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综合交通研究中心

作品数:213 被引量:1,355H指数:20
相关作者:毛保华张国伍彭宏勤何天健冯佳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中南大学商学院汕头大学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经济管理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6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4篇交通运输工程
  • 22篇经济管理
  • 7篇机械工程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军事

主题

  • 61篇城市交通
  • 43篇综合交通
  • 42篇交通运输
  • 39篇轨道交通
  • 32篇城市轨道交通
  • 27篇综合交通运输
  • 23篇铁路
  • 19篇列车
  • 15篇城市
  • 13篇地铁
  • 13篇交通规划
  • 12篇智能交通
  • 12篇客流
  • 12篇换乘
  • 11篇综合运输
  • 11篇客运
  • 11篇交通发展
  • 10篇空运
  • 9篇铁路运输
  • 9篇联运

机构

  • 209篇北京交通大学
  • 6篇北京交通发展...
  • 6篇国家发展和改...
  • 5篇交通运输部
  • 5篇北京城建设计...
  • 4篇利兹大学
  • 3篇北京建筑工程...
  • 1篇北京城建设计...
  • 1篇长安大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柳州铁道职业...
  • 1篇汕头大学
  • 1篇中国城市规划...
  • 1篇重庆交通大学
  • 1篇中铁第一勘察...
  • 1篇香港理工大学
  • 1篇中国铁道科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中铁第四勘察...
  • 1篇北京铁路局

作者

  • 93篇毛保华
  • 48篇张国伍
  • 21篇许奇
  • 21篇彭宏勤
  • 18篇陈绍宽
  • 15篇贾顺平
  • 11篇刘智丽
  • 11篇刘明君
  • 10篇刘爽
  • 10篇柏赟
  • 9篇孙全欣
  • 9篇冯旭杰
  • 9篇梁肖
  • 7篇冯佳
  • 6篇李明高
  • 6篇钱堃
  • 6篇杜鹏
  • 6篇王卓
  • 5篇杨静
  • 5篇赵宇刚

传媒

  • 117篇交通运输系统...
  • 12篇物流技术
  • 9篇综合运输
  • 7篇铁道科学与工...
  • 7篇交通运输研究
  • 4篇铁道学报
  • 4篇北京交通大学...
  • 4篇2010年交...
  • 3篇城市轨道交通...
  • 2篇华东交通大学...
  • 2篇中国公路学报
  • 2篇中国铁道科学
  • 2篇北京交通大学...
  • 2篇气候变化研究...
  • 2篇地球信息科学...
  • 2篇中国系统工程...
  • 1篇交通科技与经...
  • 1篇地理学报
  • 1篇铁道运输与经...
  • 1篇中国铁路

年份

  • 14篇2024
  • 18篇2023
  • 16篇2022
  • 6篇2021
  • 4篇2020
  • 6篇2019
  • 11篇2018
  • 8篇2017
  • 12篇2016
  • 8篇2015
  • 8篇2014
  • 10篇2013
  • 10篇2012
  • 32篇2011
  • 21篇2010
  • 20篇2009
  • 5篇2008
2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枢纽机场与区域经济发展——机场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交通7+1论坛”第二十六次会议纪实被引量:8
2012年
航空机场作为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以来取得重大发展,对城市经济增长、产业聚集、就业、交通格局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论坛以"枢纽机场与区域经济发展——机场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为主题,围绕如何评价枢纽机场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以及如何扩大枢纽机场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进行研讨.以首都机场为案例,研究了机场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影响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评价指标,计算了机场发展对区域经济的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引致影响,分析了临空经济和产业园区的发展问题.
张国伍
关键词:航空运输机场临空经济区域经济交通运输规划
铁路集装箱静载重水平因素分析研究
2011年
首先区别集装箱单车静载重和单箱静载重的概念,然后分析了影响单车静载重水平的因素,根据影响因素分析原理导出集装箱单车静载重与各指标关系的计算模型,并给出了计算实例。
陈松刘智丽毛保华
关键词:集装箱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跨线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模型研究
2024年
通过开行跨线列车减少乘客换乘次数可有效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服务水平,本文结合线网客流特征提出跨线方案备选方法,构建跨线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模型。首先,根据研制的出行路径推算系统分析线网全日各类客流量及比例,确定线网跨线列车的跨线次数,获得备选跨线长交路集;其次,以乘客换乘次数最小化为目标构建满足运营基本条件和跨线能力约束的跨线列车开行方案模型,并嵌套基于发车频率客流分配的改进遗传算法求解,获得本线交路和跨线交路的开行频率;最后,以某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为例,研究跨线列车开行方案的优化效果。结果表明:在换乘站开行跨线长交路,全网换乘乘客总换乘次数减少了2.02%~5.97%,降低乘客换乘时间和线网换乘系数,同时直达客流增加了1.58%~4.58%;跨线长交路在衔接线路上承担小交路以补充断面运力,减少本线交路列车的开行频率,可减少线网的上线列车总数和列车正线走行公里数;此外,当换乘站的换乘客流量较高时,跨线长交路因衔接线路上本线交路列车开行频率较高而无法实施,且随着跨线交路开行频率接近跨线能力上限,运营服务水平的提升效果呈逐渐降低趋势。
茧敏陈绍宽王卓李昊
关键词:开行方案
基于列车运行时间偏离的地铁列车运行图缓冲时间研究被引量:22
2011年
根据地铁系统的特点,分析追踪列车间隔时间与列车区间运行时间和停站时间的关系。在非晚点情况下,根据列车区间运行时间和停站时间与图定时间的偏离,建立描述列车运行图缓冲时间与干扰概率、随机干扰变量之间关系的概率模型。采用适当的分布函数对随机干扰变量进行分布拟合,计算不同干扰水平下的缓冲时间。以某条地铁线路为例,将其1 d的实际列车区间运行时间和停站时间作为基础数据,采用给出的模型和计算方法,计算得到不同干扰水平下的最小缓冲时间,用于确定地铁列车运行图合理的追踪列车间隔时间。
赵宇刚毛保华蒋玉琨
关键词:地铁列车列车运行图
我国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现状与发展被引量:45
2018年
集装箱多式联运是货物运输的重要形式.本文在分析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现状及其网络建设的基础上,从运输价格、运输时效、联运机制、联运设施等4个方面阐述我国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从联运理念更新、市场化机制完善、定价机制改革、经营机制调整等4个方面提出推进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的建设机制与发展策略,最后从明确联运发展重点、多元化合作策略、多式联运组织与技术、服务产品定价策略、物流化发展等5个方面提出了我国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许奇何天健毛保华
关键词:铁路运输集装箱运输多式联运
大城市交通拥堵——“交通7+1论坛”第二十四次会议纪实被引量:2
2011年
自1908年小汽车被大规模生产以来,交通拥堵成为困扰国际大城市发展的共同难题.论坛以"大城市交通拥堵"为主题,分析了引起城市交通拥堵的深层次原因,以及交通拥堵和城市规划及发展的关系,对当前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对策进行了反思,指出了目前在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中存在的一些认识误区,研究了相关治堵的措施.以北京市为例,分析了北京市交通指数与交通运行分析平台对交通决策的支持作用,探讨了治理大城市交通拥堵的核心问题.
张国伍
关键词:城市交通城市规划交通拥堵公共交通
集装箱公铁联运定价策略的博弈分析被引量:12
2018年
集装箱公铁联运是集装箱海铁联运向内陆延伸的重要运输方式之一,本文从集装箱公铁联运及公路直达运输作业全过程的角度出发,对影响托运人运输方式选择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公铁联运和公路直达运输广义费用函数,并以随机效用最大化理论为基础,采用MNL模型构建了托运人运输方式选择模型.通过分析起讫点间各承运人的收益情况,构建了公路直达运输与公铁联运定价策略的博弈模型.所选案例结果表明,现阶段在铁路运价不做调整的情况下,公路直达运输承运公司和短途物流企业可分别通过适当提高公路直达运费和降低公路接驳费率提升企业收益;随着公铁联运的发展,当短途物流企业间竞争日趋激烈时,铁路企业可通过制定最优定价策略实现企业收益的最大化.
张桐毛保华曾玮麻存瑞张思佳
关键词:综合交通运输公铁联运博弈
绿色交通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交通7+1论坛”第五十次会议纪实被引量:4
2018年
城市发展已经进入从关注"数量"到重视"质量"的转型阶段.论坛以"绿色交通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总结了促进城市绿色发展和交通绿色发展的10条原则;分析说明了《昆明城市街道设计导则》的目标、策略及具体条文,为建设安全有序、便捷宜人、文化特色、生态绿色的公众公共生活空间提供指引;提出了低成本改善城市生活品质的5个步骤;探讨了公交补贴制度设计的目标、规范模式、关键要素及实施效果;说明了大数据和互联网等新技术可为TOD指数分析、全民参与共享共治、推动交通环境改善等提供手段.
彭宏勤张国伍
关键词:城市交通绿色交通慢行交通公共交通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
珠三角客运通道结构特征发展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客运通道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客运通道的拓扑结构和空间形态分布两个角度分析了珠三角客运通道的结构特征,并提出了现状问题.研究表明:珠三角客运通道的各种运输方式中铁路的运输效率最高,公路的鲁棒性最好;客运通道的演化是短期和长期生存效用共同作用的结果.珠三角客运通道具备分形特征,公路的网络覆盖度最大为1.495,铁路最小为1.050.指出铁路发展相对滞后,在规划轨道网络建设完成后,网络连通性将增大3倍,各个城市之间的联系也将更加紧密,轨道交通网络的标准熵将增加4.48%,轨道交通网络覆盖度将增大36.19%,客运通道结构将得到改善.
程先东梁肖毛保华
关键词:综合交通客运通道结构特征拓扑结构
碳达峰目标下我国城市客运交通发展的引导策略研究被引量:8
2022年
从2030年碳达峰目标出发,分析了我国城市客运市场的基本形势。基于统计数据与相关研究成果,推算了我国城市居民出行量及出行方式结构。基于既有不同出行方式的碳排放因子值,分析了不同出行方式占比变化对碳减排的贡献率。通过未来交通结构情景设计,研究了2030年碳达峰情景下我国城市客运碳排放控制的策略,并从城市客运角度提出了促进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对策与建议。研究表明:我国城市居民年均机动化出行总距离约为6950公里,其中公交出行占17.76%,城市间营运性客运出行占41.97%,私人小汽车出行占40.27%。我国城市居民年均出行距离约为英国居民的69%,约为美国居民的36%。最后提出了城市客运碳减排的三个主要方向:一是控制高排放客运方式出行规模的增长,鼓励远程办公、视频会议等替代方式;二是加强民航、公路客运出行向电气化铁路出行的转移;三是加强个人车辆能源清洁化速度。在出行总规模大致不变的条件下,设定情景下2030年城市居民碳排放量可望实现减少30%~40%的目标。
毛保华陈硕吴雪妍贾顺平
关键词:城市客运交通结构交通政策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