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石油学院地球化学研究中心
- 作品数:55 被引量:613H指数:16
- 相关作者:张敏赵红静李红甘长凤刘学彦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地球科学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能源地质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科技中青年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更多>>
- 三塘湖盆地煤成油地球化学特征
- 依据生物标志物分布和组成特征,可把三塘湖盆地的原油和油显示分成中生界煤成油和上古生界湖相成因原油两大类。中生界煤成油以塘参1井中侏罗统西山窑组的原油为代表,表现为正构烷烃系列具明显的奇碳优势,Pr/Ph比高(>4.0),...
- 包建平马安来黄光辉李贤庆侯读杰钟宁宁
- 关键词:煤成油生物标志物三塘湖盆地
- 松辽盆地原油和沉积物中C_(31)甾烷的发现与意义被引量:11
- 1998年
- 通过对我国松辽盆地原油和源岩的地球化学研究,发现在朝长地区低熟原油和源岩中具有相对较为丰富的C_(31)甾烷,根据它们的保留位置和质谱特征,推断它们的结构为4,22,23,24-四甲基甾烷,同时,共检测出10个4,22,23,24-四甲基甾烷化合物的异构体.由于4,22,23,24-四甲基胆甾烷在侧链上有3个甲基基团,因而它们的热稳定性较差,主要出现在低熟原油和源岩中.C_(31)甾烷通常出现在水体盐度较高的环境中,指示了某些特殊含盐度较高藻类的生源贡献.它们的生源可能为一些甲藻如:G.foliaceum和P.foliaceum中的4-甲基的22- 环丙基的甾醇,在成岩作用过程中演化而形成.此外,C_(31)凿烷还可作为良好的生源和环境标志物,帮助进行油源对比.
- 侯读杰王铁冠孔庆云冯子辉J.M.Moldowan
- 关键词:源岩油源对比原油沉积物甾烷
- 未熟—低熟烃源岩有机岩石学研究的若干进展被引量:10
- 2000年
- 有机岩石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新兴边缘学科 ,目前作为常规研究手段已广泛应用于油气勘探评价中。文中主要根据作者近年来的研究工作 ,简要总结了未熟—低熟烃源岩显微组分分类与特征、显微组分组成与母质类型、有机质丰度评价、有机质热演化、生烃组分和成烃作用分析等几方面的研究进展 ,充分显示了有机岩石学在未熟—低熟油气评价中良好的应用价值。未熟—低熟烃源岩具有显微组分组成非均质性、有机组分分期生烃和有机质“二段式”
- 李贤庆王铁冠钟宁宁张爱云
- 关键词:显微组分有机质热演化有机岩石学
- 塔中地区油藏烃类组成的非均质性及其意义被引量:2
- 2002年
- 利用岩石热解分析技术、薄层色谱 -氢火焰检测技术、气相色谱分析技术 ,可以有效地表征油藏烃类组成的非均质性。塔中北斜坡石炭系油藏烃类组成东西端表现出共同性质 ,即总烃含量高 ,极性化合物丰度相对较低 ,含油率T值较高 ,表现出油层的特征。相反 ,中端各井尽管T值含量高 ,但烃类组成中 ,总烃含量低 ,沥青质含量高 ,表明该油藏曾遭受破坏。塔中北斜坡志留系油藏地球化学描述表征西端古油藏遭到较严重的生物降解作用 ,且后期轻质油的注入对此油藏影响较少 ;而东端古油藏原油没有发生生物降解作用 ,且后期轻质油的注入比例高。根据储集岩烃类正构烷烃的分布特征 ,塔中北斜坡石炭系油藏存在着两期充注过程 ,第一期充注的石油形成现今的沥青砂或油砂 。
- 张敏张俊毛治超赵红静胡伯良
- 关键词:油藏烃类组成非均质性油藏地球化学正构烷烃
- 双台河口地区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 综合应用原油物性、原油族组成、饱和烃及生物标记等资料,对双台河口地区原油地球化学性质及油源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本区沙河街组油藏为自生自储的原生油藏,沙三段是本区的主要油源层,沙一、二段是本区的次要油源层.双台河口地区临近...
- 黄毅韩霞吴拓王刚包建平马安来
- 关键词: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生物标记物
- 文献传递
- 含油气系统基本理论与实践被引量:17
- 2000年
- 在对国内外含油气系统文献资料系统调研的基础上 ,介绍了含油气系统概念的产生、发展与研究现状 ,论述了含油气系统的定义、级别和命名、特征与展布范围、描述与模拟、分类等基本内容 ,并以开鲁盆地某凹陷下白垩统含油气系统研究为实例说明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最后 ,对含油气系统研究的优缺点作了评述 ,提出了我国含油气系统下一步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趋势。
- 李贤庆潘继平许晓宏
- 关键词:含油气系统油气藏生油层石油地质
- 塔中地区不同Mango轻烃参数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9
- 2000年
- 塔中地区存在两种K1值原油 ,塔中北斜坡正常K1值原油和中央断垒带异常高K1值原油。研究表明不同K1值原油中饱和烃生物标志化合物组合特征相似 ,但芳烃尤其是二苯并噻吩系列化合物绝对含量和内组成则差异迥然。异常高K1值原油中二苯并噻吩系列化合物占总芳烃含量的 4 5%以上 ,其中甲基二苯并噻吩与三甲基二苯并噻吩比值大于 1 ;相反 ,正常K1值原油中二苯并噻吩系列化合物占总芳烃的含量低于 2 5% ,而甲基二苯并噻吩与三甲基二苯并噻吩比值小于 1。
- 张敏张俊
- 关键词:轻烃生物标志物原油油气勘探地球化学特征
- 松辽盆地白垩纪海侵事件与油气的早期生成被引量:13
- 1999年
- 海侵事件是松辽盆地的重要地质事件之一,其主要特征是存在着甲藻甾烷和C31甾烷。朝长地区长20井原油为典型的未熟低熟油。油源对比表明:未熟低熟油的源岩与白垩系青山口组一段海侵地层有关,因而说明油气的早期生成与海侵事件密切相关。海侵地层之所以能生成油气,特别是生成低熟油气有如下原因:①伴随着海侵高水位阶段常能形成有机质丰度较高的源岩,这是油气形成的物质基础;②海侵阶段形成的生油岩和海退阶段形成的储层的有机配合,有利于油气的赋存;③海侵常能使水体的盐度增加,造成某些藻类生物的发育,形成有机质类型较好的源岩;④海侵地层中的半咸水咸水藻类具有丰富的生物类脂物,聚合程度低,在早期阶段可以形成低熟油气。
- 侯读杰黄清华孔庆云冯子辉黄福堂
- 关键词:油气生成海侵白垩纪松辽盆地石油生成
- 水洗作用对油藏中烃类组成的影响被引量:36
- 2000年
- 通过塔里木盆地塔中10井油层和水层石炭系储集岩烃类宏观组成和分子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认识到油层和水层中储集岩含油率和烃类族组成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水洗作用对饱和烃生物标志化合物尤其是二环倍半庸影响较大,水层中倍半萜烷化合物已被消耗殆尽,三环萜烷含量降低,而伽玛蜡烷含量则相对增加;孕甾烷、升孕甾烷和重排甾烷的含量亦相对降低。水洗作用导致储集岩烃类芳烃组成中二苯井噻吩系列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显著下降,二环和三环多环芳烃含量下降,而四环以上多环芳烃尤其是苯并萤蒽和苯并芘化合物相对含量显著增加。
- 张敏张俊
- 关键词:生物标志物储集岩油藏烃类组成
- 塔里木盆地牙哈油气田沥青垫特征及成因──烃的特征与沥青垫成因被引量:9
- 1998年
- 塔里木盆地牙哈油气田储层的沥青垫、油砂、沥青砂岩和原油正构烷烃、饱和烃生物标志物及芳烃组成特征具有相似性,说明它们的烃类来自相同的烃源岩。
- 张敏张俊
- 关键词:油气田油气藏饱和烃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