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核技术应用研究所
- 作品数:88 被引量:296H指数:9
- 相关作者:郭诚湛白尔隽陈羽郑允弘胡志绮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吉林大学物理学院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 奇奇核^(170)Ta高自旋态及旋称反转研究被引量:2
- 2002年
- 用 97MeV的1 9F束通过1 55Gd( 1 9F ,4n) 1 70 Ta反应布居了奇奇核1 70 Ta的高自旋态 ,将1 70 Ta的 3个转动带推向了更高的自旋态 ,并观测到了半退耦带的旋称反转点 ,将其自旋值定在了 1 9.5 .首次比较系统地总结了稀土区半退耦带的旋称反转系统规律 ,并比较了该核区半退耦带与晕带的系统性差异 ,特别是这两个带在能量劈裂程度上存在着系统性差异 .从这一现象出发 ,探讨了半退耦带与晕带旋称反转系统性差异的成因 ,指出p n剩余相互作用在这一现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 邓富国杨春祥孙慧斌吴晓光陆景彬赵广义韩广兵彭朝华尹利长温书贤李广生袁观俊周宏余刘运祚竺礼华
- 关键词:奇奇核高自旋态旋称反转
- NAA在环境激素类污染物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3年
- 结合中子活化分析的最新发展动态 ,着重评述中子活化分析在有机卤素污染物和有毒重金属元素等环境激素类物质研究中的应用 .并简要介绍分子活化分析 .
- 张鸿柴之芳孙慧斌
- 关键词:NAA中子活化分析有机卤素污染物有毒重金属元素
- 高纯锗探测器的广泛应用和自主研制进展被引量:11
- 2016年
- 以目前国际上极为活跃开展的暗物质探测、无中微子双β衰变研究为例,评述了高纯锗探测器的重要性及其广泛的应用前景。介绍了己开展的高纯锗单晶、探测器制备的关键技术研究进展:合作单位已研制出了用于高纯锗单晶材料制备的区熔炉、单晶炉;并制备出直径为20~50 cm、纯度为12N(<4×1011atoms/cm3)、位错<5000 atoms/cm2的锗单晶;掌握了高纯锗探测器(平面型、同轴型)制备的关键技术,用进口高纯锗单晶材料制备出的同轴型高纯锗探测器对γ射线的能量分辨率及探测效率均达到进口产品指标,使用自制的12N高纯锗单晶材料己制备出平面型高纯锗探测器。呼吁加速高纯锗研制的自主创新步伐,尽早实现其国产化目标。
- 白尔隽郑志鹏高德喜孙慧斌赵海歌孙志嘉米家蓉谢天敏李学洋
- 关键词:高纯锗探测器暗物质
- 商用微型研究堆中子注量率密度检测
- 2007年
- 介绍了对中子注量率密度的一般检测方法及要点并介绍了双棒联动改造后深圳大学商用微型研究堆控制系统中的中子注量率密度检测系统,叙述了在设计方面的考虑,给出了具体的电路原理图及其参数。其主要特点是可以根据实际的注量率密度值自动调整电路参数,以达到扩大测量动态范围的目的。
- 尹林枫陈羽王里玉
- 关键词:反应堆
- 循环中子活化分析茶叶中的氟含量被引量:4
- 2012年
- 应用堆循环中子活化分析(Cyclic neutron activation analysis,CNAA)和三种传统氟测量方法分析了含氟标准参考物质茶叶(GBW10016)中氟含量。结果表明,CNAA具有准确性好、灵敏度高、省时、用量少、溯源性强、抗干扰性好等优势。CNAA分析四类16种商品茶中氟含量的结果显示,茶叶中氟含量依次为黑茶、红茶、乌龙茶、绿茶,其原因与茶叶的选料及加工工艺密切相关。个别黑茶氟含量高达276 mg/kg,超出国家限量标准(≤200 mg/kg),存在饮用安全风险。
- 陈清武张鸿罗奇
- 关键词:茶叶氟
- 深圳大学微型中子源核反应堆安全性能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介绍深圳大学微型中子源核反应堆各项关键设备,以及为确保核反应堆安全所采取的相应预防措施.从事故预想角度分析核反应堆安全性能,指出深圳大学微型中子源核反应堆功率水平低,不会发生堆芯熔化事故.该堆具有良好的固有安全性,在最大事故工况下也不可能危及公众健康和安全.
- 赵海歌孙慧斌郭诚湛
- 关键词:微型反应堆核事故核安全
- 串行通讯中奇偶校验的检错效率被引量:3
- 2008年
- 在串行通讯中,仅仅使用奇偶校验只能发现一半左右的错误。如果加上其他信息可以大大提高检错的效率。本文对串行通讯中在字节上使用奇偶校验的情况做了一些分析,证明了上述观点。
- 尹林枫陈羽
- 关键词:串行通讯奇偶校验
- 微堆运行性能的提高被引量:2
- 2000年
- 介绍了深圳大学微堆几年来在安全运行的基础上为提高微堆的运行性能所进行的技术改进。目前 ,微堆在额定功率下的最大可运行时间从约 8h提高到约 4 0h ,运行性能大为提高 。
- 郭诚湛
- 关键词:微堆运行性能
- 体外^(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研究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建立诊断胃内幽门螺杆菌感染 (Hp)的体外 1 4 C-尿素呼气试验 (1 4 C- U BT)。方法 47例 Hp阳性和 32例 Hp阴性患者接受测试 ,用口服微量胃液采集胶囊的办法收集胃液标本于一 10 m l无菌试管内 ,加入生理盐水 0 .5 m l和 18.5 k Bq1 4 C-尿素后立即加橡皮塞密封试管 ,室温放置反应 3h,注射器经橡皮塞注入 2 M H2 SO41.0 ml,使 1 4 CO2 释出。同一注射器回抽气体并立即注入装有 6 .5 ml的 1 4 CO2 搜集闪烁剂液闪瓶内搜集 1 4 CO2 ,最后在液体闪烁计数仪上作 1 4 C放射性测定。结果 47例 Hp阳性病人 1 4 C放射性几何均数为 5 30 dpm,而 32例 Hp阴性者结果为 2 1dpm,二者相差 2 3倍 (Wilcoxon秩和检验 ,u=5 .5 976 ,P<0 .0 1)。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法得出判别阈值为 75 dpm ,对 Hp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 92 %(4 3/ 47)和 91% (2 9/ 32 )。结论 体外 1 4 C- UBT诊断 Hp感染具有高度的准确性 ,无放射性损伤之虞 ,可适用于临床诊断。
- 张厚德曾忠铭马永健
- 关键词:尿素呼气试验幽门螺杆菌
- 双脉冲在单道脉冲幅度分析器中产生的误差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对各种双脉冲信号通过单道脉冲幅度分析器时可能产生的各种误差进行分析。给出各种双脉冲信号在单道中传输时各点的波形图。对各种双脉冲信号产生的误差对单道计数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基于误差分析对单道使用时注意事项给出建议。
- 陈羽王瑞庭王恋吴振忠罗奇
- 关键词:双脉冲