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机构详情>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

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

作品数:29 被引量:432H指数:12
相关机构:江苏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文化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2篇教育
  • 10篇德育
  • 4篇教学
  • 3篇道德
  • 3篇道德教育
  • 3篇德教
  • 3篇教育方法
  • 3篇教师
  • 2篇德育方法
  • 2篇政治
  • 2篇互联
  • 2篇互联网
  • 2篇价值观
  • 2篇核心价值观
  • 1篇大学发展
  • 1篇大学青年
  • 1篇大学青年教师
  • 1篇当代德育
  • 1篇道德教育方法
  • 1篇道德性

机构

  • 29篇江苏大学
  • 2篇江苏科技大学

作者

  • 29篇张忠华
  • 2篇李明睿
  • 2篇相阳
  • 1篇桑瑜
  • 1篇张萍
  • 1篇尹华
  • 1篇周萍
  • 1篇李丹
  • 1篇王青华
  • 1篇李婷婷

传媒

  • 4篇教育导刊(上...
  • 4篇现代大学教育
  • 4篇教育科学研究
  • 4篇教育学术月刊
  • 2篇教育评论
  • 1篇中州学刊
  • 1篇道德与文明
  • 1篇黑龙江高教研...
  • 1篇中国高教研究
  • 1篇中国德育
  • 1篇高教探索
  • 1篇学位与研究生...
  • 1篇当代教育论坛...
  • 1篇当代教育科学
  • 1篇产业与科技论...
  • 1篇中国教育政策...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7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对高校定位研究的再思考被引量:15
2010年
高校定位是每所高校在社会大系统和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通过横向不同类型的高校和纵向不同层次的高校的比较,结合高校的使命、责任与自身发展的实际,确立其发展的坐标点。我国高校在发展中存在着目标趋同、无个性化等弊端。在高校定位研究中存在着对高校定位的前提基础缺乏思考、缺乏对高校定位过程的理论分析和本国研究多外国经验借鉴研究少等问题。确定明晰的高校使命与职责、加强高校分类研究是解决高校定位的前提,以复杂理论为指导,探索高校定位方法的多元性,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价值预设与主动生成的统一是解决高校定位的基本思路。
张忠华
关键词:高校定位
论现代道德教育方法的变革被引量:3
2011年
道德教育方法是在道德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所采用的各种活动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在传统社会里,道德教育灌输法有其合法性,能够用灌输法解决道德教育问题。在当代,灌输法的合法性失落,道德教育方法就要变革,由灌输法转向对话引导、实践体验和感悟建构。
李明睿张忠华
关键词:道德教育方法灌输法
我国新时期德育原理学科发展探析被引量:5
2008年
1978年以来,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德育原理作为一门学科从恢复到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回顾近三十年德育原理学科发展史,总结德育原理学科发展阶段的经验和教训,对于德育原理学科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张忠华
关键词:德育原理道德教育
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回顾与前瞻被引量:1
2024年
新时代我国学者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与功能、发展历程、基础理论、教育原则、教育策略与教育路径、教育模式与方法等主题进行了广泛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在网络新媒体、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下,其研究还存在着理论品性不足,实践情怀空泛,一元主导多元的困惑;重形式轻内容,重宣教轻践行,缺乏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与方法的探讨;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领域,中小学、社会和家庭领域研究不足;在研究方法与研究视角方面存在着重思辨研究,比较研究、实证研究、多学科、跨学科的研究成果较少。今后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理论本身的创新研究,深化价值观教育规律的探索,在综合分析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引导、鼓励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创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社会的各种实践活动中,不断拓宽研究领域、丰富研究视角,把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统一起来。
张忠华
关键词:教育策略教育路径教育方法
对外汉语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汉学热"证明对外汉语教学将继续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对外汉语教学在取得了喜人成就的同时也遭遇了各种难题和矛盾,政治文化观念的差异和误会带来较大阻碍。教学体系不完善,课程设置不成熟,给不同地区的差异教学带来挑战。师资建设不完善和毕业生就业难更是一对尖锐的矛盾。因此,对外汉语教学必须明确立场,去政治化,并且走多元化路线;完善教学体系,倡导个性化教学;重视师资培养,兼顾"请进来"和"走出去"。
尹华张忠华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国际汉语教学对外汉语
论中国特色的德育概念之研究被引量:14
2008年
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素质教育体系中居于统帅和灵魂的位置。然而,在中国,德育概念使用十分混乱,德育由原来的仅指道德教育,经历了一个不断"泛化"的过程,使得德育涵盖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等多重内涵,德育概念的"泛化",最终取消了德育概念本身,也造成德育实践中出现种种偏差。从语义分析,德育本来就是道德教育;从学者的探讨中可以看出,"大德育"有其名却无其实,德育原理更多的是道德教育原理。德育概念"泛化"的原因是多样的,德育概念的"泛化"弊大于利。因此,终结德育概念的"泛化"现象,取消"大德育"概念的使用,正确处理和研究道德教育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心理教育等概念的关系,使他们各司其职,各就其位,回归德育即道德教育的本真,才能澄清理论上的误区,正确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张忠华
关键词:德育概念泛化政治教育思想教育
论提高研究生学术沙龙活动学习效率的策略被引量:23
2009年
学术沙龙作为研究生教学方式之一,具有民主性、自由性、灵活性、创新性、前沿性等特征,它在研究生教育中有着较大的功能。克服学术沙龙活动常见的"冷场"、教师唱主角、活动有始无终的偏差,通过强化学术沙龙的计划性和组织性、层次性和整体性,做到纵向贯通和横向联合,主题设计匠心独运,形成民主平等的对话与磋商的氛围等有效策略,来提高学术沙龙活动的学习效率。
张忠华
关键词:学术沙龙
创新教育落实的困难与对策--基于文化社会学的思考
2008年
创新教育是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一种教育理念。在落实创新教育中存在着社会政治体制的负面影响、教育功能取向偏差、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学生缺乏自由创新活动的时空和教师素质不适应等困难因素。贯彻创新教育理念,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观,优化课程结构体系,改革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确立新的教学评价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
张忠华相阳
关键词:创新教育教育功能政治体制传统文化
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与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厘清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是缩短教师专业发展进程的前提问题。学者们对此问题的研究从无标准研究、单因素研究、内外二分研究、教师发展不同阶段研究到学科区分研究、多学科关照研究等。对影响教师专业发展因素的探讨已取得一些成就,但研究中还存在着标准不一、内容交叉、逻辑系统性不够完整等问题。借鉴国外经验,基于科技革命的新时代,立足教师群体共性与群体差异性的现实,开展实证、相关量化研究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张忠华王子朦
关键词:教师影响因素
“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变革被引量:173
2015年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当今社会、教育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通过创建"互联网+教育"新平台,开发并利用好"互联网+"的优秀资源库,实现教学内容的数字化、教学方式的数字化,能够真正促进教育理念的变革,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互联网+教育"的普及,对于我国实现终身教育和建构学习型社会有着"加速器"的作用。但"互联网+"的发展也给当代教育资金投入与资源升级优化配置、服务与管理能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师生角色转变与良好信息技术素养提升、教育目的转型及教学方式变革、学生日常生活世界回归、良好道德情感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挑战。
张忠华周萍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变革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