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学院文化与传播系
- 作品数:144 被引量:476H指数:9
- 相关作者:王慧玉高玉昆丁琴海王晓晖刘俊阳更多>>
-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 电子书促使传统纸书回归静态深阅读被引量:1
- 2011年
- 随着电子阅读器在全球的推广和普及,电子书不断彰显其在成本及信息易得性方面的优势,传统图书出版业则日渐式微。传统图书是否会成为传媒业的"恐龙"?依据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的论点,我们发现电子书和纸质书由于其媒介特性的不同而分化出不同的特点和功能,前者提供的是动态的、不断与外界交互的信息;后者是静态的、引发内向传播的内容。因此,顺应媒介发展历史规律,以深入思考、启迪心智为功能的纸质图书需要找到自己独特的位置,从而继续发展它的不可替代性。
- 董璐
- 关键词:深阅读信息过载媒介即信息
- 批判视角下的短视频热被引量:3
- 2020年
- 运用“奶头乐理论”和传播学批判学派视角,可以分析当下短视频热潮中20%的社会精英与80%的边缘人的关系的变动与深层含义。短视频热潮转移边缘人的关注焦点,缓解了阶层对立,维持了社会运转秩序。
- 陈松涛
- 关键词:边缘人精英
- 美国思想库的舆论扩散被引量:4
- 2008年
- 美国思想库以影响政府决策为目的,但它能否最终影响政策,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于思想市场上的意见竞争所形成的舆论传播结构与形态等多种变量。本文将思想库的意见影响力纳入到舆论传播的宏观视野下加以审视。
- 纪忠慧
- 关键词:思想库舆论扩散
- 由“忘”而致的丰盈——谈庄子美学中的心性锤炼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审美张力被引量:1
- 2008年
- 庄子作为"最高地艺术精神"的代表,最本质地体现,就是在《庄子》中,他将人生艺术化了。而所谓将人生艺术化,即表现为以"忘",尤其是"坐忘"等一系列范畴进行心性的锤炼,从而达到由凡俗向至高的精神境界皈依,由此境到彼境,由具体的有限之境到无限丰盈的境界升华。在中国古典文学理论及文学创作实践中,也表现出庄子心性锤炼的内涵及效果,如陆机、刘勰等对艺术创作心理过程的阐述;陶渊明、苏轼诗词作品中展现的从现实到艺术的超脱心境的转换;贺铸、晏几道词作的荡开一笔,求得更为开阔意境的创作方法等,他们都与庄子的心性锤炼殊途同归,是对庄子代表的艺术精神的验证,在艺术实践中,形成了中国古典诗词的巨大审美张力。
- 王慧玉
- 关键词:庄子丰盈审美张力
- 高速铁路营销机理初探
- 2016年
- 高速铁路的产品具有过程性、物质性与非物质性相结合和不可分离性三个特性,高速铁路营销的核心是体验。这要求高速铁路在运营的过程中应该从销售导向转向营销导向、从产品导向转向顾客导向,以追求顾客满意为目标。而顾客满意度的实现和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得,决定了高速铁路营销的关键和最根本的目的是品牌建设,这将带来企业与顾客的双赢,有助于实现高速铁路营销的最终诉求——在企业与顾客之间建立稳定的关系。
- 董璐
- 关键词:高速铁路营销顾客满意度
- 构建“世界的奥运”新闻传播策略
- 2008年
- 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临近,相关奥运的议题越来越成为国际社会瞩目的热点。奥运会的举办为中国的国际传播提供了硕大的舞台。然而,对于国际受众而言,这个舞台并不是亲临其境的“小剧场”,而是一次解释性的“现场报道”。并且观众和演员之间在文化、语言上并不熟知。因此,奥运的国际传播是中国展示良好形象的机遇,同时也隐藏着形象损害的危机。
- 高红玲洪乐贤
- 关键词:北京奥运会新闻国际社会
- 大学人文教育期待理论与实践突破被引量:7
- 2008年
- 人文教育是一种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我国大学人文教育不容乐观的现状,除了历史、现实等多方面的因素外,人文教育理论研究薄弱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虽然许多教育管理者和专家学者呼吁加强大学人文教育,许多高校在实践中也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和做法,但是人文教育理论研究的缺失。则直接制约人文教育向更深更广的层次进行。在当前大学人文教育理论研究中,人文教育在大学中的地位、人文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以及如何推动人文教育向深层次开展,都是当前大学人文教育实践亟待解决的问题。
- 丁琴海
- 关键词:人文教育大学教育教育管理者健全人格
- 韦庄《又玄集》版本流传及相关问题考论
- 2023年
- 晚唐著名诗人韦庄所编《又玄集》,是今存首部“唐人通选唐诗”的诗歌选本,对于“唐诗学”和“唐人选唐诗”历程影响重大。《又玄集》成书于光化三年(900),在五代时期颇受时人追捧;宋代,真本《又玄集》保存完整且流传广泛。元代,《又玄集》仅偶现于类书,元末已极罕见。明清时期,真本《又玄集》已失传,清康熙年间王士禛所编《十种唐诗选》中收录的《又玄集》当为赝造。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经京都大学清水茂教授持赠,日本享和三年(1803)江户昌平坂学问所刊之官板本《又玄集》辗转回归中土,该版本《又玄集》当属宋元刻本系统。
- 罗曼
- 关键词:版本源流
- 高价值言论的法理与哲理被引量:2
- 2020年
- 移动互联的媒介环境下,言论的传播空间无限扩大,但言论的价值问题也愈发凸显。言论价值最初来自域外法学领域的探索,米克尔约翰的"公言论"概念成为言论价值类型化的方法论。阿伦特和哈贝马斯分别从公共生活和生活世界概念出发,前者将言说的行动内涵置于政治哲学的首要位置,后者强调交往理性的基础性和解放性作用,为人们揭开高价值言论的神秘面纱提供了独特视角。海德格尔对言谈的存在论分析以及维特根斯坦对哲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分析,为我们审视互联网媒介环境下的言论价值搭建了哲理坐标。
- 纪忠慧
- 关键词:公共生活言说言谈
- 徘徊与突破:近年亚洲发展传播研究的动态与评价
- 2022年
- 发展传播学在二战结束后逐渐受到了西方学界的重视,并由欧美国家扩散到世界各地。亚洲地区为发展传播学的学术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梳理了近年来有关亚洲发展传播学的文献资料,从研究国别、研究议题、理论范式概括了亚洲发展传播研究的学术动态。从研究国别来看,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成果较为丰硕。从研究话题来看,经济发展的“软要素”、健康传播与公共卫生、性别平等与家庭生活、农业与农村发展、媒介技术与边缘化社区和传播的权力问题等议题是近年来学者们关注的主要对象。从理论范式来看,包括社会营销、娱乐教育、健康促进、参与式传播等主流理论范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亚洲地区既提供了丰富的发展传播实践案例,也在方法模型层面实现了创新,但在理论范式层面缺乏具有挑战“西方中心主义”的“亚洲中心的”理论群。
- 时盛杰
- 关键词:发展传播学主导范式西方中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