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哺乳动物生殖生物学及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236 被引量:638 H指数:11 相关作者: 张锁链 王利民 关泽红 杨东山 焦泽华 更多>> 相关机构: 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医学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医药卫生 化学工程 更多>>
阿尔巴斯绒山羊iPSCs诱导及培养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1 2016年 阿尔巴斯绒山羊多潜能干细胞(giPSCs)在遗传育种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目前还没有完善的giPSCs诱导及培养体系。为了获得稳定的giPSCs诱导及培养体系,根据培养基中添加的血清和小分子化合物的不同,构建了5组不同的培养基体系,分别观察了giPSCs在不同培养基中的生长状态、增殖能力以及重编程效率,并检测了不同组giPSCs的多潜能性,最后分析了不同小分子化合物的组合对giPSCs重编程效率和干细胞标记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血清的添加更适合giPSCs的诱导培养,小分子化合物Vc、VPA和LiCL能有效促进giPSCs的生成和自我更新。这为完善而稳定的绒山羊i PSCs诱导培养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并且为阿尔巴斯绒山羊胚胎干细胞的建系提供了试验平台。 邰大鹏 乃门塔娜 诺明途 王潇 梁浩 刘东军关键词:阿尔巴斯绒山羊 IPSCS 小分子化合物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其受体mRNAs在绵羊生殖系统中的表达和分布 被引量:2 2007年 为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及其受体(IGFR)mRNAs在绵羊发情周期早期卵巢、子宫和输卵管中的表达,探讨绵羊胚胎早期发育过程中其发育环境——生殖道中生长因子的表达、分泌及其作用,取绵羊发情周期早期卵巢、子宫和输卵管,经固定、切片、免疫染色,观察IGFs mRNAs的表达和分布情况。同时用RT-PCR技术研究了各组织中IGF-Ⅰ、IGF-Ⅱ、IGF-ⅠR、IGF-ⅡR mRNAs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IGFs mRNAs在绵羊发情周期早期的卵巢、子宫和输卵管中都有表达,4种因子表达模式相似:在卵巢中,IGFs主要定位于卵泡颗粒细胞,间质细胞亦有少量表达。在输卵管中,上皮细胞免疫染色呈阳性;在子宫中,腺细胞及上皮细胞的阳性信号强于固有层。RT-PCR检测表明IGFs mRNAs在3种组织中均有表达。 仓明 张东 旭日干关键词:绵羊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The Study on the Gene Expression of Preimplantation IVF Bovine Embryos 被引量:1 2010年 The cattle different stage embryos obtained from in vitro was studied using the technology of single preimplantation embryo mRNA different display:single 8-cell and blastocyst stage embryos were studied using technology of mRNA different display and one different fragment was found. The result suggested that this fragment displayed high homology (99%) to cattle mRNA for ribosomal protein L31. Then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of RPL31mRNA in 8 cell and blastocyst stage embryos by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the result showed the relative amount of 8 cells was 3.2 times of blastocyst's. 栗雪冰 仓明 Xue-bing胚胎干细胞建系方法 被引量:2 2006年 胚胎干细胞具有的独特特征———分化全能性是生物学各研究领域多年来的热点之一。胚胎干细胞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在生殖细胞与体细胞及动物个体之间建立了广泛的联系。胚胎干细胞应用前景有着巨大的潜力。为此,对其培养建系的完善性研究显得格外重要。在此,对胚胎干细胞建系方法方面做一简要综述,尤其对建系过程中内细胞团的分离方法及干细胞集落的获取方法进行探讨。 梁琳 王振飞 李煜关键词:胚胎干细胞 饲养层 细胞增殖 大鼠精原干细胞的高效分离和纯化方法 被引量:6 2011年 精原干细胞是精子发生的基础,是永久分化成精子的克隆源,它既可以自我更新维持体内干细胞的数量,又可以增殖分化形成各阶段的生精细胞直至成熟精子。本文以22~25日龄Wistar.Iamichi大鼠为研究对象,利用两步酶消化法分离得到睾丸曲细精管细胞悬液,根据精原干细胞与曲细精管细胞悬液中体细胞(支持细胞及少量的管周细胞)及各级分化的生精细胞贴壁能力及对细胞外基质粘附力的不同,将大鼠精原干细胞进行纯化。经纯化后,5只大鼠的睾丸可以得到约3×10’个精原干细胞,该精原干细胞在体外培养可形成克隆,并且该克隆可表达精原干细胞特异的标记基因GFRal和CDHl。本文所介绍的高效分离和纯化大鼠精原干细胞的方法,操作简便,且得到的精原干细胞具有很高的活力和增殖能力,该方法为今后大鼠精原干细胞的长期培养及操作研究奠定了基础。 张岩 罗奋华 刘林洪 萨初拉 于泊洋 吴应积关键词:精原干细胞 受体牛发情方式与黄体等级对移植IVF胚产犊率的影响 被引量:12 2004年 为了探讨受体牛的发情方式及黄体质量对胚胎移植妊娠率的影响 ,1 996~ 2 0 0 0年利用 IVF胚胎移植受体的产犊结果与受体牛的发情方式及黄体等级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1同期处理发情受体的移植产犊率 3 0 .8%与自然发情受体的移植产犊率 2 5 .0 %之间无显著差异 (P>0 .0 5 ) ;而准确掌握发情起止时间受体的移植产犊率 3 4 .1 %显著高于不能准确掌握发情起止时间受体的移植产犊率 1 6 .9% (P<0 .0 5 ) ;2 A、B、C级黄体的受体移植产犊率分别为 3 6 .8%、2 0 .5 %和3 0 .6 % ,三者间无显著差异 (P>0 .0 5 ) ;移植时使用外源孕酮受体的移植产犊率 2 7.9%与不使用外源孕酮受体的移植产犊率2 5 .9%之间无显著差异 (P>0 .0 5 ) 王建国 旭日干关键词:胚胎移植 妊娠率 食蟹猴精原干细胞分离纯化及鉴定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掌握食蟹猴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体外培养生长特性,建立食蟹猴精原干细胞分离、纯化、培养及初步鉴定的方法。方法经手术获取2岁14天食蟹雄猴单侧睾丸,采用三步酶消化法分离获得单细胞悬液和差异贴壁法富集精原干细胞。将细胞培养于经丝裂酶素C处理的STO细胞层上,使用添加神经胶质细胞源性的神经营养因子(GDN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GDNF家族受体α(GFRa1)三种重要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液体外培养,20d后采用CDH1标记分子免疫荧光染色和RT-PCR对培养的食蟹猴细胞进行SSCs初步鉴定。结果通过差异贴壁法分离纯化富集的SSCs,接种到丝裂霉素C处理的STO饲养层细胞上,第2天开始分裂增殖。用含有生长因子的培养基培养2 d细胞形成小集落,5 d后细胞集落明显。培养20 d后,SSCs呈葡萄串状细胞簇,符合SSCs的形态特征,这些细胞经CDH1标记分子免疫荧光染色和RT-PCR均呈阳性表达。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食蟹猴精原干细胞的分离纯化及鉴定体系。基于STO饲养细胞的添加GDNF、b FGF和GFRa1三种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体系可用于食蟹猴精原干细胞培养,CDH1可作为食蟹猴精原干细胞鉴定的标志物。 陈鑫苹 许邦发 罗奋华 张培 周红桃 蔡俊宏 吴应积 符生苗关键词:食蟹猴 精原干细胞 分离纯化 免疫荧光染色 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55 2006年 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和胰蛋白酶选择性消化法分离、培养和纯化牛乳腺上皮细胞。形态学观察表明,培养的细胞具有典型的上皮细胞形态特征;染色体分析结果表明,培养的细胞具有正常的染色体数目。通过荧光免疫细胞染色方法鉴定了培养的细胞表达上皮细胞特异的角蛋白5和8。该细胞在添加胰岛素、氢化可的松以及羊催乳素的无血清培养液中诱导培养时,用RT-PCR方法检测到了β-酪蛋白基因的转录。这些结果表明,分离培养的细胞是乳腺上皮细胞,这些细胞在诱导培养的条件下能够转录表达β-酪蛋白。 多曙光 吴应积 罗奋华 旭日干关键词:牛乳腺上皮细胞 细胞培养 核型分析 牛体细胞核移植方法研究 2008年 研究了牛体细胞核移植过程的去核方法、融合条件等对重构胚发育的影响,旨在探索一种简化的核移植操作程序。结果表明,添加FSH,LH,最高成熟率为81.7%。在电压为2.6 kV/cm时,融合率为93.96%。激活后重构胚在压制的WOW内进行培养,采用半卵法去核的卵裂率和8-细胞发育率分别为61.2%和3.27%,盲切法去核的卵裂率和8-细胞发育率分别是70.8%和7.56%。 贾瑞贞 李煜 杨利军 黄翔华关键词:体细胞 核移植 牛转FAD3B基因胎儿成纤维细胞中内参基因的稳定性评估 被引量:4 2012年 采用RT-PCR扩增亚麻种子(Linum usitatissimumLinn)FAD3B基因,构建不同启动子的两种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IRES-AcGFP-CMV-FAD3B和pIRES-AcGFP-CAG-FAD3B,通过qRT-PCR检测转基因细胞中FAD3B基因的表达水平。以不同过表达水平的转基因细胞为试验对象,评价9种候选内参基因ACTB、GAPDH、18S rRNA、UXT、PPP1R11、RPS15A、SF3A1、EEF1A2和HMBS的稳定性。根据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 3种统计学算法得到的稳定性值对基因进行排序。结果显示,内参基因稳定性的综合排序为PPP1R11>EEF1A2>18S rRNA>RPS15A>GAPDH>HMBS>UXT>ACTB>SF3A1,其中PPP1R11和EEF1A2是最稳定的内参基因。稳定内参的选择可以更加准确地校正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为阐述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王子东 苏建国 段彪 杨春荣 高广琦 康峰 张荣芳 胡晓明 扈廷茂 李光鹏关键词:实时荧光定量RT-PCR 转基因细胞 内参基因 GENORM NORMFI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