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文明与政治发展研究中心
- 作品数:108 被引量:475H指数:10
- 相关作者:彭庆军更多>>
- 相关机构: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政法系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昌大学廉政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风清气正的关键在于程序正义
- 2011年
- 从2011年到2012上半年,中国政坛最牵动人心的事可能要数换届选举了。2011年1月,中组部会同中纪委召开严肃换届纪律、保证换届风清气正视频会议。4月11日,中组部会同中央纪委在京召开严肃换届纪律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严肃换届纪律、确保风清气正的有关举措。
- 虞崇胜
- 关键词:程序正义换届选举中央纪委中组部中纪委
- 非对称性政党制度视域下的参政党建设被引量:5
- 2011年
- 所谓非对称性政党制度,是指一国内不同政党并非是势均力敌,也不是轮流执政,而是各安其位、各得其所、相互配合、相互合作,不同政党的地位和作用呈现出非对称性状态。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度可以称之为非对称性政党制度,在一定意义上讲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制度优势就在于其非对称性。在中国非对称性政党制度中,参政党以其特有的存在方式在国家政治体系中占据着特殊地位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加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就必须加强参政党建设。无论从中国非对称性政党制度的的理论逻辑抑或是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实践来考察,参政党建设都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重要问题,是值得深入探讨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 虞崇胜
- 关键词:参政党建设政治文明
- 差额选举:中国式民主的应然之路被引量:9
- 2012年
- 近年来,针对中国式民主的发展现状,政界和学界提出了种种发展路径,诸如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协商民主推动选举民主、以基层民主促进高层民主等等。然而,这些发展路径似乎都忽视或回避了发展民主最核心和最关键的问题,即民主选举和差额选举。从民主的本原意义上讲,没有选举,或者选举没有差额,都是与真正意义上的民主相违背的。甚至可以这样说:民主政治,一选就灵;民主选举,一差就灵。所以,中国式民主应该从差额选举开始,无论中央高层或是社会基层,都应实行差额选举,这才是中国式民主的应然路径。
- 虞崇胜
- 关键词:差额选举民主选举中国式民主
- 西方公平导向型经济民主思想述评——兼论现代国家政府公平施政的路径选择
- 2013年
- 对经济社会不平等的批判是西方经济民主思想的基本内核和发展主线,倡导经济社会公平则是西方经济民主思想的主导性价值观。这种公平导向主要表现在对人民主权和公民权利相统一、效率与平等以及自由与平等相平衡的追求,对国家与民众、精英与大众之间经济利益关系公平性的倡导,其核心是强调人民大众不仅在政治领域而且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利益、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谋求社会的公平正义。为了克服经济民主的矛盾问题、理想化和实践困难,有效地实施他们设计的公平导向型经济民主制度模式,西方经济民主学者们,针对性地提出了经济民主制度的实施路径和机制。据此也许可以说,政府公平施政为主导的公民合作自治相结合的多元合作主义道路,可能就是经济民主发展的可行之路。
- 刘俊祥曹芳
- 关键词:经济民主思想
- 中国政治发展进入体制创新期之现实要求
- 2008年
- 就目前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看,政治体制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出来。中国政治体制创新必须抓住以下关键环节:执政党领导体制创新;政府管理体制创新;民主参与体制创新;人大履权体制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机制创新。
- 虞崇胜
- 关键词:政治体制
- 从传统安全到人本安全:政治安全研究范式的转换被引量:7
- 2013年
- 随着非传统安全因素日益成为政治安全的重要变量,对政治安全的维护逐渐成为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的交叉领域,冷战结束后世界安全格局的深刻变化使得国际安全研究的理论渊源得以拓展和深化,并分化为不同的流派和研究范式。这些理论范式虽然大多源于西方中心主义的语境,但也对我国政治安全的研究理念和视角产生了重要启示。中国政治安全理念和范式的确立,必须在批判地吸收国外安全理论研究各流派合理构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自己的方位和走向:中国的政治安全不是单向度的,而是复合的和交互的,即将人本安全、社会安全和政治安全结合起来,并且积极创造条件,由传统的防范式安全观转变到以保障人的安全为中心的人本安全观。
- 虞崇胜舒刚
- 关键词:政治安全研究范式
- 关于民主集中制的深入探讨
- 2018年
- 民主集中制是权力具体规则而非权力宏观制度,我们应从两个层面来理解民主集中制。作为权力具体规则,民主集中制在权力宏观制度中是重要甚至核心的要素。但是,其在权力委任制和选任制这两种基本权力宏观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发挥着不同的功能。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时,必须清晰地对此加以认识和界定,而不能错位、越位。在权力宏观制度的层次上,民主集中制适用于权力宏观制度中科层集权性的权力委任制,而不适用于权力宏观制度中自由民主性的权力选任制。
- 虞崇胜何路社
- 关键词:民主集中制
- 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性质的再认识——纪念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发表30周年被引量:8
- 2010年
- 与经济体制改革的一路高歌一样,政治体制改革也必须深化。以前围绕着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的争论和分歧,不同程度上都与对政治体制改革性质认识上的偏差有关。因此,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首先就必须要对政治体制改革性质有科学的认识。总结30年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对于政治体制改革性质,可从以下三重视角来进行再认识:其一,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其二,政治体制改革是制度、人事与文化的协同变革;其三,政治体制改革是扬优、借鉴、创新结合的变革过程。
- 虞崇胜
- 关键词:政治制度
- 人民政协政治生态营造的路径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人民政协的政治生态,主要是指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政治生态。人民政协履职的政治生态是由政协组织、政协委员、政协机关的政治风尚、政治风貌、政治风气构成的政治生态体系。人民政协政治生态建设需要坚持四条原则(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人民政协性质定位、坚持大民主大团结、坚持人民民主),突出三个重点(政协组织生态、政协委员生态、政协机关生态),抓住五个环节(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文化建设、作风建设、机关建设)。
- 虞崇胜张继兰
- 关键词:人民政协政治生态政协组织政协委员政协机关
- 论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制的制约性功能被引量:2
- 2012年
- 人民政协民主监督是人民政协的三大职能之一,也是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实践中,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功能发挥得并不尽如人意,某种程度上存在着"软"、"虚"、"空"的现象。为了保障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功能的发挥,必须从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制约性功能入手。在理论上必须认识到制约性功能是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题中之义,在实践上必须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实现机制。根据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内在机理,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制约性功能,需要从加强程序性制约、排斥性制约和回应性制约三个方面予以实现。
- 虞崇胜
- 关键词:民主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