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大学科学发展观研究中心

作品数:44 被引量:241H指数:8
相关作者:方爱东顾友仁彭祥睿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南京大学哲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政治法律
  • 7篇哲学宗教
  • 7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2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6篇主义
  • 11篇价值观
  • 10篇社会主义
  • 9篇社会
  • 9篇核心价值观
  • 8篇社会主义核心
  • 8篇社会主义核心...
  • 8篇社会主义核心...
  • 8篇文化
  • 7篇马克思主义
  • 5篇教育
  • 4篇马克思主义中...
  • 3篇大学生
  • 3篇群体性
  • 3篇群体性事件
  • 3篇科学发展观
  • 3篇发展观
  • 2篇以人为本
  • 2篇意识形态
  • 2篇政治

机构

  • 42篇安徽大学
  • 4篇武汉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1篇宁德师范学院
  • 1篇淮阴师范学院
  • 1篇安徽审计职业...

作者

  • 9篇顾友仁
  • 8篇方爱东
  • 5篇黄志高
  • 5篇吴猛
  • 4篇丁成际
  • 4篇秦培涛
  • 4篇赵闪
  • 1篇沈素珍
  • 1篇范世珍
  • 1篇王孝哲
  • 1篇唐建兵
  • 1篇成守勇
  • 1篇吴家华
  • 1篇程妍
  • 1篇夏琼
  • 1篇马新民

传媒

  • 3篇探索
  • 2篇社会主义研究
  • 2篇现代哲学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学术论坛
  • 1篇马克思主义与...
  • 1篇内蒙古社会科...
  • 1篇教学与研究
  • 1篇学术界
  • 1篇福建论坛(人...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毛泽东邓小平...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马克思主义研...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天府新论
  • 1篇福建党史月刊
  • 1篇长江论坛
  • 1篇理论建设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7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15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当代科技革命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新课题
2012年
面对日新月异的当代科技革命,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深刻思考了当代科学技术革命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深入探索了新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等关系,并形成了新中间阶级论、生态技术论等重要思想。这些新课题的研究将对拓展我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视域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李明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变革意识形态生态技术
马克思主义儒学化与儒学马克思主义化之辨析被引量:3
2013年
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已然成为理论界的热点问题。学界主要有"融通说"、"综合说"、"并存说"、"排斥说"、"主辅说"等观点,"融通说"成为主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交织着"儒学马克思主化"与"马克思主义儒学化"之争,二者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从文化建设、社会心理、价值认同、时代背景与时代主题等方面进行整合。
丁成际
关键词:儒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高校群体性事件防控的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高校群体性事件近年来呈频发态势,对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危害极大,如何加强高校群体性事件的防控成为当前面临的紧迫而现实的重大问题。而今,有些高校群体性事件防控还存在着政治观和价值观教育不到位、合理利益诉求渠道不顺畅、高校网络舆情监管不力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应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理利益诉求、网络舆情监管等方面加强建设。
秦培涛赵闪吴猛
关键词:高校群体性事件防控对策
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自我身份意识和价值意识
2013年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也是党员干部在社会活动中必须遵循的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党的群众路线中,核心观点是“一切为了群众”,它是立党为公的一种根本理念。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它就是党员干部指导、支配自己的一切社会行为的根本思想依据。因为,党员干部只有真正树立一切为了群众的根本观点,才能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自觉地努力做到一切依靠群众,以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而“一切为了群众”六个字言简意赅,包含着党员干部要正确看待自己和正确看待群众,要树立正确的自我身份意识和价值意识等方面的内容。党员干部若要真正树立“一切为了群众”的根本理念,其一是应该树立正确的自我身份意识:自己在社会中乃是亦“官”亦民;其二是应该树立正确的自我价值意识:自己是人民群众的公仆和工具,必须勤奋工作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王孝哲
关键词:个人身份党员
中共十六大以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新发展
2011年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分析我国的基本国情,坚持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判断,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指出我国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胡锦涛以新的视角认识和分析我国基本国情,坚持并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黄志高
关键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发展观
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际影响力的思考被引量:1
2014年
核心价值观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构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国际影响力又是核心价值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际影响力需要辩证处理好一与多、中与外、软与硬三种关系。
方爱东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核心价值观
万里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思考——兼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集体性特征
2009年
万里在其政治生涯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作了自己的思考,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万里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思考,是全党同志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资源。
黄志高
关键词:社会主义观社会主义本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陈云“只唯实”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贡献
2011年
陈云长期通过中国革命的实践和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特别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党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的反复钻研和深刻领会,创造出以"只唯实"为核心的"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的思想,这与"实事求是"一脉相承,在应用哲学的层面上,把"实事求是"这一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抽象的哲学命题,加以通俗化、具体化、适用化。这是对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创新、丰富与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贡献,因为"这十五个字,前九个字是唯物论,后六个字是辩证法,总起来就是唯物辩证法"。
沈素珍
关键词:实事求是
论代际正义与可持续发展被引量:8
2011年
代际正义是现代社会必须加以重视的问题。由于后代人不在场,代际正义问题有其特殊性,这与代内正义不同,但代际正义问题思考的主体依然是当代人。在当代社会中,由于消费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生态帝国主义、环境殖民主义的盛行,代际之间不公正的问题日益凸显。代际正义涉及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需要我们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代内与代际资源公正分配的问题,确立代际经济公正的储存原则,提倡节约,进行以节约为核心的广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与代际正义。
丁成际
关键词:代际正义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
新时期中华民族基本精神的三重向度
2014年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维系民族团结,塑造民族自尊、自信与自豪,增强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的思想基础与精神纽带。基于此,我们在当代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实践中,就应该着力于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与力量,扎根于中华民族基本精神的历史性解读、现实性定位及其基本伦理价值的弘扬,以充分激发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精神家园的热情与活力,推展人们精神生活的价值与意义,引导其在自我超越中不断地提升精神境界,以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顾友仁
关键词:中华民族镜像文化伦理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