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亚热带海洋研究所

作品数:348 被引量:3,450H指数:31
相关作者:陈清花柴敏娟粘宝卿黄衍镇廖启斌更多>>
相关机构:集美大学水产学院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水产生物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08篇期刊文章
  • 3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5篇生物学
  • 111篇农业科学
  • 107篇天文地球
  • 37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篇医药卫生
  • 9篇自然科学总论
  • 7篇理学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8篇养殖
  • 31篇青蟹
  • 25篇锯缘青蟹
  • 23篇对虾
  • 22篇海域
  • 20篇盐度
  • 20篇幼体
  • 18篇温度
  • 16篇黄鱼
  • 16篇大黄鱼
  • 15篇台湾海峡
  • 14篇沉积物
  • 13篇营养
  • 13篇污染
  • 12篇弧菌
  • 11篇微藻
  • 10篇营养盐
  • 10篇脂肪酸
  • 8篇营养需求
  • 8篇重金

机构

  • 343篇厦门大学
  • 13篇国家海洋局第...
  • 9篇集美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
  • 4篇汕头大学
  • 3篇国家教育部
  • 2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漳州市水产技...
  • 1篇福建省农业科...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广州海洋地质...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青岛海洋地质...
  • 1篇日本东北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盐城工学院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上海水产大学

作者

  • 55篇李少菁
  • 39篇苏永全
  • 38篇王军
  • 37篇郑爱榕
  • 33篇胡建宇
  • 33篇王桂忠
  • 33篇李文权
  • 19篇艾春香
  • 19篇郭卫东
  • 18篇林琼武
  • 18篇林元烧
  • 17篇陈照章
  • 17篇王宪
  • 17篇朱小明
  • 17篇胡明辉
  • 17篇陈清花
  • 16篇杨圣云
  • 15篇柯才焕
  • 15篇周时强
  • 14篇杨逸萍

传媒

  • 67篇台湾海峡
  • 66篇厦门大学学报...
  • 43篇海洋科学
  • 22篇海洋通报
  • 16篇海洋学报
  • 15篇海洋环境科学
  • 9篇海洋与湖沼
  • 7篇福建水产
  • 6篇海洋技术
  • 6篇中国海洋与湖...
  • 5篇热带海洋学报
  • 4篇中山大学学报...
  • 4篇甲壳动物学分...
  • 3篇生态学报
  • 3篇中国水产科学
  • 3篇自然科学进展
  • 3篇热带海洋
  • 3篇第一届海洋生...
  • 3篇中国动物学会...
  • 2篇声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0
  • 8篇2009
  • 8篇2008
  • 16篇2007
  • 17篇2006
  • 29篇2005
  • 34篇2004
  • 36篇2003
  • 34篇2002
  • 40篇2001
  • 34篇2000
  • 20篇1999
  • 23篇1998
  • 12篇1997
  • 5篇1996
  • 4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3
3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斑节对虾仔虾对低盐度海水耐受力的研究被引量:9
2000年
在室内条件下 ,对斑节对虾 (Penaeusmonodon) 仔虾耐受低盐海水能力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全长 12mm的仔虾在每天递减盐度 10 % ,2 0 %和 30 % 3种条件下 ,其LC50 下限盐度为 3‰~ 4‰ ,存活时间分别为 11,5和 2 5d .较大个体 (全长 17mm)的仔虾其耐受低盐的能力更强 .
林元烧曹文清
关键词:盐度耐受力
1999年8月台湾海峡断面密度分布特征被引量:2
2001年
1999年 8月厦门大学和福建海洋研究所利用“延平 2号”调查船在台湾海峡中西部进行了大面综合调查 ,获得了 2 2个站位的 CTD资料 .对其中 4个断面的现场条件密度分布图进行了分析 ,从中可得出 :1)广东南澳 ,福建东山、平潭一带上升流现象明显 ;2 )在海峡南部的 NW- SE向断面中部有一股低密 (σstp<2 1)水体自南向北扩展并且逐渐变性 ,宽度和厚度逐渐变小 ,密度逐渐增大 。
陈照章胡建宇潘伟然陈华曾淦宁张彩云贺志刚李虹
关键词:台湾海峡
厦门潘涂虾池及其附近内湾各态氮的季节性变化特征被引量:8
2002年
1996年6月至1997年2月 ,对厦门市潘涂垦区两口虾池及附近内湾不同形态氮的含量与动态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虾池的可溶性有机氮 (DON)含量明显高于邻近内湾 ,颗粒有机氮 (PN)多数时间也高于内湾 ,而邻近内湾可溶性无机氮 (DIN)含量则明显比池内的高。虾池中的氮主要以DON形态存在 (59.76 % ) ,DIN ,PN含量较少 (9.37 %和20.87 % ) ;邻近内湾则是以DIN为主 (59.97 % ) ,其次为DON(29.55 % ) ,PN所占比例最小 (10.48 % )。虾池与邻近内湾不同形态氮的季节变化也存在一定差异。
郭丰聂鑫黄凌风周时强沈国英
关键词:虾池海湾氮形态氮含量
9810号台风影响期间厦门湾海水化学要素变化特征被引量:5
2001年
杨逸萍郭卫东陈立军钱华薛建宏吴国琳弓振斌
关键词:海水化学热带风暴盐度化学耗氧量叶绿素
盘鲍幼体附着诱导的研究被引量:15
2001年
在水温 2 0 .5± 0 .5℃和海水盐度 2 9.3的条件下 ,盘鲍幼体在受精后约 72h获得附着能力 .GABA(γ 氨基丁酸 ) 2~ 1 0 0 0 μmol/dm3 GABA可有效诱导幼体的附着 ,其中 1 0 0 0 μmol/dm3 GABA在 3.5h内诱导 1 0 0 %的幼体附着 .添加K+可以诱导盘鲍幼体的附着行为反应 ,但不能促使幼体的实质性附着 .同种成体的足粘液对诱导幼体的附着是有效的 ,附着性硅藻特别是卵形藻也有很高的诱导活性 .当适宜的附着基底缺乏时 。
柯才焕周时强田越李复雪蔡伟铭蔡福裕陈延坎
关键词:盘鲍GABA幼体Γ-氨基丁酸
福建海岛潮间带底栖生物群落生态的研究被引量:48
2001年
对福建海岛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共鉴定 86 2种 ,其中动物为 734种 ,藻类为 1 2 8种 .对 1 1个主要海岛的潮间带生物群落测定Jaccard群落系数 ,应用加权均值联结法聚类分析及极坐标排序分析 ,海岛潮间带生物群落可分为 3个类型 :( 1 )开敞海域群落 ,宏观上分布于地处远岸水域的海岛或近岸凸出部、开阔部水域的海岛 ;( 2 )近岸港湾群落 ,分布于近岸或港湾的海岛 ;( 3)河口群落 ,分布于河口区的海岛 .群落种类组成和海岛所在地理位置及其生境密切相关 .
周时强郭丰吴荔生李荣冠
关键词:潮间带生物群落湿地生态系统
网箱养殖青石斑鱼(Epinephlus awoara)溃疡病病原的研究
石斑鱼(grouper)是鲈形目(Percifomes),鮨科(Serranidae),石斑鱼亚科(Epinephelinac),石斑鱼属(Epinephlus)鱼类的通称。它是一类名贵海产鱼,一向以其肉质鲜美营养丰盛而...
覃映雪池信才苏永全王德祥陈信忠
关键词:青石斑鱼溃疡病网箱养殖
文献传递
湄洲湾生物体内重金属含量及其评价被引量:64
1994年
以湿法消化和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了福建湄洲湾海域5种海洋生物体内Cu、Pb、Zn、Cd、Ni、Fe、Mn、Co的含量,并计算了生物对重金属的富集系数。结果表明:各种生物体内重金属含量Fe、Mn、Cu、Zn>Pb、Cd、Ni、Co。对多数金属其含量大小趋势为:双壳类软组织>海带>虾、鱼肌肉。牡蛎对Cu、Zn、Cd的富集系数比其它生物高得多。湄洲湾生物体内重金属含量与国内外某些海域相近,远低于海洋生物污染评价标准和人体消费卫生标准。表明了湄洲湾生物受重金属影响不明显。
高淑英邹栋梁
关键词:海洋污染重有色金属
冠瘤海鞘幼体附着和变态的离子控制被引量:4
2005年
研究了人工海水中三种金属离子K+,Mg2+和Ca2+分别在不同浓度下对冠瘤海鞘(Styelaca nopusSavigny)幼体附着和变态的影响,同时采用K+通道阻滞剂TEA检验其可兴奋细胞膜上的K+通道特性,对冠瘤海鞘幼体附着和变态的离子控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K+的浓度为20~40mmol/dm3 时诱导幼体附着和变态的效果最佳,低于4 5mmol/dm3 和高于80mmol/dm3 的K+浓度都表现出抑制效果;Mg2+浓度在0 ~ 32 mmol/dm3 时显著促进幼体附着和变态,达88mmol/dm3时起抑制作用;在人工海水中无论添加或减少Ca2+,均有效抑制幼体变态.TEA不能阻抑增加K+的诱导作用,这表明冠瘤海鞘幼体可兴奋细胞膜上的K+通道对外部TEA不敏感.另外,人工海水中缺乏K+或Ca2+或K+浓度达80mmol/dm3 都会对冠瘤海鞘幼体产生毒害作用.
黄英柯才焕冯丹青周时强李复雪
关键词:幼体变态
日本对虾仔虾呼吸和排泄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2001年
本文采用水瓶法和径流装置研究了不同温度下摄食和饥饿的日本对虾 (Pe naeusjaponicus)仔虾 (P)的呼吸与排泄 .结果表明 ,日本对虾仔虾体长与干体重呈指数函数关系 ,DW =0 .0 0 6e0 .5 15L(r2 =0 .999,n =1 6 ) ;耗氧和氨排泄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提高、随着仔虾体重的增长反而变小 ;耗氧和氨排泄率与体重呈幂函数关系 ,30和 2 6℃下耗氧率 (R)与体重的关系方程式分别是R =2 .6 6 9DW-1.0 41(r2 =0 .95 3,n =8)和R =2 .370DW-0 .70 8(r2 =0 .5 33,n =8) ;30和 2 6℃下氨排泄率 (E)与体重的关系方程式分别是E =36 .81DW-0 .615 (r2 =0 .6 5 4,n =8)和E =1 5 .2 8DW-0 .795(r2 =0 .6 5 2 ,n =8) ;饱食仔虾的耗氧率明显高于饥饿的仔虾 ,因摄食使仔虾 (P15 )额外消耗的能量为 4%~ 2 0 % ,仔虾的特殊动力作用 (SDA)大约在摄食 5~ 7h后发生 ,并可持续作用 1
朱小明吴荔生马志勇李少菁
关键词:日本对虾仔虾排泄温度摄食习性
共3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