。要构建"当代"课程的网络学习共同体,必须确立具体的学习目标、组建课程学习团体、共建"当代"课的网络学习资源和构筑网络学习平台。
阎静邹志文殷学东陶伟乔
关键词:网络学习共同体教学实践
环境安全:概念的演进与释义被引量:4
2008年
20个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就将环境与安全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并产生了"环境安全"这一术语。从冷战时期到冷战结束至今,"环境安全"研究历经四代。前三代的研究主要关注环境问题与传统国家安全要素的联系,而在冷战后兴起的第四代则更多地从非传统威胁的角度来考察。目前对于"环境安全"概念的内涵仍然缺乏统一的认识,研究还在继续。但这一概念已逐渐为各国、国际社会和其他非行为主体所接受,而且形成了一定的机制和规范,甚至已被列入一些国家的安全战略。进入21世纪,对"环境安全"的研究将在非传统安全研究的框架下继续深入。梳理回顾国外"环境安全"理论能为我国该方面的理论建设和实践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阎静刘静静
关键词:环境安全传统安全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