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城建学院环境工程系
- 作品数:141 被引量:1,229H指数:21
- 相关作者:韩键闫钰宋世霞王海东赵金宝更多>>
-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大连民族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建设部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医药卫生更多>>
- 城市污水的资源化利用被引量:8
- 2005年
- 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加剧,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这种情况下,污水回用便成为一种稳定、可靠、经济的水源.笔者就城市污水回用的可行性,国内外发展概况,城市污水回用于农业、工业和城市生活,以及城市污水回用的经济性等方面作了分析论述.
- 刘文王刚高昕巴琦
- 关键词:污水回用水资源
- 再循环空气净化系统优化分析
- 2003年
- 在确定再循环空气净化系统各主要物理量之间的内在关系的基础上,运用优化方法,对再循环空气净化系统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给出了各运行参数对系统的作用影响规律.
- 全贞花张喜明
- 旋流折板厌氧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试验研究被引量:5
- 2006年
- 为了探讨高效低耗的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对厌氧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设有回流装置的异波折板穿孔旋流厌氧反应器对COD的去除率高于不设回流装置的异波折板跳跃式厌氧反应器10%以上;通过使出水回流到第5室,回流比为100%时,COD平均去除率为52%;通过调节第3、7室的pH值,可以抑制反应器内有机酸的积累,使出水COD的去除率可达70%。
- 邵丕红韩相奎林英姿宋铁红刘红波艾胜书王佳佳
- 关键词:旋流厌氧反应器城市污水
- 间歇流与连续流人工湿地除污效率对比分析
- 分别研究了潜流人工湿地在间歇流、连续流进出水方式下处理生活污水的除污效率,并对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处理水量144 L/d,HRT3d,COD平均去除率间歇流77%,连续流63%,前者比后者高24%。在湿地处理过程中,有机...
- 宋铁红崔玉波李义娜
- 关键词:污水处理人工湿地间歇流连续流
- 文献传递
- 基于膨胀特性的厌氧流化床反应器的设计和运行控制被引量:2
- 2004年
- 生物流化床的床层膨胀行为直接与生化反应区的水动力学和效率相关 ,床层膨胀特性是进行合理设计和运行的重要依据。目前流化床设计一般没有考虑生物膜的影响 ,但生物颗粒的流化行为有别于光滑载体 ,因此需要对曳力系数Cd 和膨胀特性方程中的ui 进行必要的修正。在综合分析基础上 。
- 崔玉波宋铁红尹军
- 关键词:厌氧流化床反应器污水处理技术活性碳反硝化
- 用比摄氧速率表征有机物降解和硝化反应过程
- 研究了有机物降解过程中不同的有机底物投加方式以及硝化过程中不同氨氮、碱度投加方式中污泥SOUR值的变化规律.当有机物质降解完毕时,SOUR迅速大幅度降低,出现特征点;系统正常运行时加入有机底物,SOUR会瞬时提高.该试验...
- 尹军谭学军王晓玲赵可刘志生赵玉鑫
- 关键词:有机物降解硝化反应氨氮生物降解
- 文献传递
- 有机物降解和硝化过程中污泥摄氧速率的变化被引量:7
- 2007年
- 通过考察有机物生物降解和氨氮生物硝化过程中活性污泥摄氧速率(OUR)的变化规律,研究了OUR表征污泥生物活性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随有机物和氨氮氧化反应的进行,OUR逐渐降低,当有机物、氨氮和亚硝酸氧化完毕时,OUR均出现下降幅度突然增大的现象,然后趋于稳定;OUR对系统受到的有机物和氨氮冲击负荷及硝化过程中碱度的变化有着灵敏的反映,可以揭示出有机物生物降解和氨氮生物硝化反应的进程,用OUR表征污泥的生物活性是可行的.污泥生物活性的动力学分析结果验证,有机物氧化的异养菌生长速率高于自养型硝化菌,活性动力学常数(Uom)分别为128.21,7.22mg/(g·h).
- 尹军谭学军王雪峰王建辉
- 关键词:有机物降解硝化反应氨氮OUR
- 我国城市污水污泥的特性与处置现状被引量:100
- 2003年
- 分析了我国城市污水污泥的特性,总结了目前现有的污泥处理工艺流程及处理、处置的现状,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 尹军谭学军廖国盘翟佳麟刘国栋
- 关键词:城市污水污泥脱水堆肥
- 长春市低温未利用能源可利用热能状况初探被引量:1
- 2005年
- 以长春市为例,调查和分析了低温未利用能源现状,同时,对有效利用低温未利用能源所贮存的热能时,对减轻大气污染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分别计算了在此条件下的CO2,NOx,SOx及粉尘等的削减量.
- 赵小萍郝黎明刘文尹军韦新东
- 关键词:热能污染物
- 吉林省家庭用能源消费预测模型的建立被引量:7
- 2005年
- 该研究作为实施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措施的第一步,调查了吉林省家庭用不同种别能源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吉林省城市和农村家庭用能源消费的现状,构筑了将来生活用能源消费的预测模型.为促进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 王春清郝黎明赵小萍刘文尹军韦新东
- 关键词:模型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