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北大学体育与艺术学院音乐系
- 作品数:114 被引量:205H指数:7
- 相关作者:郎静更多>>
- 相关机构:山西大学音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文学更多>>
- 怎样完善交响乐队中的圆号声部被引量:4
- 2008年
- 李斌
- 浅谈元杂剧的起源与发展——特殊历史时期的市井艺术
- 2008年
- 本文通过对元朝特殊历史时期的地域特点和时代特点的分析对元杂剧的起源进行了探索,并认为特殊历史时期的市井艺术的迎速发展是促成元杂剧完善的重要原因之一。正是这个原因使元杂剧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多民族雅俗文化的融汇与整合,在我国艺术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 王小侠
- 关键词:杂剧元杂剧
- 对奥运会经典主题曲主题音乐的社会学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奥运会主题音乐是大型赛事主题音乐乃至体育音乐的重要表现形式。在理清体育音乐概念的同时,通过对公认的奥运会经典主题音乐的社会学分析,揭示大型体育赛事主题音乐的文化内涵,为大型体育赛事主题音乐的创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 张鹏
- 关键词:主题音乐社会学奥运会
- 浅谈音乐课改中不可忽视的几个问题
- 2007年
- 新课程改革给音乐教学带来了春天的气息,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思考和探索;学生、教师以及课堂教学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音乐课堂教学一改昔日传统的“唯师是从”、“唯师独尊”的状况,着眼于每一位学生的艺术发展,融合了众多艺术风格于一体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平等、民主、合作”的教与学新型关系,但伴随着这些变化,在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 王燕平
- 关键词:音乐教学音乐课堂教学课改艺术发展相互信任
- 浅议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
- 2014年
- 数码钢琴集体课是传统钢琴教学与现代高新科学技术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教学方式,本论文从数码钢琴集体课的国内外教学现状着手,分析集体课的优势与局限性以及教学改革与对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拓展。
- 王琼
- 关键词: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改革
- 谈男高音在美声唱法中乐感的培养
- 2012年
- 任何一门艺术都不能凭空的被创造,更不能自然的产生,而是由人们所思所感从生活中形成的,美声唱法起源于意大利,国人想要学好美声唱法,原样照搬肯定是不行,因为生活环境不同,语言文字不同,审美观念不同,想要学好美声唱法,就必须要有一个唱法上与本国国情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歌唱者乐感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
- 杨绍科
- 关键词:男高音乐感
- 浅析音乐表演艺术情感与想象之内涵
- 2009年
- 各类艺术表现都离不开真挚的情感和创造性的想象。在音乐表演艺术领域中,更是将真挚的情感和创造性的想象完美的结合来深化音乐表演的内涵。本文分别从真挚的情感和创造性的想象的本身特性、相互联系与配合的关系出发进行论证,并从情感与想象在深化音乐表演内涵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在音乐表演艺术中的声乐表演和作曲领域中的节奏、和声、旋律三个方面阐述真挚的情感与创造性的想象是怎样产生令人难忘的艺术效果,从而深化音乐艺术表演内涵的。
- 王燕平
- 关键词:情感艺术
- 简述朔州秧歌的发展
- 2011年
- 本文通过走访专家、民间老艺人,收集、查阅、整理相关资料,对朔州秧歌的以下内容作了研究:1)朔州秧歌的起源;2)朔州秧歌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3)朔州秧歌剧目和音乐唱腔;4)朔州秧歌现状分析与保护。旨在使更多的人了解朔州秧歌,为弘扬民族文化,保护非物资文化遗产做出努力。研究结果是:1)朔州秧歌长期在当地流行,并演变为不同的艺术形式,为研究我国民间艺术的发展、流传以及演变提供了鲜活的材料。2)朔州秧歌从它产生到如今基本保持原有风格,是中国传统音乐的"活化石",从事研究、发掘、整理朔州秧歌对于研究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有着重要的意义。结论:1)朔州秧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地方戏种方面也是人们追求的一个热点。2)朔州秧歌作为非物资文化遗产,受到国内文化研究会的关注。3)但现代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受表演的时限性影响,朔州秧歌与其他民间传统艺术形式一样,渐渐走向濒危境地,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朔州秧歌的发展状况给予积极保护。
- 王燕平
- 关键词:秧歌音乐特点
- 以《音乐之声》为例谈电影插曲与电影情节的关系被引量:3
- 2011年
- 本文以电影《音乐之声》为例,结合电影创作的有关背景,分析了电影插曲在电影艺术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并以《音乐之声》中几个重要的插曲为例,深入探讨了电影插曲与电影情节的互动关系。
- 张鹏
- 关键词:电影音乐电影插曲音乐之声
- 浅谈对合唱《祖国颂》的处理与分析
- 2013年
- 合唱曲《祖国颂》是借鉴我们民族特点的旋律,运用西方编曲手法赋予民族音乐以新意的优秀合唱曲目。创作中在和声色彩的运用、织体的写法、复调的应用等方面,营造出了接近完美的音响效果,使这首作品能够广泛的流传。本文从《祖国颂》的创作入手,重点研究其旋律、和声、以及各音乐要素在情感表达中的作用,对合唱《祖国颂》进行系统分析。
- 韩晋宁
- 关键词:合唱《祖国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